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友,注意及時補充維生素,切記

臨床發現,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人,會引起貧血、神經損傷,而且患心腦血管病、老年癡呆的風險明顯增加。這是缺乏維生素B12的明顯癥狀,因此,長期服用二甲雙胍會悄無聲息地「盜走」體內的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僅存在動物食物中,如動物肝、紅肉、魚貝、乳酪、蛋等,植物性食物不含有。所以常年素食者容易發生缺乏。

此外,研究發現60歲以上的人群,約有1/3的人因胃酸分泌不足會影響維生素B12吸收。

維生素B12與胃壁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結合經迴腸末端被吸收進血液。

一些藥物如美氟明、消膽胺、口服避孕藥、安眠藥、抑酸葯等也會阻礙人體對維生素B12的吸收。

二甲雙胍是公認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一線藥物,也是阻遏糖尿病前期的人跨進糖尿病大門的主要藥物,每天有幾千萬人在服用這種藥物。

臨床發現長期服用二甲雙胍會悄無聲息地「盜走」體內的維生素B12「家底」,尤其服用二甲雙胍3年以上和60歲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導致缺乏。

原因是人過了55歲,小腸對維生素B12的吸收能力下降及二甲雙胍會干擾腸道對其的吸收能力。

長期吃二甲雙胍者要注意

一般說來,維生素B12缺乏癥狀會在體內庫存消耗5年左右方才漸次顯現。

由於缺乏癥狀與糖尿病外周神經病變十分類似,較難想到是維生素B12缺乏引起。

所以糖友要細心辨別哦。

只不過,原有神經病變的糖友若長期服用二甲雙胍,一旦引發這種維生素缺乏,往往會使外周神經病變「雪上加霜」。

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神經損傷等會悄然進展,往往不易被人覺察。

因此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原先沒有神經病變癥狀,在吃藥降糖的過程中漸次出現四肢麻木或刺痛,容易疲勞,焦躁易怒,反應速度下降,平衡能力失調,記憶力衰退,肌肉酸痛,耳鳴及聽覺減退,短暫失憶或產生幻覺,頭暈貧血等癥狀時,要想到有維生素B12缺乏的可能。

判斷是否缺乏,可到醫院檢查一下血清維生素B12含量或作尿液甲基丙二酸(UMMA)化驗。

若血清維生素B12小於或等於150Pmol/L或UMMA大於4.0ug/mg肌酸酐,則存在維生素B12缺乏。

維生素B12如何補充

補充維生素B12最好是甲基維生素B12,即甲鈷胺。

它不必耗時耗力再轉化為輔酶形式,它是已具有代謝活性很強的還原劑,不僅能營養保護神經減輕神經退化,尚能減輕身體氧化壓力。

由於口服製劑僅有1%吸收入血液,而舌下含服經口腔黏膜吸收可大幅提高血液中維生素B12水準,且更為便捷。

有報導每天舌下含服1/2~1片甲鈷胺(每片1000微克),每天2次,3周後即見尿中MMA水準升高,提示體內維生素B12含量已見增加。

對於吸收困難或嚴重缺乏者,也可短期通過肌肉注射予以補充,只是注射處可能稍有不適,敏感人群可能會有過敏反應。

一般說來,補充維生素B12十分安全,即便過量也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傷害,因為過量維生素B12會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

含維生素B1的食品:小麥胚芽、豆類、糙米、大豆、花生、黑米、雞肝、牛奶等。

含維生素B2的食品:小米、瘦肉、肝臟、蛋黃、糙米、綠葉蔬菜及乳酪等。

維生素B3: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肝臟、酵母、蛋黃、豆類中含量較豐富,蔬菜水果中則量偏少。

含維生素B6、B12的食品:肝臟、肉類、牛奶、酵母、魚、豆類、蛋黃、菠菜、馬鈴薯、葵花籽、油梨等。

吃的時候,糖友們要注意監測血糖,這樣就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適合吃這種食物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