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南之後,下一個被“佔領”的城市

每經編輯:楊歡

先講個段子,中國哪裡人最怕冷?答案一定是東北人。

每年冬天都有大量的候鳥老人從東北飛往海南過冬,甚至有地產商打出廣告問:“哪個東北人沒有套海南房?”

連三亞原副市長李柏青都曾公開表示,“如果北方的幾十萬外來人口撤出三亞的話,這個城市可能一夜之間變為一座空城。”(猜你想看:誓言不做“房地產加工廠”,三亞如何兌現?)

但隨著海南購房政策的日益緊縮,鍥而不捨的東北人開始將目光投向廣西北部灣的沿海小城——防城港。

圖片來源:百度截圖

最近,城叔因為工作關係,在那裡待了一周。

出發前,對它的印象是:沿邊,遊客從陸路口岸去越南,走東興口岸過境;沿海,廣西是西部省市唯一的出海口,其中一半的吞吐量是防城港貢獻的。

看經濟總量,防城港比不過廣西的南寧和柳州,但人均GDP卻甩開後者幾條街,2016年就達到7萬人民幣。按理論來講,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是重要分水嶺,標誌著經濟社會整體發展達到中等發達水準。但防城港人卻說:“這是個五線城市,甚至還沒上線。”

到了防城港才發現,這座城市遠比百度詞條、宣傳標語和經濟數據有趣,城鎮化的戲劇性藏在各處細節裡。

這一次,城叔就想聊聊這個傳說中將會被東北人“佔領”的城市。

人口太少

防城港碼頭 吳林靜 攝

以“港”命名的城市不多,防城港的歷史就是從1968年修建的“海上胡志明小道”開始的。據說,防城港“0號碼頭”就是當年“海上胡志明小道 ”的始發點。

當城叔來到碼頭時,沒有貨輪、沒有工人,也沒有高聳的抓鬥。呼呼的海風毫無遮擋地刮過來,攝影三腳架都有點兒顫顫巍巍。

碼頭邊上停靠著一艘郵輪,寫著“明港1號”,這是當年防城港為了打造旅遊路線,引進的澳大利亞製造的高速客船。

船家王師傅說,一開始,這裡時常會來一波遊客,坐上“明港1號”去越南的下龍灣,沿著當年“胡志明小道”的路線遊一圈,再返回這裡。不過,去年一整年,這艘船就沒出過海。打聽到停運的原因是,遊客湊不夠。

因為“0號碼頭”的“蕭條”,旁邊修成歐洲騎樓風格的商業街已長出了雜草,王師傅和他的船家鄰居們也少了生意。他們的船,平時會停在“0號碼頭”旁邊的旅遊碼頭,人氣旺時會有很多外地人包一艘船去周邊觀光、垂釣。但自從“明港1號”停運以後,遊人少了,包船的更是寥寥無幾。

一個將城市性質定位為“港口城市、區域性國際濱海旅遊勝地”,遊客少到船家閑坐碼頭,這是城叔沒有想到的。

更令城叔沒想到的是,本地人也少。

背景資料顯示:防城港市下轄一縣一市兩區,面積617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00萬左右,典型的地廣人稀。2008年防城港市才發布第一版城市總規,規劃到2025年。

其中,城市規劃區包括“新城”港口區、“老城”防城區的防城鎮、華石鎮、江山鄉、灘營鄉和茅嶺鄉,總面積約佔整個防城港市的1/5。

中心城人口規模的規劃是,至2015年達到45萬人;至2025年達到100萬人,城鎮化水準完成78%。

防城港是個老港口、老漁村,卻是個只有26年城市史的地級市。當城市要發展的時候,人口不夠了。

人從北方來了

當地的美食街 吳林靜 攝

去年4月22日,海南正式實施商品住宅全域限購,成為海南建案銷量快速冷卻的開端。

但北方人有到南方過冬的需求。從海口往北跨1個緯度,就是同屬熱帶季風氣候的防城港。

防城港沒想到,2018年從海南刮起一股風,把人吹來了。

龍馬明珠是防城港的一個景點,城叔去的那天,零星的遊客在拍照、吹海風。一個小男孩用標準的國語說:“我和爸爸、姥姥過來看我們的房子,過兩天就回去了,家那邊既不能看海,還很冷。”

