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故宮第五任掌門鄭欣淼:故宮迎來最大規模的維修

執掌故宮博物院十年,他主持了百年來故宮最大規模的修繕工程,推動了兩岸故宮聯辦“雍正展”,將“故宮學”從學術概念變成了現實。一入故宮門,終生故宮人。從故宮博物院院長到故宮研究院院長,服務故宮早已成為鄭欣淼“不能中斷的事業”。

養心殿建築殘損病害現狀。

近幾年去故宮博物院參觀的遊客會發現,故宮裡各種維修工程始終沒停過,而這一系列工程正是鄭欣淼到任故宮博物院後推動實施的。

“故宮整體維修保護工程”是清帝退位以後,故宮迎來的最大規模的維修。該工程自2002年開始,計劃用18年的時間,把紫禁城1200棟古建築全部修繕好,讓明永樂皇帝1420年建成的這座紫禁城,在它600歲生日的時候,獲得重生,成為一座融入現代社會生活的博物館。

2018年,單霽翔(左)與鄭欣淼取出養心殿“寶匣”,開啟養心殿百年大修。

遊客更直觀的感受是,隨著故宮古建修繕的推進,過去僅能開放30%的紫禁城,到2014年開放區域已經過半,現在已經達到了80%。大量過去的非開放區,都變成了展區、展館、展場。比如午門雁翅樓2800平方米,今天變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臨時展廳之一。

鄭欣淼說,保護故宮最重要的,就是讓它完整地傳承下去,包括故宮的建築、藏品,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這對於中國文化是帶有根基性質的東西,是文化發展、文化建設中基礎性的工作,很重要。

2003年,鄭欣淼在南京博物院成立70周年博物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確立“故宮學”學科地位開啟故宮研究新局面》的講演,正式提出“故宮學”學術概念。

這是乾隆繪《仿李迪雞雛待飼圖》卷,曾被當作資料保管的這些帝王之作其實也是珍貴文物

新確定成的文物裡,如織繡類文物裡來源於“文革”時期從房山上方山、雲居寺中收繳的數千件經書的封面,它們絕大多數是紀年準確的明代織物,且品類眾多、織工精細、紋樣精美、保存完好。這在全國博物館同類藏品中也十分罕見和難得,對於研究明代絲織品具有重要意義。

其他如888件盔頭、鞋靴,從戲曲演出的形態看,盔頭和鞋靴與身上的戲衣一樣,都是傳統戲裝“行頭”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樣具有歷史價值。另外,圖書館所轄大量的古籍善本特藏、20餘萬件書版,古建部所轄大量建築構件、“樣式雷”燙樣等也首次納入文物账進行管理。

鄭欣淼認為,如果簡單以乾隆的一件文物拍賣的價格來判斷它的價值當然也是一種方式,但將它和歷史、製作工藝、皇帝的藝術品位、當時的藝術風尚聯繫起來,這個文物就有了新的價值,有了生命。

故宮作為一個標本,雖然是一個皇宮,但它反映的中國傳統的器物文化、建築文物、宮廷歷史文化,特別是作為明清皇宮,與近現代的中國、當代的中國都是有聯繫的,與今天的文化建設都是有聯繫的,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它的價值就很有意義了。

2009年,時任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中)向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右)贈送《藏文龍藏經》。

重走文物南遷路,不僅重溫了共同的歷史,也加深了兩岸故宮同仁之間的了解。鄭欣淼深有體會地說:“故宮文物南遷的意義正在被人們所認識,兩岸故宮人也更體會今天所典守的國寶的分量與價值,更感到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在兩岸交流、祖國統一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近日,鄭欣淼做客山東省圖書館、齊魯晚報共同主辦的大眾講壇,分享的題目正是《故宮文物南遷的意義和影響》,提起這段歷史,鄭欣淼頗為動容。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