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治療不孕症的常用組葯,你一定要了解

田淑霄治療不孕症常用組葯介紹

作者/趙彥等

田淑霄教授為全國第三、四、五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傳承指導老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河北十二大名中醫之一,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與國醫大師李士懋合著《相濡醫集》、《脈學心悟》、《平脈辨證傳承實錄百例》等專著十餘部,獨著《田淑霄中醫婦科五十六年求索錄》。

臨證五十餘年,各科多有發揮,尤擅長治療婦科疾病。田老訓古於勤,精通藥性,遣葯融匯經典,尊古而不泥古,組方用藥多有創新,善於使用組葯(幾味藥物組成一組),臨床組方時常幾葯並書,寓意幾葯配伍應用。

其中有同用起協同作用增強療效者,有同用產生特殊治療效果者,有減輕或消除毒副作用者。遣方時或在成方基礎上配用組葯,或用組葯配成藥方,或方中以組葯為君葯,均能取得顯著臨床效果。

筆者有幸跟師學習,在長期侍診中,幸得田老悉心指點,對其用藥配伍規律有所領悟,現將田老臨證用藥配伍思路進行歸納整理如下。

一、通管五味——白芥子、穿山甲、路路通、皂角刺、王不留行

白芥子辛溫,具有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的作用,長於祛皮裡膜外之痰。朱震亨曰:「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非白芥子不能達,辛溫氣銳,性善走散,能通經絡,利氣機,利水散結。」《名醫別錄》載:「主除腎邪氣,利九竅。」

穿山甲,味鹹,微寒。具有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的作用。《醫學衷中參西錄》:「穿山甲,味淡性平,氣腥而竄,其走竄之性,無微不至,故能宣通臟腑,貫徹經絡,透達關竅,凡血凝血聚為病,皆能開之。」

路路通,味苦,性平。具有活血通絡、利水消腫、行氣止痛的作用。其通利之性,能通十二經。《綱目拾遺》言其「舒筋絡拘攣,周身痹痛,手腳及腰痛……其性大能通行十二經穴」。主要治療肢體痹痛,手足拘攣,胃痛,水腫,脹滿,經閉,乳少,癰疽,痔漏,疥癬,濕疹等病症。

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具有活血通脈、下乳消腫、利尿通淋的作用。其行而不住,走而不守,行走血分而善於通利血脈。

《本草綱目》載:「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陽明沖任之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婦人服了乳長流』之語,可見其性行而不住也。」主要治療血瘀經閉,痛經難產,產後乳汁不下,乳癰腫痛及淋證澀痛等病症。

皂角刺其味辛,性溫。辛散溫通,性極銳利,走竄之力極強,能攻通血脈,直達病所。《本草匯言》:「皂莢刺,拔毒祛風。凡癰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將破者,能引之以出頭;已潰者,能引之以行膿。於瘍毒藥中為第一要劑。又泄血中風熱風毒,故厲風葯中亦推此葯為開導前鋒也。」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活血化瘀通絡中藥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子宮、輸卵管的收縮蠕動,抑製膠原性病變,促進增生病變及瘢痕組織的軟化和吸收,松解粘連,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局部微循環障礙,有利於受損組織修復。

諸葯合用,共奏通暢氣機、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祛痰散結之功,令輸卵管通暢。我們弟子總結命名為通管五味,亦是田老自擬方活血通管湯的主要藥物。

西醫理論認為輸卵管具有攝拾卵子,並在此精卵結合,把受精卵送進子宮腔,使之及時植入子宮內膜的功能。輸卵管阻塞不通,精子卵子不能結合,故不能受孕。

引起輸卵管阻塞不通的原因甚多。田老認為輸卵管阻塞不通,是由於氣機不暢,致使痰濕、瘀血、膏脂等積聚於輸卵管中,使輸卵管不通,男女生殖之精不能結合,故而不孕。

該病的關鍵是輸卵管不通,所治療重在疏通輸卵管。故治療本病應在辨證的基礎上,重用活血化瘀、化痰消脂、通經活絡之品,並選穿透力強的藥物,使其通開。

故經常選用上述組葯,臨證多用於輸卵管阻塞不通、多囊卵巢排卵障礙及產後乳汁不通,臨床多獲良效。

二、促卵五味——女貞子、菟絲子、覆盆子、鹿角片、紫河車

女貞子其味甘、苦,性涼。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烏髮的作用。《本草經疏》載:「女貞子,氣味俱陰,正入腎除熱補精之要品,腎得補,則五臟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

