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陽明訓子家書,大智慧成就大人生

“真三不朽者”——王陽明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軍事家。作為一代名臣,他嚴以修身、恪盡職守、廉潔奉公、體恤民情,深受百姓愛戴。作為一代名儒,他提出並一生踐行“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念。他被後人評價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功、立德、立言,皆居絕頂”。

王陽明從小深受祖父王倫、父親王華言傳身教的影響,忠孝友悌、淡泊名利、清廉正直的王氏家風,不僅為他後來的為官為人為學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也充分體現在他對王氏後輩的教育中。《王陽明全集》中收錄了王陽明寫給族中子女的家信,這些家信融入了王陽明雖為名揚天下之士,卻只求子女從小學會讀書執禮,立志做好人、成良士,不求功名利祿、榮身肥家的質樸家規。如今讀來,不覺讓人肅然起敬。

謹守禮法善治家

1527年,王陽明兼任都察院左都禦史,在揮師起征思恩、田州的途中曾給長子正憲寫過兩封家書,即《寄正憲男手墨二卷》。那年王陽明56歲,正憲正值弱冠之齡,小兒正億才兩歲。王陽明每次為國事遠征,就把長子托付給魏廷豹、錢德洪、王汝中等弟子。他在家信中提到,“家眾悉宜遵廷豹教訓,汝宜躬率身先之”,“德洪、汝中輩須時時親近,請教求益”,要求正憲作為王家之後,須給家人和大小童仆作出表率,並虛心向長輩求教。

信中王陽明對一些弟輩及家傭不守禮儀家規多有不滿,如正憲叔輩王守度奢縱如舊,須引以為戒;家傭寶三長惡不悛,斷已難留;添福等輩終日營營,不知為誰經理。王陽明因有國事在身,無力顧及家事,於是要求正憲對這些人因勢利導,並告訴他要時時提醒家人和童仆們,如果家中有桀驁不馴、不肯遵奉約束之人,必須“痛加懲治”。

這兩份家書一直被正憲珍藏,王陽明弟子鄒守益對兩卷家書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信中“讀書敦行、日進高明”、“鈐束下人,謹守禮法”,真乃“一善一藥”。

從小立志勤讀書

王陽明11歲那年便立志成賢,成為一時佳話。有一天,他問老師:“何為第一等事?”老師說:“惟讀書登第耳。”王陽明卻不認同,他說:“登第恐未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此言一出,父親王華笑道:“汝欲做聖賢耶?”王華沒想到的是,王陽明後來果真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大聖賢。“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深諳此道的王陽明後來也時刻不忘對族中子弟進行立志的教育。

在王陽明看來,“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在長子正憲10歲那年,便以書扇告誡,“汝曹為學,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進。”

正憲20歲那年,打算參加科舉考試,王陽明在家書中寫道:“汝本領未備,恐成虛願。汝近來學業所進吾不知,汝自量度而行,吾不阻汝,也不強汝也。”後來,當王陽明獲知正憲與族中叔兄同赴杭城就試,還是很高興的,“科第之事,吾豈敢必於汝,得汝立志向上,則亦有足喜也。”他高興的不是正憲從此走上科舉的路線,而是他有顆上進的心。

他倡導“四民異業而同道”,並不奢望正憲在科舉這條路上取得成就,他最關心的是正憲是否讀書立志。王陽明曾以書扇題贈正憲:“汝自冬春來,頗解學文義,吾心豈不喜?顧此枝葉事,如樹不植根,暫榮終必瘁。植根可如何?願汝且立志!”不求功名,唯重立志進取之心,這就是王陽明對子女教育有別於時俗之人的地方。

對於族中的侄輩們,王陽明也是關愛至切。他在家信中兩次提及四侄正思的教育。他曾寫信給諸弟子,像正思這樣的孩子從小過於驕縱,你們對他的教育絕不可放縱。後來聽說正思學業有所長進,王陽明又寫了一封家書對其褒獎:“此是家門好消息,繼吾書香者,在爾輩矣。”

王陽明還告誡正思等侄輩,民風日下,習俗移人,即使是賢者也未必能幸免,要做到“脫去凡近,以遊高明”並非易事,但要時刻銘記“爾輩須以仁禮存心,以孝弟為本,以聖賢自期,務在光前裕後,斯可矣。”

學做良士致良知

王陽明曾留下一篇極其著名的訓子家書,這便是他46歲寫給長子的《示憲兒》: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弟;學謙恭,循禮義;節飲食,戒遊戲;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鬥氣;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

勤讀書,要孝弟丨一般人眼中,讀書是人獲取知識的最關鍵途徑。但在王陽明看來,我們心中有良知,良知無所不能,無所不知。所以讀書不是為了獲取知識,只是驗證、呼喚我們良知所已有的知識。王陽明讓後輩勤讀書,和其他“要你勤讀書”的古人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曾問王陽明:“讀書卻記不住,如何是好?”王陽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為什麽非要記住?其實,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體光明。如果只是求記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體光明了。”

而孝弟(悌),《論語》中稱“其為人之本與”。王陽明一上來就說了人生的兩件大事,孝悌和讀書。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讀書則是發明本心,修身而成為聖賢的途徑。

