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高中生壓力大嗎?

作者:馮禹

來源:長春藤親子營(ID:cctqinziying)

出國留學,是近年來家長關心的熱門話題,並且有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但中西教育到底孰優孰劣,卻眾說紛紜。我們特邀在美國工作生活多年的馮禹教授撰寫系列文章,告訴您真實的美國教育。

關於留學美國高中生的壓力,一直以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一種是美國高中的課程毫無壓力,學生基本上不用學習,整天都在玩兒;

另一種則是美國高中生的壓力比中國的還大,學生平均每天只能睡4個小時。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有點兒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首先,因為美國是聯邦製國家,所以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某些學科有專業指導性綱領,但是沒有強製力),美國各個州、地區的中學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我的一位朋友應聘到一家地區治安很差的市級中學做老師,她滿懷熱忱地希望能夠提高教育品質,結果卻遭到家長聯合抗議,說她留的作業太多,造成了孩子們情緒低落。

在這種學校,學生沒什麽壓力,老師也樂得清閑,隨隨便便就給學生“A”。

但我知道的一所被稱為“哈佛搖籃”的中學,那裡每年3000多名學生畢業,為了20個“哈佛”名額,學生們廢寢忘食、壓力巨大,很少有學生能在凌晨12點前睡覺。

其次,美國的小學生、初中生都比較輕鬆,但不少學校和學生本人,到了九年級(初三)時會突然發力,就好像長跑比賽一樣,在後半程突然加快步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後衝刺階段獲得好名次。

在中國,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考試、家長和老師,是一種被動的壓力;而在美國,學生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自己。

對他們來說,課業方面的競爭和壓力,甚至那些全國統一標準化考試的壓力都不是最重要的,SAT考滿分並非了不起的成就;

是否能考入一流大學,成為與眾不同、閃閃發光的人才,才是美國高中生最在意的。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在上大學前,做出點兒驚天動地的“大事情”出來。

我兒子上九年級時,就已經在哈佛大學的牙科研究所做研究了,不是當助手,而是獨當一面做設計實驗程式。

經過兩年的努力,他找到了一種罕見遺傳疾病的致病基因。不要以為這樣的學生在美國鳳毛麟角,美國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有過在實驗室進行獨立研究的經歷。

我在哈佛大學教過的一個大學生,高中期間曾為癌症研究做出過重大貢獻。

除了做科學研究,美國有很多中學生會通過商務活動嶄露頭角。被我兒子當作榜樣的一個越南裔男孩,上高二時就靠編寫電腦程式賺到的錢買了一輛“奔馳”。

這個男孩還為美國民主黨全國競選如何捐款設計了一套軟體。一個從小就想進入耶魯大學的女孩,為了讓自己更有競爭力,高一就開始給《波士頓環球報》寫文學評論,堅持了一年多,成了該報的特約評論員。最後她如願進入耶魯大學,靠的就是寫文章的能力。

總之,在美國要考一所好大學,優異的學習成績遠遠不夠。

以我兒子當年申請大學的簡歷為例,除了重大科研成果外,他還是全校當年唯一的“年度最佳運動員”、校報主編、美國東北部五州紅十字會青年領袖、曾做過麻州州長秘書、“哈佛圖書獎”獲得者。

再加上他是那一屆學習成績的前三名,所以最終脫穎而出,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

也許有人會詫異,為什麽美國高中生做了那麽多學習以外的事情,學習上仍能處於領先位置?這與巧妙合理的時間安排有關。

那些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基本都提前學完了中學課程,所以在高中最後兩年,他們可以把心思放在其他成就的獲得上。

我兒子上小學五年級時,就參加了美國高考SAT,而且成績已經可以被中上等的大學錄取。高一時,他一邊進行科學研究,一邊參加美國大學錄取應屆高中生時採用的學業水準考試SAT2。

由於時間安排合理,他每天的睡眠時間基本上能保證在7小時左右。

當然,美國教育制度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多樣化,你可以拚,也可以混。如果你不想承受太大壓力,就可以選相對容易的課。

拿數學為例,你可以選擇普通數學,也可以選大學微積分,還可以選擇比普通數學更簡單容易的課程,反正都可以畢業。

更直觀的是體育,美國高中生認為按年級(年齡)劃分的體育考試標準是荒謬的,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不應該要求每個人百米都跑進16秒。有許多體育特長生能跑進11秒,但也有些胖學生完全拒絕跑步。

總之,如果家長以中國高考壓力太大為由把孩子送到美國讀高中,很可能就會讓孩子成為美國中學生混混中的一員。

當然,混日子也能順利高中畢業,但肯定進不了一流大學。其實,除去努力拚搏,背負一定壓力就能進入好大學的功利性因素,美國高中生儘管壓力不小,但也是享受著痛並快樂著的青春滋味。

所以,美國高中生到底壓力大不大,說到底還是要看個人選擇。

作者簡介:馮禹:哲學博士後,曾先後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哈佛大學,現為美國布蘭戴斯大學教授。他的孩子在國內讀到小學三年級後去美國,在美國教育系統中成長直到大學畢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