《本草述》載:「女真實,固入血海益血,而和氣以上榮……由腎主肺,並以淫精於上下,下獨髭鬚為然也,即廣嗣方中,多用之矣。」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鬚髮早白,目暗不明等病症。

菟絲子味甘,性溫。歸肝、腎、脾經。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的作用。《本經》:「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人,久服明目。」《名醫別錄》:「養肌強陰,堅筋骨,主莖中寒,精自出。」主要用於陽痿遺精,尿有餘瀝,遺尿尿頻,腰膝酸軟,目昏耳鳴,腎虛胎漏,胎動不安,脾腎虛瀉等病症。

覆盆子味甘、酸,性溫。歸腎、膀胱經。具有益腎、固精、縮尿的作用。《本草經疏》:「覆盆子,其主益氣者,言益精氣也。腎藏精、腎納氣,精氣充足,則身自輕,發不白也。蘇恭主補虛續絕,強陰建陽,悅澤肌膚,安和臟腑。」主要用於腎虛遺尿,小便頻數,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等病症。

鹿角片味鹹,性溫。歸肝、腎經。具有溫腎陽、強筋骨、行血消腫的作用。《本草經疏》:「肝腎虛,則為腰脊痛,鹹溫入腎補肝,故主腰脊病。屬陽,補陽故又能益氣也。」主要用於陽痿遺精,腰脊冷痛,陰疽瘡瘍,乳癰初起,瘀血腫痛等病症。

紫河車味甘、鹹,性溫。歸心、肺、腎經。具有溫腎補精、益氣養血的作用。《本草經疏》:「人胞乃補陰陽兩虛之葯,有反本還元之功。」

《本經逢原》:「紫河車稟受精血結孕之餘液,得母之氣血居多,故能峻補營血,用以治骨蒸羸瘦,喘嗽虛勞之疾,是補之以味也。」用於虛勞羸瘦,骨蒸盜汗,咳嗽氣喘,食少氣短,陽痿遺精,不孕少乳等病症。

田老在治療不孕症中,辨證為腎虛而卵泡發育欠佳、卵子生成不良者,經常以上述組葯為主,或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用上藥,療效肯定。

三、暖宮二味——紫河車、紫石英

紫石英甘,溫。歸心、肺、腎經。具有鎮心安神、溫肺、暖宮的作用。《本草綱目》:「紫石英上能鎮心,重以去怯也。下能益肝,濕以去枯也。心主血,肝藏血,其性暖而補,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虛寒不孕者宜之。」

《本草經疏》:「其主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無子者,蓋女子系胎於腎及心包絡,皆陰臟也,虛則風寒乘之而不孕,非得溫暖之氣,則無以去風寒而資化育之妙。」主要用於失眠多夢,心悸易驚,肺虛咳喘,宮寒不孕等病症。

紫河車功用同上所述。

田老在臨床治療宮寒不孕、子宮內膜薄、發育不良的患者,經常加上述二味,能很好地改變子宮內環境,為受精卵的植入提供肥沃、適宜的土壤。

四、消脂祛痰三葯——山楂、荷葉、澤瀉

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的作用。山楂含山楂酸等多種有機酸,味酸甘,並含解脂酶,入胃後,能增強酶的作用,促進肉食消化,有助於膽固醇轉化。

其提取物可明顯降低血脂,對高血脂和脂肪肝具有明顯的防治作用。可用於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

荷葉其味苦,性平。歸肝、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減肥降脂的作用。《本草綱目》中記載「荷葉服之,令人瘦劣」。

