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同學問「我家有五套房,你家有幾套?」這個孩子的回答讓無數父母點贊

『如何跟孩子談錢』

媽媽們有沒有被自家孩子問過這樣的問題:我們家是不是很窮?

你會怎麼回答呢?如果你沒有想好答案,不如先來看看一個粉絲的留言:

記得,兩年前的一天,兒子放學回來後跟我說,下午時跟同學爭了幾句,我說爭什麼呢?兒子說,同學說你家裡那麼窮的,你爸爸就開個摩托車接送你,我爸爸開保時捷的。我說嗯,怎麼了?

兒子說,我當時就跟他說,我家裡窮又昨的,我去你家噌WiFi了,我去你家蹭飯吃了,我去你家噌廁所了,你爸爸開寶時捷,你買的嗎?你家裡有保時捷買給你的嗎?你爸爸開保時捷接送你上學了嗎?你讀書成績有我好嗎?特別是最後一句把同學噎得死死的。

很多父母在稱讚之餘,也表示這確實是一道難題,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小編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一個上小學三年級的小男孩參加完同學的生日會後,一臉不高興地問:媽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


同學家的電視比我們家大,房子也比我們家的漂亮,今天他生日,他媽媽送了一雙特別酷的運動鞋,價值3000多塊錢的限量版耐吉,可我還在穿哥哥的鞋,難道是我們家很窮嗎?

問題一拋出,這位媽媽一時半會兒還真沒能招架住。「太意外了,哪能想到這小傢夥怎麼會問這種問題。」

緩過神後,媽媽問兒子幾個問題:

作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對嗎,那電視大不大重要嗎?

他搖搖頭;

辰辰家的房子比我們家漂亮,但是有我們家溫馨嗎?

他搖搖頭;

你現在穿的鞋舒服合腳嗎?

他點點頭。

這位媽媽繼續耐心地兒子解釋道:

我們家不換大電視,是因為,媽媽希望你不要迷上看電視,而要專心學習;

不換大房子,是因為我們一家四口住在這裡真的好溫馨,等你以後成家了,我們的家庭成員增加了,那時候就要換大房子了;

不給你買耐吉的鞋,是因為鞋子的重點在於穿得合不合腳,舒不舒服,而不在於它是哪個品牌,我們何不把買那麼貴的鞋的錢存起來以後作為以後上大學的學費呢。

孩子聽後,臉色立馬明朗了很多,於是開心的說:原來我們家並不窮,隻不過我們要把錢花在更值得花的地方!

在這個物慾橫流、貧富差距越來越明顯的社會,與孩子「談錢」,成為了每一位父母都無法避免的教育話題。

在孩子面前哭窮多可怕

你一定看過那個影片:

在地鐵一號線上,一位媽媽因為孩子玩丟了五塊錢的地鐵票,當眾打罵孩子。

從地鐵上,一直打罵到下地鐵。

旁人看不過去,勸她再買一張票,覺得她為了五塊錢有些小題大做了。問她:「五塊錢很多嗎?」

她說:「很多啊,我哪有那麼多錢。」

之後,她說到,自己和丈夫長期分居,住在娘家,媽媽生病要花錢,她一個月就賺900塊,孩子托費要1000多。

當時,這個影片引起了無數網友的熱議。

很多網友都表示諒解:你永遠不知道五塊錢對有些人意味著什麼,所以,誰都沒有資格評論這位媽媽。

可是,大家有考慮過這個孩子嗎?媽媽可以打他罵他來發泄情緒,但孩子呢,他就應該承受著這份貧窮嗎?

在商場總能看到這種情景,孩子看中一個幾塊錢的玩具,想要媽媽給他買,媽媽瞪了他一眼:「你知不知道媽媽每天上班多辛苦?賺的錢除了給你上學,只夠每個月的生活費,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很多媽媽的口頭禪是「家裡沒錢,只靠你好好讀書,以後賺大錢。」

越來越多父母都習慣在孩子面前哭窮,但是作為父母,你知道把「沒錢」一遍一遍地掛在嘴邊,對於孩子究竟意味著什麼嗎?

還記得去年熱播《人民的名義》中的趙德漢嗎?

剛開始不懂他為什麼明明擁有一套大別墅,卻仍然住在破舊的小樓裡,明明擁有2.4億現金,每天卻還吃著炸醬麵,老婆還在為孩子上興趣班的費用發愁。

直到他站在裝滿現金的冰箱前說:「我一分錢都沒花,不敢,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一分錢都不敢動。」

讓人不禁感嘆,到底是什麼樣的貧窮,會導致一個人守著巨額財富,卻一分錢也不花?

