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代為中國瓷器發展頂峰,青花瓷又有怎樣的特點呢?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這三個時期是中國陶瓷發展的頂峰。尤其康熙時期開始,各項製瓷工藝趨於成熟,新的瓷器品種大量湧現,可謂百花齊放。繪畫風格也與前後時期有所不同,主要是以畫風景花草為主。在繪畫藝術上不論是畫人物山水,或是花鳥圖案都是盡善盡美,達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尤其是這一時期的分水技術,使畫面更加立體,並顯得壯觀。

明萬歷 青花福壽紋碗 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的青花繪畫成就是在總結了明末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及清順治的繪畫經驗之上成功的。明萬歷時期的官窯走向衰落,民窯瓷器卻得以長足發展,繪畫風格發生了明顯轉變,從官窯的圖案畫轉向以向往的田園生活,以人物山水畫片為主。繪畫用的鈷礦料也發生了變化,據業內專業分析,這時期主要使用浙江產的浙料以及雲南所產的珠明料為主,此料鈷含量高,再加上成熟的提純技術,為畫面提供了基礎保障。

在傳世的器物中可以看到,釉質青白而透潤、紋飾清晰淡雅、分水濃淡有序,大大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到了康熙時期繼續沿用此畫法。由於新式窯型的使用,使成瓷溫度更高,瓷胎可以更薄更硬,鈷料發色更加純正,釉與胎結合更加緊密,達到薄而透的效果,人稱“貼骨釉”或“緊皮亮釉”,使青花在釉色的襯托下,顯得更加青翠飄逸、清爽透徹,人們將這一時期燒製的最好的青花發色,稱為“翠毛藍”。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紋棒槌瓶 故宮博物院藏

隨著青花的發展,畫師們對鈷料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料性必須要與胎釉畫面相結合,才能生產出好的瓷器。如明代永宣時期所畫的人物畫,由於鈷料的淘煉工藝不佳,在繪畫時線條粗,並伴有料渣,成瓷後影響畫面的美觀,且畫面只在一個平面內,立體效果較差;明代嘉萬時期人物畫大量增多,但人物表情呆板,衣紋的分水較為僵硬、與整個畫面脫節,無法準確表現人物的狀態;而康熙時期所畫的人物,雖然人物開臉並不符合如今的審美,眼晴較小但有神,表情卻也非常豐富,尤其是衣紋通過分水法的處理,顯得層次明顯動感十足,能夠較清晰地表達出人物狀態與心態。

如今景德鎮仿雍正纏枝葫蘆紋橄欖瓶

清末、民國仿康熙青花山水器物的一個特點,就是分水不自然,沒有立體感,並且筆尖觸到坯胎留下了痕跡,說明仿古者功底不到。在分析鑒別青花瓷器的年代時,研究分水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清雍正 青花纏枝蓮雙羊耳尊 故宮博物院藏

清雍正、乾隆時期鈷料使用發生了變化,選用的礦料含鐵比重加大,若以康熙時期的繪畫方式進行繪製,則青花發青黑而不青翠,再加之皇帝對瓷器燒製要求更加苛刻,所以便回到了以圖案為主的路線,並且在沿用永宣的繪畫方法同時又有所改進,更加廣泛地使用了大面積點工的方法。為了突出花紋的立體效果,在先完成花卉的邊沿處,用筆點出像小米大小的點狀,然後再進行分水,因而增加圖案的立體效果,在清代官窯器物廣泛使用,而粉彩、鬥彩品種中也有出現。此法一直沿用至今。但這時期的民窯器畫人物、山水一直還用分水技術,但效果就無法與康熙朝相比。

清雍正 青花福海壽山福從天降筆筒 首都博物館藏

青花瓷器的成功,離不開畫師們一代代的努力和付出,在器物上沒有留下任名姓。在景德鎮有首詩來歌頌他們:筆筆精心幾十載,畫白須發花還開。點線交錯青山染,窯開千色藍不衰。

原文作者:何國森/口述 殷鵬/整理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10月刊《瓷器鑒定那些事——青花繪製》

(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