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1118所本科院校有過改名史,你知道哪些?

“大家好…

我本科讀的是上海紡織工學院

本科畢業於華東紡織工學院

碩士就讀於中國紡織大學

博士畢業於東華大學。”

………

HR:“什麽情況???”

“它們是同一所大學啦!”

這是網上近日出現的關於面試自我介紹的一個段子,看似摸不著頭腦,卻透露著高校改名的尷尬。眾所周知,我國很多大學都存在改名的歷史,而有的大學改名的頻率可以說比一個人改名的頻率都要大。那麽為什麽好好的大學名字就要改了呢?有多少高校改過名?

高校改名為哪般?資源博弈

招生,成為高校改名的最大動力

每個大學隨著自身的發展,在某一個階段自身的校園名氣或者是某個專業的強勢,又或是在一系列的學校評估中取得好的成績,這時候高校就會向教育部申請改名。畢竟人靠衣裝馬靠鞍,有了好的名號,學校不僅招生規模呈瞬時增長,而且對學生就業也有很大的好處。

縱觀“改名”歷史,高校中“985工程”高校校名最穩定,“211工程”高校其次,普通高校校名穩定性最差。由於已是滿級,“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自然不會輕易變更校名。而普通高校尚在更新打怪階段,往往會陷入“要成名校,先改校名”的怪圈。

改名,不得已而為之

兩個學校因為歷史的原因進行合並,不得已只能改了名字。比如:北京交通大學,其在2003年以前叫做北方交通大學,後來之所以改名,是因為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等學校並入了交通大學。因為這個原因改名的大學不在少數,比如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等。改名之後,學校行政級別提高,這意味著可以獲得地方更多的資源支持。

高校改名有套路

其實,大學改名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當時國內一些知名大學,如國立西南聯大、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浙大等被取消“國立”二字。北洋大學被更名天津大學,所有的私立大學都被改造成為了公立大學。現如今的這次大學改名熱潮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而其改變的主要內容就是“共建、調整、合作、合並”,大多數高校的改名不外乎這四種套路:

1.更新換後綴,從某某學院變成了某某大學。從學院升大學,或是從職業學院升為學院,是很多學校追求的目標,畢竟它最能彰顯辦學實力。就像華東師范大學原名其實是華東師范學院,但在教育部門編制的高校名錄上就是會把華東師范學院排在類似安徽師范大學這樣的普通院校之後,所以華師的原校長不得不將華師院改名為華師大。

2.更新加前綴,以“國字頭”起名兒。

在我國,能以“中國”命名的大學莫不是一種巨大的榮耀和肯定,並且無一不是該行業類的翹楚,如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都是“985”名校。另外還即將成立3所以中國命名的大學,分別是中國能源大學、中國康復大學、中國核工業大學。

但也有一些本是國字頭的學校,去掉了“中國”二字。除了北京協和醫學院這樣硬氣的學校外,也有斷臂求生的情況。

中國煤炭經濟學院改名,就屬無奈。因為帶有“煤炭”二字,2001年招生時,山東經濟學院的錄取最低分比該校第一志願的最高分還高。為了甩掉“煤炭”這個包袱,該校按教育部最後批示——“留‘中國’留‘煤炭’,去‘煤炭’去‘中國’”,改名為山東工商學院

3.省會命名,進一步擴大地域名。以省會命名的大學也很不錯,比如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等。能用四川不用成都,能用華北不用河北,能用中國更好不過。如果學校實力有限,難以申請到省名,那就用地區名,“川北”肯定比“南充”大,“湘南”肯定比“郴州”辨識度高,總之不能“偏安一隅”。

為了讓校名看起來高大上,高校也是充分運用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既然“華東”“華北”等門檻高,競爭激烈,那就調個個兒,去申請“東華”“北華”。例如在2000年,中南工學院和衡陽醫學院合並,新校取名為南華大學。