作家埃德加·布萊索在一個故事中說,如果孩子從小就把自己當成一個「窮人」,她一輩子都會是個「窮人」。

這裡的窮,已經不僅僅是物質匱乏那麼簡單了,而是從小精神上對窮的認可和畏懼。

這就是心窮。

就像地鐵上的那位母親一樣,一旦給孩子種下了貧窮的種子,那麼她的孩子將會成為第二個趙德漢。

所以,切記不要在孩子面前哭窮,可以明確地告訴父母,這並不是個很好激勵孩子的方法,反而只會讓孩子感受到貧窮的壓力。

別讓炫富毀了孩子的一生

這時,旁邊身為媽媽的閨蜜按捺不住內心的竊喜:「我就從來不在孩子面前哭窮,都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哭窮被家長們紛紛誤解為了給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

小主們身邊一定都有這樣的家庭,夫妻倆加上四個老人,六個人圍繞著一個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真是含在心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

我鄰居家也是個典型的事例,一家三口,父母經營著一家小店,女兒上大學。因為電商的快速發展,讓他們的實體店越來越難做。

有時候夫妻倆一個月忙下來連房租都成問題,倆口子中午吃飯,連個葷菜都不敢點。

但是女兒上了大學之後,第一個假期回來就找爸媽要蘋果手機,說自己的手機太掉價,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頭。

然後她父母硬生生地拖了一月的貨款,擠出來五千塊錢,給女兒買了手機。

這樣的父母實在太多了,不顧家庭資源稟賦差異,百般努力,傾盡所有,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於是大多數的孩子都過著一種極其享樂的生活,用著最新的電子產品,穿著最時尚的大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這造就了當下一種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富人家的孩子當富二代養,窮人家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

之前,上海報導了這樣一件事:一名體型較胖的年輕女子,在大街上用手狠狠地拽著一個環衛工人的頭髮拖行數米,旁邊其他環衛工急忙上前攔架。記者一採訪才知道,原來是女兒在向母親要錢!

這位母親已經48歲了,做環衛工10多年了,一個月才幾千塊錢。她的女兒孩子都有了,還隔三差五伸手向母親要錢,不給錢就辱罵、吵架、打架……

父母常常以為,給孩子提供越多的物質,孩子就會越幸福。

可事實上,太多選擇反而讓孩子得到之後不懂珍惜、不懂感恩、不懂得柴米油鹽的來之不易。相反,滋生了一身的不良習氣,虛榮、驕橫、懶散……

怎麼和孩子談錢?

教育專家認為,家長跟孩子談錢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金錢觀,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反思:

一個孩子問家長:「爸爸,我們有錢嗎?」

美國爸爸回答說:「我有,你沒有,你想有錢要自己想辦法掙。」

中國爸爸說:「我有的是錢,等你長大了,錢都是你的。」

兩種不同的教育方法,於是,兩個孩子收穫了不同的人生。

那麼,如何正確跟孩子談錢,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鼓勵孩子學會自己動手,學會做「家務」

美國育兒專家伊麗莎白·潘特麗曾經說過:「給孩子布置家務是讓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種最好的方式,習慣於承擔家務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過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這種體驗和責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適應生活」。

學齡前,孩子學會走路不久,讓他自己丟紙尿褲。2歲時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務,把衣服放在洗衣籃裡,把玩具收拾好……

▍識別紙幣,學會錢貨交換

3歲之後讓孩子慢慢的認識紙幣,模擬些開超市、買衣服等場景,或者在大人平時購物時,可以嘗試讓孩子用錢買些簡單的用品。

最近小編就迷上了《媽媽是超人》,其中有一幕是霍思燕讓嗯哼去幫自己點個冰美式,目的就是鍛煉嗯哼的金錢觀念。

▍培養孩子儲蓄的習慣,節約用錢

5歲,接近上學的年齡,學習儲蓄,用孩子的名義開個帳戶,讓他有自己的存摺,培養「自己的錢」意識。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叫做《錢不是長在樹上的》,這本書的作者戈弗雷在談到儲蓄原則時指出:孩子們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錢放在3個罐子裡。

第一個罐子裡的錢用於日常開銷,購買在超級市場和商店裡看到的「必需品」;第二個罐子裡的錢用於短期儲蓄,為購買「芭比娃娃」等較貴重物品積攢資金;第三個罐子裡的錢則長期存在銀行裡。

▍學會賺錢和花錢,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父母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安排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做,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零花錢。長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打零工、做兼職等。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花錢不要大手大腳,隻追求高消費。孩子長期在父母的影響下耳濡目染,也會變得鋪張浪費。

最好是讓孩子學會通過自己的儲蓄,有計劃的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簡單來說,從孩子懂事開始,就要和他談一談錢,不哭窮,也別炫富。

在評論區留言吧,讓我們聽見你的聲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