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六旬大媽眼睛看不清病根竟在頸椎上 警惕這些頸椎病"假面具"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劉敏 記者 於倩)最近,64歲的李女士,看東西越來越模糊,但是眼睛也沒查出啥問題來。輾轉了多家醫院,也沒搞明白是啥病。令她沒想到的是,經過檢查,病根竟然在頸椎上!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專家提醒,除了視力問題,頭暈噁心、高血壓、胃病、肢體發冷等也許都是頸椎病的「假面具」。

奇怪:視力模糊 竟是頸椎病惹的禍

兩個月前,李女士總覺得頭暈暈的,頸椎後面感覺脹脹的,因為不影響正常生活,所以也就沒在意。但是前幾天,李阿姨覺得眼睛乾澀,視力下降,是眼部供血不足的表現,覺得看東西越來越模糊,還以為是年紀大了,得了青光眼,就到眼科檢查,也沒查出眼睛有啥問題。心想幾年前,得過腦梗,就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神經內科問問。神經內科醫生建議進行頸椎MR、CT檢查看看,這一檢查就找到了病因,原來是頸椎出了問題,發現頸椎2/3、3/4有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

在醫生的建議下,李阿姨找到了疼痛科主任孫岩軍。了解到李阿姨的情況後,孫岩軍主任帶領團隊奚誠璽醫生等為患者進行了頸椎間盤低溫等離子射頻髓核消融術。成功手術後,李阿姨的頸椎的酸脹緩解,眼睛看東西也變清楚了。

疑問:視力模糊 真兇為何是頸椎病

眼睛和頸椎,看似風馬牛不相及,怎麼就「糾纏」在一起了呢?孫岩軍主任介紹說,頸椎病是因頸椎間盤突出或椎間盤變性及局部的骨質增生,壓迫局部的脊髓、血管、神經會導致引起的一系列癥狀。臨床上主要分為5種: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和混合型頸椎病,李阿姨就中招了其中的椎動脈型頸椎病。

孫岩軍主任解釋,由於頸椎間盤骨質增生,導致頸椎兩側椎動脈狹窄,影響到視覺中樞的供血,至而出現了眼睛不適的情況,如視力模糊、重影等癥狀,這就解釋了為何眼睛的癥狀,病根卻在頸椎上。

偽裝:頸椎病真狡猾 偽裝多識別難

除了視力問題,殊不知,頭暈噁心、高血壓、胃病、肢體發冷等也許都是頸椎病的「假面具」。

頭暈伴噁心

有些患者整天覺得頭暈暈的,頭暈時還可能出現噁心的癥狀,這有可能是由於頸椎壓迫,導致腦部缺血不足導致的。

肢體發冷

有些患者總感覺手腳冰冷,以為是血液循環不好導致的,其實也許也是頸椎病在作祟。交感神經興奮時,血管張力增大,血管收縮,遠端肢體血液供應減少,手腳發冷。

心慌伴胸背痛

自覺心慌胸悶,後背疼,經常被診斷為「心絞痛」但沒有心臟病證據,可能繫心交感興奮所致,頸椎病才是禍首。

出汗障礙

天熱了出汗多了,而如果僅限於身體一側肢體、頭部、頸部、雙手、雙足、四肢遠端或半側身體出汗,那你就要警惕頸椎病了。也許是由於植物神經平衡失調所致,這也源於頸椎病。

吞咽困難 

據介紹,有些患者會出現咽部發癢、有異物感,後又覺吞咽困難,間斷髮作,時輕時重。患者有時被懷疑為食道癌,但胃鏡檢查正常,經CT掃描顯示為頸椎病。據臨床統計顯示,有2%的頸椎病患者會出現吞咽困難的癥狀。 

高血壓 

頸椎病可能致使人體血壓忽高忽低,這與頸椎增生的骨質刺激椎管內交感神經有關。患者可能會伴有頸部疼痛、酸脹、上肢發麻等一系列的癥狀。這類患者如果被當成普通的高血壓患者來醫治,往往效果不佳,只有找到根源,控制頸椎病之後,血壓才會隨之下降。

胃病

有部分頸椎病會使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或損傷,進而引起胃腸交感神經功能的興奮。出現口乾舌燥、厭食、腹脹不適、打嗝噯氣、上腹隱痛、噁心嘔吐等癥狀或者是引起食慾增強、反酸燒心、噯氣以及飢餓時疼痛、進食後緩解等類似消化性潰瘍的癥狀。治好頸椎病後,胃病癥狀隨之消失。

提醒:排查頸椎病 早發現早治療

專家提醒,頸椎病偽裝很多,診斷並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醫生在詢問病史、檢查的基礎上,還需經過慎重分析、鑒別之後才能得出結論。有時候還要排除外眼源性及耳源性眩暈、腦出血、腦梗塞、消化系統疾病等器質性疾病才能做出診斷。

如果治療一段時間後效果不佳,應該及時找正規醫院對頸椎做進一步檢查,排查是否患有頸椎疾病。如果頸椎病一直被誤診,癥狀會加重,生活質量得不到保證,更嚴重會導致腦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