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位晚清混混的發跡史

雷頤/文

在1870年“天津教案”中,提督陳國瑞是親自在第一線煽動民眾的武官,曾國藩處理天津教案時,法國點名要將他與其他兩名官員處死。另兩名官員雖也免死,卻被流放,而陳國瑞卻毫發無損,只是被“養病”。他本是一小混混,經歷倒也足夠傳奇,但他屢屢得勢橫行,卻連曾國藩也奈何不得,卻也映射出晚清政治之亂象。

陳國瑞是湖北應城人,1836年出生,從小父母雙亡。太平軍路過湖北時,十六七歲就參加了太平軍。當然,當他成為清軍將領時,有關“正史”記述他是“被擄”“被掠”而成為“粵匪”“發逆”的。真相究竟如何,已不可知。總之,少年的他曾是太平軍戰士,作戰勇猛。1859年,清軍總兵黃開榜率軍猛攻陳國瑞所在太平軍部,陳國瑞向清軍投降,反過來攻打太平軍,也是勇猛異常,深得黃開榜喜愛,將他收為義子,改姓黃,為黃國瑞。

叛入清軍後,混混味十足的陳國瑞在鎮壓太平天國和撚軍的大小戰鬥中確不怕死,衝打在前,鋒芒初露,不斷升遷。1862年初,撚軍進攻淮安地區,漕運總督吳棠向他部求援,陳國瑞被派增援吳棠。在吳棠指揮下,陳國瑞連打許多硬仗,充分顯示不怕死而且擅於指揮戰鬥的特點。很短時間內,他超擢副將,加總兵銜、交軍機處記名以總兵簡放。時間並不長,深受慈禧太后恩寵的吳棠就特別倚重陳國瑞,對其如奉驕子,一切順其所為。陳國瑞的部隊也迅速擴大到兩三千人。在進攻安徽天長時,太平天國天長守將陳士明投降清軍,獻出天長,並認陳國瑞為義父,改名陳振邦,隨陳國瑞繼續鎮壓太平軍、撚軍。

或許由於當時清軍實在腐敗,陳國瑞這種敢打敢殺不怕死的兵官實在不多,短短幾年,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幫助吳棠解圍有功,他又受命趕赴山東,直接歸僧格林沁指揮,鎮壓山東撚軍。蒙古王爺僧格林沁深得朝廷寵信,威望極高,在僧的指揮下,陳國瑞更是氣焰囂張、驕橫無比,打仗也更加勇猛,戰功卓著。1863年春,朝廷賞給頭品頂戴。陳國瑞志得意滿,於是申請歸宗,不再姓黃,恢復本姓。

在鎮壓撚軍的過程中,安徽鳳台苗家寨土豪苗沛霖在家鄉辦團練,後投靠清軍將領勝保,率部瘋狂鎮壓撚軍,戰功累累,但他卻對清政府不敬,不屑朝廷獎賞,且與安徽地方官員矛盾重重,甚至兵馬相見。清廷對苗時撫時剿,苗則反反覆複,力量越來越大。最後,清廷在1863年春決定徹底剿滅苗沛霖,命令僧格林沁、曾國藩、劉長佑、吳棠、李續宜、譚廷襄、張之萬、毛昶熙、唐訓方等一眾高官對“四面兜剿”、徹底殲滅。對陳國瑞倚重異常的吳棠有自知之明,認為自己缺陳不可,於是向朝廷奏稱:“陳國瑞治軍嚴整,兵民翕服,若使之獨當一面,必能迅掃狂氛,可否仰懇天恩飭陳國瑞幫辦臣營軍務……所有徐、宿、蒙城各軍均歸節製,責成該員北剿撚匪,南剿苗逆,定能勝任。”慈禧接受了吳棠的建議,發出上諭要陳國瑞幫辦吳棠軍務。同時命令吳棠傳知陳國瑞“當懍承恩命,努力自愛,毋稍滿假,以期克保令名,長承優眷”。一個小混混,自此開始到朝廷的青睞。

