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六條“武漢榮光”紅色旅遊主題線路等著你

武漢是一座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在此決策、八七會議在此舉行……建黨97周年之際,武漢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推出6條“武漢榮光”經典紅色旅遊主題線路,串聯起全市23個革命教育景點,讓遊客在移步換景間感受城市紅色“血脈”。

紅色經典

在武漢眾多的珍貴革命遺址遺跡中,多個精華景點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參觀經典景區,可以深入了解發生在武漢的中國革命重大歷史事件。

江岸區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武昌區毛澤東舊居—武昌區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武昌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及首義廣場—江夏區中山艦紀念館

八七會議紀念館位於江岸區鄱陽街139號,1927年8月7日,這裡召開了著名的“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總方針,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了“須知政權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成為中國革命的重要轉折點。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依托八七會議會址而建,為一棟三層的西式樓房,原是英國人建造的公寓,名為怡和新房。1978年8月7日,八七會議會址恢復原貌並建立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1980年5月,鄧小平為紀念館題寫“八七會議會址”館名。

六條“武漢榮光”紅色旅遊主題線路

毛澤東同志舊居距離武漢農講所舊址紀念館不到百米,位於都府堤41號。這是毛澤東同志1927年主持農講所工作並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的舊居,也是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所在地,毛澤東同志在這裡完成了他的光輝著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位於武昌紅巷13號,距離毛澤東同志舊居不到百米。1927年2月初,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籌備處選定此地為校址。這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同志倡議創辦並主持的一所培養全國農民運動幹部的學校。目前遊客來參觀,可以看到當年的學堂、會議室等舊址。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於閱馬場北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黨人進駐這裡,成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發布了第一號布告,宣布廢除清廷封建君主專製,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製制度。紀念館主體建築為二層紅色樓房,因此又稱“紅樓”。館內現有兩個主題性的基本陳列:一是《鄂軍都督府舊址複原陳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前者以舊址主樓為載體,複原和再現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場景與風貌;後者布置於舊址西配樓,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跡、歷史圖片、美術作品以及圖表、模型和場景等,全景式地展現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歷史。首義廣場與紅樓相隔一條馬路,廣場上樹立著彭、劉、楊烈士的紅砂石雕像。廣場以南區域建有辛亥革命博物館。該館是現有辛亥革命專題博物館中展覽規模最大、陳列科技含量最高、複原場景最多、參觀導覽系統最全的博物館。館內基本陳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歷史陳列》分為晚清中國、革命原起、武昌首義、創建共和、辛亥百年五個部分,展示了辛亥革命歷史文物428件(套),歷史照片694張,以及重大歷史事件複原場景27處等。

中山艦博物館位於金口古鎮中山艦文化旅遊區,是以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代名艦中山艦的名字命名的專題性紀念性博物館。在館內,遊客可以看到整體打撈出水,並恢復當年歷史原貌的中山艦風姿。艦體上還保留了1938年“武漢保衛戰”中被敵機炸沉的歷史痕跡,體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英勇奮鬥、前赴後繼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館內還展出著隨中山艦出水的各類文物3400件。在中山艦旅遊區,遊客還可以參觀中山艦英雄紀念碑、中山艦紀念園的雕塑群等。

紅色寶藏

武漢革命博物館是國內最為集中的紅色文化資源聚集地之一,堪稱“紅色寶藏”,是追尋毛澤東同志長官中國農民運動以及了解黨史的重要節點。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舊居—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武昌廉政文化公園—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陳列館(在建)

武漢革命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紅巷13號,由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舊居紀念館、中共五大會址暨陳潭秋烈士紀念館等紅色景點合並組成。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見“紅色經典”線路有關簡介)。

毛澤東同志舊居(見“紅色經典”線路有關簡介)。

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位於都府堤街20號,原為武昌高等師范附屬小學,距離毛澤東同志故居不到百米。從1922年至 1927年,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湖北地區共產黨組織負責人陳潭秋在此居住,以教書作掩護從事革命活動,這裡一度成為湖北革命運動的指揮機構。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召開,大會上選舉產生了中央監察委員會,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個中央紀律檢查機構。同年5月10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召開。

從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出門,正對著的是武昌廉政文化公園,公園內雕刻有我國三代長官人關於廉政建設的語錄手跡、廉政語錄,是武漢市反腐倡廉的教育基地。公園內還有王荷波等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長官成員的群雕。