4.搶著冠名諸如“理工”“科技”“財經”“商業”等熱門名詞,使之看起來很像綜合性院校。由於高校有綜合性高校和專業性高校之分,校名中帶有專業名是專業性院校起名的通則,如某某師范大學、某某礦業大學。但1981年至今,很多專業性高校都在更換他們的專業名。例如在湖北,就有6所本科院校名字帶有“理工”。甚至還有嶽陽師范學院改為湖南理工學院這樣的跨學科改名。

改名的高校不都是成功案例

從專科辦學層次更新為一本,這“名”確實改得非常的牛。下面三所大學堪稱中國高校改名勝利者。

中國計量大學

1981年以後,全國共有10所高校更新為國字頭大學。而在這10所高校中,改名次數最多的,當屬中國計量大學。這所以品質檢驗檢疫為特色的學校,在1981年後,共更名4次。從杭州計量學校升格為杭州計量測試專科學校,同一年又改為杭州計量專科學校,之後升格為中國計量學院,並於2016年再次更新為中國計量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這個校名確實給人一種霸氣十足的感覺,不過西南科技大學原先的校名為綿陽經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屬於一所專科大專院校。後來經過高校合並之後,該所專科院校與西南工學院合並,才改名為現在的西南科技大學。自從改了校名之後,西南科技大學一路“開掛”,在很多學科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獲得了多項國家獎項和省級獎項。

南京財經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原校名為南京糧食學校,之後由南京糧食學校改名為南京糧食經濟學院,1993年後,共更名3次。經歷了這麽多次的改名,南京財經大學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目前已經成為了一所含金量非常高的一本大學,在不少省份的高考錄取線甚至超過一本分數線一百多分。

這三所儘管不是“211工程”高校,但是國字頭聽起來就很氣派。

不過,既然是改名字,就會有風險。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百年川大。1994年,四川大學與成都科技大學合並,為此將校名改為四川聯合大學。但這個校名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同,馬上給學校帶來了不利影響。於是,學校又在1998年把名字改回到四川大學。

除了四川大學,還有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其上一個校名叫“華北航天工業學院”,華北→北華,改校名隻改一個順序,一個字都沒變也算是創意十足了,誰叫我們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呢。至於學校這麽做當然也是有原因的,華北航天工業學院之前是專科層次的高校,升格為本科學校,如果校名不變一變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於是就來了這麽一個“以不變勝有變”。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被網友稱為“民辦211工程”的長安大學。長安大學建校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1年建立的西北交通學校,1958年改名為西安公路大學。該校因為改名經常被網友吐槽,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就會下意識地以為是某個汽車修理學校。其實,長安大學是“211”重點高校,坐落於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擁有世界高校唯一的汽車綜合試驗場,實力強大。

2018年這些大學又改名

不可否認,一所大學名字是否響亮順口,往往能夠起到一定的加分作用。所以,全國很多大學或者學院都在進行改名,今年從學院改名為大學的一共有16所。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名單,截至2017年5月底,中國共有1243所本科院校(不含港澳台)。其中,794所高校在1981年後至少改過一次名字,而剩下的學校裡,還有324所是在1981年後才成立的。這意味著,從1981年到2017年,僅有125所大學的校名傳承至今。

大學改名已經成為了中國高等教育一項屢見不鮮的儀式,或是學院升格為大學,或是幾所高校合並另立“幡號”,總之由始至終從未變更過校名的大學在中國絕對是鳳毛麟角。大學改名多是為了生存,是為了擴招生源,是為了能獲得更多的撥款。如果教學品質提不上去,只是換了個相對時髦的校名,那樣往往會給人一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感覺。

你試想一下,明天打開新聞,看到新聞播報:“麻省理工學院”更名為“麻省理工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更名為“加州理工大學”,“深泉學院”更名為“美國帝國科技大學”是一種什麽感受?

本文來源於網絡,無法核實具體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