學謙恭,循禮儀丨學謙恭,“謙”,就是謙下。《易經》謙卦的卦形,是高山在地下,象徵著內心高聳如山,外表卻謙和如平地,鋒芒不露,謙虛謹慎。王陽明對《易經》了如指掌,所以他告訴家人和弟子們,要謙恭。王陽明說“器虛則受,實則不受,物之恆也”,謙虛就是要把自己當成空的器皿,而不是實在的一塊鐵墩子。謙恭和禮儀,是相輔相成的。內在的謙恭,要化作外在的禮儀。假如只有外在的謙恭而沒有內在的謙恭,這就是虛偽。王陽明告誡後輩子第,做人不但容貌舉止要表現出謙虛恭謹,內心也必須保持恭敬、節製、禮讓。

節飲食,戒遊戲丨“饑來吃飯倦來眠,隻此修元元更元。說與世人渾不解,卻於身外覓神仙。”這是王陽明的《養生歌》,通俗易懂,意義卻極為深遠。依王陽明之見,養生要由修身來體現,它貫穿於飲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中。

王陽明告訴家人要“節飲食”,分為三個層次。首先,餓了就吃,但不能吃太多,只要保證我們身體的能量即可。不但不能吃太多,而且要量力,這個“力”是經濟基礎。餓了吃飯是天理,但如果超出你經濟基礎的大魚大肉,這就是人欲。其次,飲食不可斷,不能用外力阻止人的身體需求,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最後,你要把食物徹底消化吸收,否則不如不吃

王陽明所謂的“戒遊戲”,不是徹底和那些遊戲斷絕往來,而是要以道與志向貫穿遊戲。“雖小道必有可觀,”王陽明說,“如虛無、權謀、術數、技能之學,非不可超脫世情。若能於本體上得所悟入,俱可通人精妙。但其意有所著,欲以之治天下國家,便不能通,故君子不用。”

毋說謊,毋貪利丨王陽明訓導家人“毋說謊”,因為說謊意味著欺騙良知,非致良知。良知說“是”,你偏說“非”,良知說“非”,你偏說“是”。長此以往,形成慣性,就成了口是心非的人,成了個虛偽的人。不但別人鄙視你,縱是你本人,因常和良知作對,也會受到良知的譴責。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王陽明告誡家人毋貪利,並不是說任何追求利的行為都是錯誤的,而是主張在追求利的過程中,讓良知流行其中,所以“毋貪利”其實是讓人省察克治,最終把貪利的念頭清除出心。

毋任情,毋鬥氣丨流露情感時要適度、適可而止,如果無法做到適度和適可而止,那就是任情。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會帶來危害。

關於鬥氣。有人問王陽明,人若忿懥(生氣)了該怎麽辦?王陽明回答:生氣這東西,人人都會有,但你不能過。你生氣的時候,其實就是把外來的東西強行納入到了自己心上。和它一較勁(鬥氣),就完全不符合天理了。那麽,如何應對生氣呢?王陽明說:當自己為某事生氣時,你就把某事當成是別人的,比如你被人揍了一頓,你就把它當成是別人被揍了一頓。這樣一來,你雖很怒,怒氣卻未能讓你失去控制,時間一久,你也就恢復平靜了。恢復平靜,就是天理。這也就是毋鬥氣。

毋責人,但自治丨王陽明認為,人最應遵循的天理就是責己而不是責人。王陽明有個弟子特別喜歡責人,王陽明警告他說:“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瑕責人?”這名弟子幡然醒悟。 王陽明補充道:“你今後隻不要去論人之是非,當責辨人時,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自治,就是自己治理自己,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常反省自己的不對之處,加以改正。王陽明說,當你把所有精力和時間都用在自我管理上,你哪裡有時間去責人?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丨一個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處、遠處,即便處在比別人優勝的環境中,也會謙卑自牧,清靜自守,絕不會盛氣凌人。能容人,是大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凡做人,在心地……蒂若壞,果必墜丨王陽明用的比喻非常貼切。他說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樣,而人的行為就像果子一樣,如果蒂不好,果子會受到影響;如果蒂壞了,果子也會尚未成熟就墜落,甚至爛掉。

《示憲兒》短短96個字,把從小要勤讀書、循禮義、端心術、做良士的教誨闡述得通俗易懂。

後來王陽明又多次在給族中長輩的家信中談到要教育正憲從小學會做好人、成良士,其中在給太叔克彰的信中提到,“正憲讀書,一切舉業功名等事皆非所望,但惟教之以孝弟而已。”

在《寄正憲男手墨二卷》中,王陽明告訴正憲:“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誠愛惻怛處,便是仁,無誠愛惻怛之心,亦無良知可致矣。汝於此處,宜加猛省。”後來,明代“江西四諫”之一的王陽明弟子陳九川將先師這封家信中對“致良知”的解讀歸納為“誠愛惻怛之心是致良知”,認為這是“先師平素教人不倦者”,在家書中對此反覆提及就是希望正憲等王氏後輩們能傳承不息。

王陽明的訓子家書,傾注的都是對族中後輩的良知教誨,而躍然於紙間的,還有他那份源自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

◎本文參考文章為《王陽明訓子家書》(文章原載於《學習時報》,作者陳科),原文有修改,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