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魏晉風度: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文:姚海濤

首發:騰訊道學

“魏晉風度”一語來自於魯迅先生那篇有名的演講《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這個詞用來說明魏晉時期知識分子的特立獨行、不拘禮法、率性而為、清俊通脫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現代人都喜歡追求個性,以體現與眾不同。其實與那時的人相比,我們弱爆了。魏晉士人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因此形成了一種時代風潮。

那個時代知識分子不關心,也不敢關心國家大事,而只能將無盡的智慧訴諸清談。什麽是清談?他們又談些什麽?我們可以將這些清談視為高級的文化沙龍。當時計程車人,為了故示清高也好,為了嘩眾取寵也罷,為了凸顯個性也好,反正他們經常舉辦這樣的文化沙龍。他們寄情山水之間,論道自然之外。他們自顧自地談著三玄:《周易》《老子》《莊子》。

在今天的人看來,這仿佛是一種行為藝術。而藝術最崇尚個性與自由。魏晉風度確實與藝術存在相通之處。

王羲之,書法史上鼎鼎大名的書聖,有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蘭亭集》就是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舉行風雅集會,眾人飲酒賦詩而結集。你看,他們寄情山水,富有文雅之趣。

王羲之給我們留下了“東床快婿”的故事。尚書令郗鑒有一個女兒郗璿,到了婚嫁年齡了。父親內心比較著急,想著得給女兒找個好女婿。他聽說琅琊王氏的子弟都學識淵博、風流英俊,於是就想到王家挑個女婿。

琅琊王家也想與他家聯姻。於是回復說,我們王家適齡青年很多,您隨便挑、隨便選,相中哪個,說一聲就行。

郗鑒就讓門生去了解王家子弟的情況。門生去了王家之後,回來對郗鑒說,王家年輕人聽說您派人來選女婿,都很重視,都仔細打扮了一番。一個個看上去莊重得體、談吐不凡。

只是有一個不靠譜的青年竟然在東邊的床上露出肚皮看書,神色自若、漠不關心,完全不把我放在眼裡。郗鑒說:“就他了,這人是個好女婿!”後來一問,才知此人就是王羲之,隨後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其實可以看到當時人喜好自然、灑脫、自由的風尚。

王羲之有七個兒子,大家最熟悉的是他最小的兒子王獻之。父子二人在書法史上地位很高,合稱“二王”。其實他還有個兒子也很有名,也是個書法家,叫王徽之。

雪夜訪戴的故事就發生在他身上。

冬日的一天夜裡,天降大雪。王徽之從睡夢中醒來,推開窗戶,命仆人斟上美酒。看著窗外美麗的雪景,喝著熱乎乎的小酒,吟詠著左思的《招隱詩》。忽然之間,他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戴安道,想馬上見到此人。當時戴安道住在離他很遠的地方。他立刻連夜乘小船前往。經過一夜的奔波才趕到。結果,到了戴安道家門前,馬上就要敲門了,卻又轉身返回。

有人問他為何這樣。王徽之說:“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朋友之間最講真誠,想見時就去見,不想見就返回嘍。這簡直太任性了。看,時人內心就這麽率真。

魏晉風度拒絕平庸、任性而為,關懷人的真性情;魏晉士人追求思想自由、個性解放,越名教而任自然。人性與自然成流為他們思想的核心,由此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一股自然之清。

魏晉風度的形成與當時司馬氏篡奪大魏政權,對知識界的殘酷打壓有關。士人信仰失落之後的痛苦與官方恐怖的壓抑,使得文人一面要合理避禍,一面還要尋求心靈安頓。於是在雙重擠壓之下,就產生了絕代風華——魏晉風度。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