清朝政府動員組織了三四萬的兵力,以蒙城為主要戰場,經過近10個月的惡戰,剿滅了苗沛霖後,論功行賞,清廷發出上諭陳國瑞升記名提督,再次高升。1864年,他又實授浙江處州鎮總兵。雖然官職越來越高,但他身上濃濃的痞子氣、混混氣卻未減絲毫。這時撚軍和太平軍余部在湖北麻城一帶頗為活躍,僧格林沁調陳國瑞前往鎮壓。然而陳國瑞此時竟敢無視僧格林泌的命令,找種種理由拒不前往,長達月余。盛怒之下,僧格林沁奏準將陳嚴加議處,並將所部交他人管帶。正在這時,又有人密報陳國瑞要率部謀反,與太平軍余部秘密聯繫。陳國瑞得到消息,知道大事不妙,急忙趕赴僧營,伏地痛哭哀求,顯示了混混氣的另一面,表示一定聽從指揮。由於陳屢屢與敵惡戰,得免處分。

1865春天,僧格林沁在山東與撚軍作戰時敗死曹州,隨僧作戰的陳國瑞也為撚軍大敗,所率步勇2500名隻留下900餘名,因身受重傷得以免受處分。傷好之後,他又重整人馬,在山東與撚軍惡戰。為了與淮軍將領劉銘傳爭功,同時又羨慕劉銘傳部的武器先進,在濟寧他居然率親兵500人突襲一支毫無準備的淮軍,連殺數十人搶奪武器。劉銘傳聞訊大驚,急忙率部趕來,全殲陳部,生擒陳國瑞。

陳犯下如此罪行,猛將劉銘傳也隻敢把他關起來,僅供其喝稀粥,使其饑餓但不至死,不敢嚴厲懲處。三天后,陳饑餓難耐,又使出小混混身段,苦苦求情,劉才將其釋放。但如何處置陳國瑞,則由此時全面負責剿撚的曾國藩決定。對陳國瑞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多數官員至函曾國藩表示應當依法嚴罰,但也有少數官員為陳辯護,曾國藩說對陳的評價毀之者七、譽之者三。為陳辯護的官員人數雖少,卻以吳棠為首,權勢不低。他們歷數陳的累累戰功,讚其在戰鬥中從來都是驍勇絕倫,因此反對嚴懲。權衡再三,曾國藩決定飭令陳國瑞將所部8000人裁至3000以下;官銜宜去欽差字樣,不準獨樹一幟。奏準撤去陳國瑞幫辦軍務,革去黃馬褂,暫留處州鎮戴罪立功。陳國瑞見勢不妙,稱病請假,將所部交他人接帶,表示順從,又疾馳扎營徐州的曾國藩大營,拜謁曾國藩,表示接受約束,然後至淮安“養病”。

陳的頑劣之性根深蒂固,自恃有戰功又有後台,在淮安依舊縱恣不法,惹事生非。但陳國瑞畢竟已經失勢“養病”,而早年投降他、隨他征戰的義子陳振邦已升至總兵。這時二人矛盾越來越尖銳,陳國瑞怒而要殺陳振邦。陳振邦連忙求救於陳國瑞的恩人、漕運總督吳棠。吳棠出面調解,但陳國瑞卻不給吳棠面子,仍執意要殺陳振邦。陳振邦深知陳國瑞的凶狠,趕忙逃到漕運總督衙門避難。陳國瑞再三索人無果,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在一天深夜親自率數百親兵馳往漕運總督衙門想搶回陳振邦。署中守衛大驚,急忙關閉大門,陳國瑞率隊往前衝。守衛知道吳棠是他的恩人,大罵他忘恩負義,要他知道如果沒有“漕帥”,就沒有他的今天,率兵攻衙就是謀反。陳國瑞卻回答說,陳振邦以子叛父,此不為反何為反?陳掁邦才是真正的反賊,自己是來捉拿叛父之子和藏匿反賊的人。他打破大門二門,開始攻打堅固的宅門,久攻不破,雙方隔門大罵,陳國瑞憤怒異常,竟然以頭觸門,突然痰湧氣厥,頹然撲地。陳國瑞如此恩將仇報,吳棠卻沒有因此將他置於死地,而是向朝廷奏稱陳是患病瘋狂,清廷命押送回湖北老家養病。

在家鄉幾年,陳國瑞自不甘心,一直在打通關係。1867年秋,經幾名高官推薦,或許因為撚軍一直未平,朝廷重新起用他鎮壓撚軍。這一次卻非同小可,他直接與醇親王奕譞拉上了關係。朝廷命他赴京,聽候錄用,不久就被賞頭等侍衛。奕譞主持的神機營撥給白銀三萬兩,令他招集舊部由左宗棠軍營差遣,去鎮壓撚軍。