武漢革命博物館也是一座紅色旅遊“寶藏”。這裡現有藏書3000余冊,照片底片資料10000余張,文字資料3000余份,複製(印)件1300余件,文物原件594件。其中一級文物10件,二級文物48件,三級文物266件,參考品273件。有毛澤東1927年撰寫的《中國佃農生活舉例》、農講所編印的《規約》、學生佩帶的《證章》,有周恩來、董必武、張平化、伍修權等長官人的題字、題詞,有黃興、鄧演達、陳潭秋、夏明翰等用過的實物,均為珍貴的革命文物。

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陳列館毗鄰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館內陳列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十九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持續加強紀律建設內容,是國內首個專題展示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的陳列館。

建軍策源

武漢是人民軍隊建軍策源地,是新四軍誕生地。這條線路把人民軍隊在武漢的革命印記展示給遊客,體現出武漢對人民軍隊建設和發展的貢獻。

中共中央軍委辦事處舊址—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中共中央機構舊址紀念館—八七會議紀念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中共中央軍委辦事處舊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中和裡。1927年,中共中央軍委遷武漢,在此設武昌辦事處。該舊址是中共中央軍委早期活動的重要見證。周恩來、朱德、聶榮臻都曾在這裡辦公,此處還是南昌起義的重要策源地,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位於武昌區解放路259號,是大革命時期(第一次國共合作),國共兩黨為培養革命人才而合力創辦的高等軍事院校。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培養了一批堅定的革命人才,羅瑞卿、許光達、程子華等,都是從這裡走上了革命路線。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招收女生的軍校,李淑寧(趙一曼)、曾憲植、張瑞華、黃傑、謝冰瑩等都是該校學生。

中共中央機構舊址紀念館位於武漢市勝利街165號,這裡重點展示大革命後期中國共產黨在武漢長官中國革命光輝歷史,作出舉行秋收起義、南昌起義和召開中央緊急會議等重大決策。現在館內複原陳列當時中共中央秘書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辦公室、會議室、陳獨秀、蔡和森等長官人辦公室等原貌。

八七會議紀念館(見“紅色經典”線路有關簡介)。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位於江岸區長春街57號。當時中共中央長江局在這裡長官南方13個省的黨的工作和抗日鬥爭。現在這裡複原了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長官人的辦公室、臥室及其辦公用房,還在一樓大廳辟有《武漢抗戰陳列》展覽。展覽共選用照片303張,文物89件,並運用了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現了武漢抗戰的歷史。

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江岸區蘆溝橋路與勝利街的交會處。1937年國共開展第二次合作,新四軍在武漢成立並東進抗日,開辟華中敵後抗日根據地。軍長葉挺親自選址,將這裡定為新四軍軍部。在這裡遊客可以了解新四軍成立過程,見證當年鬥爭的歲月。

偉人足跡

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對中國現代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他的足跡和人生軌跡成為歷史的側影,武漢是其中重要的一站。1918-1927年,毛澤東多次來漢從事革命運動。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40多次到達武漢。追尋偉人足跡,感受偉人情懷,重溫中國革命建設發展的歷史片段。

毛澤東舊居—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東湖梅嶺一號—武漢橫渡長江博物館

毛澤東同志舊居(見“紅色經典”線路有關簡介)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見“紅色經典”線路有關簡介)

東湖梅嶺位於東湖之濱東湖賓館內。這裡由梅嶺一號、梅嶺二號和梅嶺三號建築群落組成。梅嶺是毛澤東同志除中南海外居住時間最長、次數最多的地方。有時每年少則一次,多則三次;居住時間短則一月,長則半年。他在這裡曾日理萬機,處理各種國內外大事,接見許多中外名人及國際友人,並在此寫下膾炙人口的詩詞《水調歌頭·游泳》。

武漢橫渡長江博物館位於漢口江灘公園內、江灘防洪紀念碑正對面。博物館展示內容包括“擊水中流”“情系長江”“大江弄潮”三部分。通過圖片、照片、影片、實物等史料,結合寫實油畫、雕塑等藝術品,再現了毛澤東同志多次橫渡長江的歷史,展示武漢歷次群眾性渡江活動盛況,以及武漢人歷史悠久的渡江習俗、文化。

