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和尚的原意是什麽?這個名字是如何產生的?

和尚的梵文原音是upadhyaya,傳來中國之初就有各種音譯名,鄔波遮迦、鄔波陀耶、鬱波弟耶、優婆陀訶、捂波馱耶、捂婆地耶等。捂波的意思是“近也”,地耶的意思是“讀”。捂波地耶的本意是“弟子所親近習讀的尊師”。同時,有人認為意譯比較好,以他能教離出世業而稱為“親教師”,有人譯為“近誦”,也有人譯為“依學”。

公元405年被後秦迎至長安城奉為國師的鳩摩羅什把這句外來語意譯為“力生”。據《舍利弗問經》雲:夫出家者,舍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蓋師之力,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焉。又和尚亦翻近誦,以弟子年少,不離於師,常逐常近,受經而誦。善見雲:和尚外國語,漢言知有罪知無罪也。《明了論》雲:優波陀訶,翻為依學,依此人學戒定慧故,即和尚也。義淨雲:鄔波陀耶,此雲親教師,由能教離出世業故。故和尚有二種:一依教,即受業也;二依止,即稟學也。《毗奈耶》雲:弟子門人,才見師時,即須起立;若見親教,即舍依止。

據著有《一切經音義》的唐代西明寺慧琳法師(疏勒國人)說:“和上謂之捂波地耶然其彼土流俗謂為和上、殟社。於闃、疏勒乃雲鶻社,今此方訛音謂之和上。”原來捂波地耶在印度一般人俗稱Khosa,音譯為殟社。其實當時由此音譯的還有和社。和闍、烏社,經二訛三訛之後訛成了和尚。羯磨也做了類似的解釋說:“自古翻譯多雜番胡,胡傳天語,不得聲實,故有訛僻。和尚梵本正名鄔波遮耶迦,傳至於闃翻為和尚,傳至此土,什師翻為力生。”

如果當時大眾傳播媒體發達些,採用什師的統一譯名,則後世就沒有“和尚”一詞了。

在佛教各宗派中,律家用“上”字叫“和上”,其余多用“尚”字叫“和尚”

文 / 網絡圖 / 寂戒 編輯 / 果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