奕譞對陳寵信有加,不久又奏準陳國瑞部直接歸自己指揮,派為神機營管隊侍衛,稱神機營銳勇隊,所需軍餉、軍械由神機營發給,並換給“管帶神機營銳勇隊頭等侍衛”鈐記一顆。有奕譞當靠山,陳國瑞連左宗棠都不放在眼裡,遣人在保定至左宗棠營中勾引勇丁,許以每月給銀7兩5錢,賭博、鴉片不禁,搶奪不禁,左營被勾去勇丁880餘名。

以左宗棠之位高權重,竟然親赴陳寓來到邯鄲,命陳查禁此類事,清交原贓。陳當面答應,但左宗棠等到半夜,陳根本未辦。依舊勾引、攔截左部勇丁,奪拿大量武器輜重、銀兩、軍裝、米糧,左宗棠竟然奈何不得,只能怒而上奏朝廷。左宗棠發怒,朝廷不能不重視,但也只是輕罰一下。清廷下詔解釋說,“陳國瑞勇而無私,朝廷素所深悉”,當然朝廷對他“並非寵待優崇,不料該侍衛謬妄至此”,命其仍舊歸左宗棠節製,“令其將神機營前給鈐記繳回”,“侍衛雖系京員,豈可與欽差、督撫平行”,如果仍舊狂妄,“即著治以應得之罪”。言辭嚴厲,只是為了應付、安慰左宗棠。朝廷這時候其實還是很照顧陳國瑞的,稍後就將他調往山西、陝西交界一帶平撚,以距左宗棠較遠為名,命陳部暫歸署山西巡撫調遣,不再歸與陳交惡的左宗棠節製了。

1868年,西撚軍被平,陳國瑞因作戰有功,得賞還黃馬褂、花翎、勇號,開複總兵,記名提督,仍賞給雲騎尉世職。第二年,又奉命回神機營,並出任天津提督,奕譞依舊重用他。奕譞激烈反洋教,因此在1870年的“天津教案”中,他根本不把三川通商大臣崇厚放在眼裡,崇厚派人將教堂前的浮橋折毀以阻人前進,陳國瑞卻派人重搭浮橋,並立馬橋頭為群眾助威。處理天津教案時,曾國藩拒絕了法國提出的處死陳國瑞及天津府縣官員張文藻、劉傑等三人的要求,但曾國藩又不能不提審此三人,結果張、劉送押解刑部,由刑部判決將此二人發遣黑龍江贖罪。陳國瑞深得奕譞厚愛,已到京城避難,不能不到天津接受審訊,奕譞居然派員伴送至天津以表示對其關愛。而曾國藩對陳訊供後,又知趣地令原派之員將陳伴送回京。其中利害,曾國藩當然明白,敷衍審訊一通後,奏稱陳國瑞親供與天津教案並無干涉,令其到揚州“養病”。“養病”期間,混混依然是混混,依然惹事生非,尤其與一些官員嚴重衝突,甚至扭打鬥毆,令曾國藩傷透腦筋。他曾無端生事,帶領多人到一位官員家中抄搶金銀等物,又逼一位下屬服毒自殺,然後陷害這位官員。事發之後,朝廷不得不將他發往黑龍江當差。幾年後,曾國藩已經去世,有人又認為陳國瑞作戰勇猛,建議再次起用。但大權在握的李鴻章稱其精力已衰,性情未改,未能複用。1882年,陳國瑞病死於黑龍江戍所。有意思的是,他死後,張之洞等一乾大臣先後上奏朝廷,歷陳其累累戰功,主張複其原官並在他的立功處所建專祠紀念,朝廷允準了他們的奏請,死後為其平反。

陳國瑞一生未改小混混地痞流氓習氣,好勇鬥狠,撒潑耍賴,時而桀驁不馴,時而伏地痛哭,所部軍紀敗壞,無惡不作,竟然敢向劉銘傳、左宗棠嚴重挑釁,劣跡斑斑,屢被彈劾,卻因得到朝廷最高統治者的賞識,而一次次逃過嚴懲。朝廷內的激進者或曰頑固者如奕譞等人,將這樣一個流氓地痞放到中外密切接觸、環境高度複雜敏感的天津,最終釀成大禍。然而他依然得到朝廷庇護,死後朝廷還為他建專祠“恢復名譽”,為後來者起示範作用。如此人物竟能受到如此重用,能如此得勢,說明在清朝的最高權力面前,王朝的制度、程序、規矩等等全都失效,“朝政崩壞,綱紀廢弛”,必然會災難連連,一場禍亂接著一場禍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