“龍馬”和“明珠”之間有一條寬闊的馬路,四五個流動攤販用三輪車做著小生意。其中一位來自甘肅的攤主說,她家去年也在防城港買了房子,單價3000左右。

回到酒店,城叔又遇到一個從北方來的“本地人”。酒店服務生來自黑龍江,因為老家的幾個朋友在防城港置了業,自家也是去年買了房,在防城港邊打工變享受20℃的冬天,夏天再回家。

酒店外是一條美食街,每到吃飯時間,城叔就會犯選擇困難症。街不長,但幾乎集合了全國天南海北的特色食物,有成都的串串香,也有東北亂燉和水餃,還可以選雲南米線、蘭州拉麵、北京羊蠍子,當然也可以吃廣西最本地的螺螄粉。

正在糾結的城叔被一個廣播吸引了注意力。大喇叭說:東北柴火鐵鍋燉,春節不打烊,訂餐有優惠。老闆娘說,去年在這邊買了房,一家人都從大慶搬過來了,也不準備回去了。去年12月在這條街上開了店,“賺點兒養家費用,春節也不停業。”

其實,這條街原本沒有那麽多美食,但外地人多了,各地的美食也就集合到了一起,夜市可以開到凌晨一兩點。

這群新增的外地人無法不引起防城港人的注意,一個防城港人總結:中心區這邊,裝修房子的水電工是北方來的,出門計程車的司機是北方來的,路邊吃個燒烤,老闆是北方來的,收廢物的人是北方來的,家電維修是北方來的……

新城建起來了

從仙人山俯瞰海灣 吳林靜 攝

這群外地人也改變著這座年輕的城市。

2014年,王田斌的哥哥來到防城港做建築活兒。聽說這邊在搞開發,2015年初,王田斌也從山東坐著火車來了,先跟著做建築,後來開始當房產中介。“來了不後悔,這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建案建設量都挺大。”他說。

王田斌回憶,剛來的時候,從南寧到防城港的高速公路還沒有修好,當然更沒有動車線路,直到現在也沒有飛機場。

不過這些對於王田斌而言都不重要,來到“新城”港口區,看著一個挨一個的塔吊,樓也沒建起來,一派建設的圖景讓他覺得“有活幹了”。

雙向12車道的北部灣大道是港口區的主乾道。“才建成通車那兩年,可以南北通跑,暢通無阻,也很少遇到其他車輛。”王田斌說,這兩年,高峰期已經會出現輕微的堵車現象。

2016年,王田斌轉型做房產中介,“以前這裡都是本地人,沒人賣房子。外地人來了,才開始涉及二手房交易。”所以,當他第一次去房管局時,工作人員對於二手房交易的流程都還不熟悉。

去年4、5月,防城港的二手房成交量突飛猛進,中介公司從幾乎為零增加到現在的一千多家。

“新城建起來了。”王田斌依舊一副憧憬的樣子。

不過,這個“本地人”也在挑防城港的骨頭。老家濰坊高密縣,人口80萬;防城港設立地級市的時候,全市人口還不到90萬。現在外地人一下子多了起來,作為城市,防城港的配套遠沒有完善,比如醫院、學校乃至人行橫道。

好在,沿著北部灣大道,政府規劃了十幾個公園。沿著濱海步道行走,夕陽與碧波交相輝映。關鍵是,因為保留了大片的紅樹林,防城港並沒有其他濱海城市那樣的海腥味兒。

若是散步迷了路,問問路人,或許他們會操著一口標準的國語,熟練地給你指路。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