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 中醫的十二經脈分別是什麼?

中醫所說的十二經脈,指的是人體內運行氣血、連接臟腑內外的十二條經絡系統,也稱「十二正經」,《子午流注經》認為人體氣血的運行對應一天的十二個時辰循環不斷,而在早期的中醫學中,如長沙馬王堆漢墓中所出土的醫書中所記載的人體正經卻僅有十一條,如《足臂十一脈炙經》及《陰陽十一脈炙經》,而《靈樞·經脈》中所載則為十二經脈,分別為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

手三陰:

1)、手太陰肺經:從胸走手,行於上肢前外側緣,分兩條路徑,相應時辰為寅時(凌晨3點-5點)。

①中焦至大指端的脈。

②腕後至拇指支脈。

手太陰肺經一側十一穴(左右兩側共二十二穴):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其中九穴分布於上肢掌面橈側,二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針灸甲乙經》:「肺系急,胸中痛,惡寒,胸滿悒悒然,善嘔膽,胸中熱,喘,逆氣,氣相追逐,多濁唾,不得息,肩背風,汗出,面、腹腫,膈中食饐,不下食,喉痹,肩息肺脹,皮膚骨痛,寒熱,煩滿,中府主之。」

2)、手少陰心經:從胸走手,行上肢前內側,分三條路徑,相應時辰為午時(11點-13點)。

①心至小腸的脈。

②心至目系支脈。

③心至小指端直行的脈。

手少陰心經共九穴,一個位於腋窩部,八個穴位在上肢掌側面的尺側。首穴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裡、陰郤、神門、少府、末穴少沖,左右合計十八穴。

《針炙甲乙經》:「是動則病嗌於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滿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盛者則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3)、手厥陰心包經:從胸走手,行於上肢前正中間,分三條路徑,相應時辰為戌時(19點-21點)。

①胸中至三焦的脈。

②胸至中指端支脈。

③掌中至第四指端支脈。

手厥陰心包經一側九穴,一穴於胸前,八穴於上肢內側。分別為天池、天泉、曲澤、郤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沖。

《靈樞·經脈》:「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手三陽:

1)、手太陽小腸經:從手走頭,行於上肢背內側,頰部及耳廓前,分三條路徑,相應時辰為未時(13點-15點)。

①小指端至小腸的脈。

②缺盆至耳支脈。

③頰至目內眥支脈。

手太陽小腸經一側十九穴,八穴佈於上肢背面尺側,十一穴在肩、頸、面部。分別為少澤、前谷、後溪、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靈樞·經脈》:「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2)、手陽明大腸經:從手走頭,行於上肢背外側及面前部,分兩條路徑,相應時辰為卯時(凌晨5點-7點)。

①食指端至大腸的脈。

②缺盆至頭面部的脈。

《針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鑒》等所記,手陽明大腸經所屬穴計有二十穴。分別為商陽(井)、二間(滎)、三間(輸)、合谷(原)、陽溪(經)、偏歷(絡)、溫溜、下廉、上廉、手三裡、曲池(合)、肘髎、手五裡、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靈樞·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3)、手少陽三焦經:從手走頭,行於上肢背側正中間,耳廓外緣。共分三條路徑,相應時辰為亥時(21點-23點)。

①第四指端至三焦的脈。

②膻中至眼支脈。

③耳後至眼外眥支脈。

手少陽三焦經一側二十三穴,左右兩側共四十六穴。其中十三穴分布於上肢背面的正中線上,十穴在頸、側頭部。分別為關沖穴、液門穴、中渚穴、陽池穴、外關穴、支溝穴、會宗穴 三陽絡穴、四瀆穴、天井穴、清冷淵穴、消濼穴、臑會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風穴、瘈脈穴、顱息穴、角孫穴、耳門穴、耳和髎穴、 絲竹空穴。

《靈樞經》:「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

足三陽:

1)、足太陽膀胱經:從頭走足,行頭頂,後項和北部,及下肢後正中,共分五條路徑,相應時辰為申時(15點-17點)。

①起於目眥,上額,交巔。

②從巔至耳上角。

③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眉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屬膀胱。

④從腰下,下挾脊,貫臀,入膕中。

⑤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足太陽膀胱經脈腧穴有: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殷門、浮郤、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 、秩邊 、合陽、 承筋、承山、飛揚、跗陽、崑崙、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共六十七穴,左右合一百三十四穴。

《針灸甲乙經》:「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腰似折,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謂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囟項脖間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小指不用。為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2)、足陽明胃經:從頭走足,行於面前部,下肢外側前緣,分六條路徑,相應時辰為辰時(7點-9點)。

①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②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③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④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

⑤下廉叄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

⑥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足陽明胃經腧穴有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裡、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內庭、厲兌,共四十五穴,左右計九穴

《針灸甲乙經》:「是動則病淒淒然振寒,善伸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臂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瘛,溫淫汗出,鼽衄,口渦,唇緊,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髕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桁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為此諸病,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3)、足少陽膽經:從頭走足,行頭側面,下肢外側正中間,分五條路徑,相應時辰為子時(23點-1點)。

①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②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③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④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

⑤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足少陽膽經腧穴有:瞳子髎、聽會、上關、頜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共四十四穴,左右合八十八穴。

《針炙甲乙經》:「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反側,甚則面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面頷痛,目兌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痛,馬刀夾癭,汗出振寒,瘧,胸中、脅肋、髀、膝外至桁、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足三陰

1)、足太陰脾經:從足走胸,行於下肢內側前緣,胸腹前面分兩條路徑,相應時辰為已時(9點至11點)。

①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至大趾端至舌下的脈。

②胃至心中支脈。

足太陰脾經腧穴有: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共四十二穴,左右各二十一穴。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

2):足少陰腎經:從足走胸,行於下肢內側後緣,腹胸前面,分三條路徑,相應時辰為酉時(17點-19點)。

①起於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後至足小趾和膀胱的脈,

②腎至舌根直行的脈,

③肺至胸中支脈,從肺別出,絡心,內注胸中,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

足少陰腎經腧穴有:湧泉、然谷、太溪、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築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共二十七穴,左右合五十四穴。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

3)、足厥陰肝經:從足走腹胸,行於下肢內側正中,腹胸側部,分三條路徑,相應時辰為醜時(凌晨1點-3點)。

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最後從肝臟,穿過膈肌,上行入肺臟,於手太陰肺經相接。

①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 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②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

③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足厥陰肝經腧穴左右合二十八穴,其中一側二穴分布於腹部和胸部,十二穴在下肢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門。左右各十四穴: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足五裡、陰廉、急脈、章門、期門。

《脈經》:「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上五寸,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癃閉,虛則腰痛,取之所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