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包塊……兩大外治法趕走癥瘕!

悅讀中醫

小編導讀

婦女下腹部胞中有結塊,伴有少腹痛或脹或滿,甚或出血者,稱為癥瘕。癥者,堅硬不移,痛有定處;瘕者,推之可移,痛無定處。西醫所說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盆腔炎性包塊等多可歸屬癥瘕範疇。該病若失治或誤治,或可發生惡變;若遷延治療,可造成腫塊持續增大,導致不孕或流產、繼發性貧血等,不能忽視。

今天為大家介紹最簡單好用的兩個外治癥瘕法——

中醫學認為癥瘕的發生,多由正氣不足,外邪內侵,或內傷七情,或飲食、房勞不節,臟腑功能失調,氣機阻滯,從而形成瘀血、痰飲、濕濁,停聚於小腹,日積月累而成。病理機制以氣滯、血瘀為主。病在氣者,理氣行滯,佐以理血;病在血者,活血破瘀散結,佐以理氣。外治法通過藥物或非藥物的局部作用,發揮行氣活血之效,控制包塊的增長或使包塊縮小,臨床癥狀得以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常用方法有灌腸、外敷、穴位注射、針刺等療法。

1

灌腸療法1. 適應證

適用於各型癥瘕。

2. 操作方法

(1)辨證選方:①氣滯血瘀型:保留灌腸方(桃仁、紅花、三棱、莪術各9g,生地、赤芍、當歸、枳殼、香附各12g,川芎6g,鱉甲11g,劉寄奴15g);

②濕熱瘀阻型:灌腸1 號方(紅藤、敗醬草、白花蛇舌草各15g,三棱、莪術、丹參、元胡、黃柏、五靈脂、生蒲黃各10g,生大黃6g);③寒凝血瘀型:灌腸2 號方(丹皮、丹參、莪術、炒赤芍各10g,元胡30g,皂角刺、海藻、昆布各20g,熟附子、乾薑、艾葉各10g)。

(2)方法:選取上述其中之一方葯,將中藥加入水600mL 浸沒,浸泡30分鐘,煎至100mL,待葯溫降至38~40℃倒入一次性灌腸器中。患者左側臥位,雙腿屈膝,用石蠟油潤滑肛管前端,插入肛門10~15cm,將藥液緩慢灌入患者直腸內,保留藥液至次日清晨。每天1 次,10 天為1個療程,連用3個療程。

3. 療法特點

直腸給葯可使藥液經直腸黏膜滲透吸收,使藥力直達病灶,改善盆腔子宮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的瘀血消散,起到活血化瘀與行氣導滯的作用,同時可促進包塊吸收,達到消包塊的目的。

4. 注意事項

(1)要嚴格遵循操作規範,把握藥液溫度、灌腸體位、導管插入深度及中藥保留時間。

(2)操作應避開經期,囑患者排空大小便以延長藥物在體內的保留時間,操作結束後墊高臀部,臥床休息1小時。

(3)在灌腸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患者出現便意、腹脹應減慢滴入速度並降低灌腸器的高度。

(4)室溫要適宜,身體暴露部位應注意保暖。

2

熱敷療法1. 適應證

適用於各型癥瘕,症見胞中結塊、小腹脹滿、月經先後不定等。

2. 操作方法

(1)辨證選方:①氣虛血瘀型:消瘤散(三棱、莪術、丹參、丹皮、夏枯草、龍骨、枳殼、益母草、紅花各15g,川牛膝、白朮、貫眾、三七粉、當歸各12g,黃芪30g);②寒凝氣滯型:熱熨方(穿山甲20g,當歸尾、白芷、赤芍各10g,小茴香、生艾葉各30g);③濕熱瘀阻型:溫絡方(紅藤、半枝蓮、連翹、敗醬草、牡蠣、赤芍、荔枝殼各24g,五靈脂、白芷、三棱、莪術、元胡各12g,皂角刺30g)。

(2)方法:辨證選取上述其中之一方葯,共研細末,裝入自製紗布袋中,放鍋內蒸透後熱敷患處半小時,患處可墊一條乾毛巾,每日1~2 次,10 天為1個療程。

3. 療法特點

中藥熱敷通過腹部的靜脈叢,將葯透散,綜合了熱效應與中藥藥效的雙重作用,經過葯與熱的協同作用,使藥物直達病所,加快藥物的局部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加速水腫和炎性物質的吸收與轉化,從而達到從外治內,內外兼治,最大程度發揮藥物的療效。

4. 注意事項

(1)治療期間食忌寒冷;局部濕疹、皮損、瘢痕應避開;把握好溫度,以免燙傷皮膚。

(2)月經來潮期間停用,孕期禁用。

(3)對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嚴重高血壓、心臟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藥後的反應,如有不適反應要及時中止治療,並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好 · 書· 推 · 薦

婦科常見病外治療法

本書為《常見病外治療法叢書》中的一種。中醫外治是以突出「中醫外治法」為特色的中醫藥學術 中醫外治療效獨特、作用迅速、歷史悠久,具有簡、便、廉、驗之特點:包括按摩、熏洗、敷貼、膏藥、臍療、足療、耳穴療法、針灸、物理療法等百餘種方法。與內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歸,異曲同工」之妙,對「不肯服藥之人,不能服藥之症」,尤其對危重病症,更能顯示出其治療之獨特,故有「良丁(高明的醫生)不廢外治」之說。 外治法多達四百餘種,概括起來可分兩大類:藥物外治法、非藥物外治法。在治療範圍上一般分內病外治、外病外治兩大類,具體到臨床外治法又分為內科外治法、外科外治法、婦科外治法、兒科外治法、骨科外治法等。

掃描二維碼,免費試讀電子好書(虛擬電子書一經售出,概不退換)

版權聲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