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瘋狂的折疊屏 不買折疊手機的5個理由

這幾天,手機界掀起了新概念:折疊屏。

“折疊”概念興起後,一方面各廠商受到媒體追捧,一方面受到業內人士“瘋狂”吐槽,雖然尚未有任何一款折疊機上市,但“折疊”、“柔性屏”的熱度已被推到風口浪尖。我們不禁會思考,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折疊屏。

這兩天,TechWeb記者整理了網友們不會選擇折疊屏手機5大理由:

螢幕壽命不確定

物理互動方面,某廠商稱他們的折疊手機可以翻折20萬次,如果按照每天人們喚醒手機的100次計8算:大約可以:

折上個5年半,也就是說今年入手一台,2025年退役才算劃算。而三星稱Galaxy Fold也可以經受“數十萬次”的“折”磨。但我們都知道折疊屏都是使用柔性材料,為了實現翻折,表面沒有玻璃材質的保護。

今天大部分手機表面會有一層薄薄的鋼化玻璃。20萬次翻折很好聽,但操作手機時需要按壓螢幕,局部按壓對於螢幕壽命會有什麽影響呢?日常攜帶對於螢幕的擠壓又會有什麽影響?廠商們並未提及。

鉸鏈看起來很易壞

面對機械結構複雜的折疊手機鉸鏈,我們會問倘若鉸鏈出現物理損壞:如金屬疲勞、齒輪磨損,是否會對螢幕造成彎折?進一步加速螢幕損壞?

華為展示自主設計的鉸鏈非常複雜:

TechWeb記者查找到了一家折疊屏公司在2016年申請的鉸鏈設計結構:

我們可以看出,其鉸鏈結構複雜,齒輪配合錯綜複雜,如果出現故障,用戶可能就不需要尋求手機工程師、而是尋求機械工程師進行維修。

而且我們在攜帶手機時會使其大量接觸到衣物上的纖維,包括其他髒東西在內的雜誌會慢慢進入到機殼內部,隨著鉸鏈的轉動。

所以,鉸鏈進一步增加了維修成本,以目前手機維修成本看,廠商的配套保修措施也值得進一步考究,方能讓用戶放心。

電池可能不大夠用

螢幕變大了,功耗也會增加。為了驅動AMOLED,折疊屏手機需要一塊特製的驅動芯片。特定的芯片進一步加大了造機成本,而8寸左右的大屏卻隻給用戶一份300ppi的答卷。即便降低了ppi,電池似乎還是不夠用。

三星和華為折疊屏手機先後亮相,最早在微博曝光折疊屏的小米並未推出折疊屏手機。2月20日,雷軍解釋了他的觀點:折疊屏超牛,但並不好造——尤其是電池。

為了續航電池需要加大加厚,那就沒有空間留給搭載高性能芯片的主機板;為了輕薄電池需要“稍稍往後”,那就需要帶著2厘米厚重的手機找插頭一天一充。

從美學、實用、經濟角度來看,折疊屏真沒有什麽好誇獎的。

木桶效應的產生

由於存在以上三條不確定因素,折疊手機壽命就會出現我們常說的“短板效應”:一旦其中任一元素出現問題,就會縮短整機壽命。

這樣的話,用戶需要擔心的東西太多,反而失去了對新技術的期待。

螢幕有點過大?

由於螢幕過大,需要單手操作的時候就很尷尬,手小的用戶可能並不能輕鬆使用折疊屏手機,即便市面上大部分OS都具備“單手”模式,但也是限於整機厚度在8mm以下的才能舒適使用。

目前6寸螢幕已經成了市面主流手機的標配,至少在國內,這個尺寸下完成大部分操作都足夠,例如單手拍照、編輯信息、雙手打“農藥”、“吃雞”。

所以,7寸以上大屏的需求值得重新考慮。而且目前廠商給出的售價並不能喚起大眾用戶對於新手機的渴望。

以上,便是TechWeb記者對於網友不購買折疊機5個理由的整理,如果大家還有想討論有關折疊手機的話題,歡迎在最下方留言,如果機會成熟,TechWeb會在拿到折疊真機第一時間進行測試。

最後,我們來看一看汽車界的“折疊屏”

新技術的普及往往需要前任的“衝鋒陷陣”。10年前,特斯拉還什麽都不是,倉促地推出第一代Roadster電動跑車,這輛車性能數據十分耐看,外觀也借用緊湊的蓮花汽車的外殼,內置初創技術的團隊自研鋰電池組。Roadster駕乘舒適,設計前衛,簡直酷到沒朋友。但是呢,特斯拉第一代量產車只賣出2450台。後來馬斯克描述十年前創業的情景,承認這輛Roadster價格貴,而且並不安全,新概念賣的艱難。

話雖這麽說,但如果沒有Roadster的“前人種樹”,也就沒有Model系的“後人乘涼”。如今,鋰電車的概念已經炒了十年,市場剛剛進入正軌。

新技術,往往在觸達我們的生活前,需要經歷很長時間的磨礪。

—【 THE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