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潘氏中醫:攝護腺增大,到底要不要治療呢?

一些年輕朋友體檢做攝護腺超音波時發現結果為「攝護腺增大」,就會頓時變得很緊張:「難道是攝護腺有毛病了,這可怎麼辦啊?」

其實,很多人雖然有攝護腺增大,但並不需要治療,因為攝護腺增大≠攝護腺增生。如果還不清楚,別急,搞清楚下面幾個問題,你就明白了。

1.攝護腺增大=攝護腺增生?

很多朋友都知道攝護腺增生,俗稱攝護腺肥大,顧名思義,是攝護腺細胞增多的一種良性疾病,超音波下表現為「攝護腺體積增大」,常發生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

但是,除了攝護腺增生,另一種常見男性病——攝護腺炎,也會引起攝護腺增大。

攝護腺炎是指因攝護腺內的炎症反應而導致攝護腺區域疼痛不適、排尿異常、尿道口滴白等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常見於年輕人。

因此,攝護腺增生、攝護腺炎都有可能出現攝護腺增大,而攝護腺增大只是影像學描述,攝護腺增生、攝護腺炎則是臨床診斷。所以,攝護腺增大≠攝護腺增生。


2.攝護腺到底多大算增生?

臨床上,我們常常使用經直腸超聲檢查來測定攝護腺的體積大小,正常攝護腺形如一個倒置的栗子,底朝上、尖朝下,寬徑、長徑、厚徑分別為4厘米、3厘米、2厘米左右,是男性體內重要的分泌腺。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攝護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發病率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有數據表明,41~50歲年齡組為20%,51~60歲年齡組為40%,61~70歲年齡組為70%,80~90歲年齡組為85%,90歲年齡組為100%。

由此可見,攝護腺體積增大是年齡增長過程中個不可避免的,但攝護腺到底多大才算異常呢?臨床上,按體積大小可將攝護腺增生分為3度。


  • 1度:正常的1.5~2倍,約雞蛋大小。

  • 2度:正常的2~3倍,約鴨蛋大小。

  • 3度:正常的3~4倍,約鵝蛋大小。


3.攝護腺增大與癥狀的關係如何?

攝護腺一旦「增大」,一般都會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但是,攝護腺增大的程度與臨床癥狀並不一定呈正相關關係,也就是說,並不是攝護腺越大,臨床癥狀就越重。

這是因為男性的尿道是像「穿山隧道」一樣在攝護腺這座「山」中間穿行而過的。攝護腺增大是否會引起臨床癥狀,主要取決於攝護腺對尿道的壓迫情況,發病的關鍵在於攝護腺增大的部位和程度,而不是攝護腺體積的絕對大小。

因此,臨床上雖然有些患者攝護腺增大,卻可以沒有任何臨床表現。

4.攝護腺增大,需不需要治療?

如果僅僅是超音波發現攝護腺增大,而沒有任何臨床癥狀,這種情況是不需要治療的。

如果是僅有輕中度尿路癥狀的攝護腺增生患者,只要生活品質尚未受到明顯影響,可以觀察,也不需要採取任何治療。

因為有研究發現,接受觀察等待的患者在隨訪1年的時間裡,有85%病情穩定,隨訪5年者,65%無臨床進展。

同樣,如果是由於攝護腺炎引起的攝護腺增大者,只要沒有任何臨床癥狀,都不需要醫學乾預。

綜上所述,攝護腺體積增大不是攝護腺需要治療的唯一標準,應該綜合了解患者的排尿情況及臨床癥狀,再採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更多攝護腺健康知識和治療案例,可以點擊觀看本號影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