革命烽火

武漢是革命年代武裝鬥爭重地,這條線路梳理黃陂等地眾多革命先驅戰鬥的足跡,讓後人了解那段血與火的鬥爭歷程。

木蘭山風洞革命活動舊址—上甘嶺特功八連紀念館—姚家山新四軍第五師司政機構舊址

風洞革命活動舊址位於黃陂區木蘭山,現在仍保留著當年革命戰士用過的石桌、石凳。據當地的老人介紹,在1927年冬,著名的“黃麻起義”失敗後,吳光浩、戴克敏率領工農革命軍鄂東軍72人轉戰到木蘭山。木蘭山是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的誕生地,也是紅四方面軍與紅二十五軍發源地之一。李先念、徐海東、王樹聲、陳再道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在木蘭山上留下了戰鬥的足跡,曾有“秋收起義隊伍上了井岡山,黃麻起義隊伍上了木蘭山”之說。徐向前元帥曾為木蘭山題詞:“木蘭山的革命烽火燃遍了大別山”。

上甘嶺特功八連紀念館位於黃陂區辛店村。聞名世界的“上甘嶺特功八連”,在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中浴血奮戰43天,最終將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插上了上甘嶺主峰。這支連隊1931年創建於紅軍時期的鄂豫皖根據地,就位於黃陂區辛店村。現在紀念館內,遊客可在現代聲光電技術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當年抗美援朝戰場血與火的場面。

新四軍第五師司政機構舊址建在姚家山村,建有李先念、鄭位三、陳少敏等鄂豫邊區重要長官人群雕,還通過木蘭烽火、怒潮噴湧、挺進鄂豫、中原抗戰、戰略包圍、抗戰勝利六個部分,再現了當年新四軍第五師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歲月。遊客可在當地參觀司政大禮堂舊址、李先念舊居、陳少敏舊居、印刷廠舊址、修械所舊址、醫務室舊址、造彈廠舊址等。

紅色英烈

這條線路展示武漢在中國革命鬥爭歷程中浴血書寫的濃重一筆,展示早期工人革命高潮精彩一幕,並串聯國際友人援華的重要紀念,體現國際主義情懷。

武漢二七紀念館—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陳列館—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警予烈士陳列館(警予中學)—漢陽紅色戰士公墓。

武漢二七紀念館位於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2499號,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武漢二七紀念館採用了聲、光、電、多媒體等現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二七革命鬥爭的全過程。紀念館前二七廣場聳立著二七烈士紀念碑,碑高23.27米,寓意1923年2月7日這天發生的慘案。碑身正面鑲嵌高12米、寬1.5米的漢白玉,上面鐫刻毛澤東題寫的“二七烈士紀念碑”。

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位於武漢市漢口解放大道2185號。1923年2月1日,16個分工會3萬名工人的代表在鄭州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遭到北洋軍閥吳佩孚的阻撓和破壞,總工會決定舉行全路總同盟大罷工。2月3日,總工會由鄭州秘密遷移至此,長官鐵路工人的罷工鬥爭。展館內有《二七罷工鬥爭史跡陳列》,遊客可以了解那段崢嶸歲月。

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在漢口解放公園內,是抗日戰爭時期,為支援中國人民而英勇獻身的蘇聯空軍志願隊15位國際主義戰士的墳墓。1938年,蘇聯派遣空軍志願隊到中國參加抗日戰爭。在保衛武漢的艱苦戰鬥中,100多名指戰員獻出生命,其中15位烈士的遺骨安葬於武漢。現在這裡已經成為見證中俄友誼的標誌,俄羅斯友人來漢都要到此獻花。

警予烈士陳列館位於江岸區銘新街79號。這裡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婦女運動先驅向警予同志積極投身革命,堅持奮鬥並英勇就義的相關資料,成為城市不可磨滅的“紅色印記”。

漢陽紅色戰士公墓(向警予烈士陵園)坐落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巔,紅色戰士公墓安葬著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的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1927年7月15日,以汪精衛為首的國民黨右派集團在武漢公開叛變革命,提出“寧可枉殺一千,不使一人漏網”的血腥口號。面對白色恐怖,共產黨人毫無畏懼,與敵人進行頑強鬥爭。先後壯烈犧牲在國民黨反動派屠刀下的革命者達數千人,包括向警予、夏明翰、黃五一、任開國、魏人鏡等革命先烈。(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