在對荷葉降脂效果研究中發現,荷葉提取物能降低機體消化能力、減少脂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加強油脂代謝及能量損耗的調節,從而有效抵製肥胖症。

荷葉鹼中含有多種有效的化脂生物鹼,能有效分解體內的脂肪,並且強勁排出體外。荷葉鹼能強悍密布人體腸壁上,形成一層脂肪隔離膜,阻止脂肪吸收,防止脂肪堆積。可以改善油膩飲食習慣,其具有較強的油脂排斥功效,主要用於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等病症。

澤瀉味甘、淡,性寒,具有利水、滲濕、泄熱之效。《日華子本草》:「滲濕熱,行痰飲,止嘔吐,瀉痢,疝痛,腳氣。」

《名醫別錄》:「補虛損五勞,除五臟痞滿,起陰氣,止泄精、消渴、淋漓,逐膀胱、三焦停水。」《女科切要》所謂「肥白婦人,經閉而不通者,必是痰濕與脂膜壅塞之故也」。患者身體肥胖,膏脂豐厚,痰濕膏脂停於內,阻滯氣機,閉塞子宮。

田老臨床上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經常加生山楂、荷葉、澤瀉,她認為生山楂、荷葉、澤瀉均有除膏脂之效。用於治療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症,或欲減肥的女性,或患有婦科疾病伴有肥胖的患者。

五、生精三葯——人蔘、鹿茸、魚鰾

魚鰾甘平,《本草新編》謂其能「補血益血」。《本草匯言》謂其為「暖子宮,益精道之葯也……,善種子安胎,生精補腎」。田老認為,本品富含膠質,營養豐富,可生精補髓,助孕助育。

鹿茸甘鹹溫,《本草綱目》謂其能「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健筋骨」。主治腎陽虛衰,陽痿滑精,宮冷不孕及一切虛損。《傅青主女科》:「經水出諸腎」,又「經原非血,乃天一之水,出自腎中」。《醫學正傳·婦人科》:「月經全借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血日以乾涸。」

這表明腎虛精虧所導致的卵子難以發育和成熟是不孕症排卵功能障礙的根本原因。

魚鰾、鹿茸二味葯均為血肉有情之品,兩葯相配補腎益精、生精填髓之功更著。再伍以大補元氣之人蔘,以行魚鰾膠黏之性,如《本草新編》載:「魚鰾膠稠,入腎補精,恐性膩滯,加入人蔘,以氣行於其中,則精更益生,而無膠結之弊也。」

田老將此3味相伍配入五子衍宗丸中,對於男女不孕不育,有增精助孕之效,尤其是男性不育、西醫查精液分析量少、活動力差者,有生精之效。若兼液化時間長或不液化者,再加益氣滋陰之黃精、活血化瘀之水蛭,可促其液化。

六、典型病案

王某,女,29歲,已婚,2010年10月23日初診。結婚3年,兩年多未避孕未孕。14歲月經初潮,月經一直正常,近4年月經30~40天/1次,經血量少,色暗紅,有血塊,10天凈,末次月經10月16日。

帶多色白質稀,時有小腹痛已2年。大便溏,每天2次。身胖,體品質110kg。西醫婦科診斷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左輸卵管不通,原發性不孕症。舌紅,苔薄白,脈滑無力。

證屬脾虛,痰濕內阻致不孕。治以健脾燥濕、化痰消脂,方用二陳東加味:半夏6g,茯苓10g,陳皮8g,甘草6g,滑石15g,茵陳15g,薏苡仁30g,生山楂30g,澤瀉15g,荷葉20g,白芥子15g,路路通20g,皂刺15g,紫河車10g,鹿角片(先煎)30g。

2011年1月1日二診:上方連服2個月。葯後帶減,色白質稀,大便正常,體品質已減4kg,明顯見瘦。

2010年12月30日,月經來潮,血量增多,色淡紅,現未凈。舌紅,苔薄白,脈滑無力。正值經期,故予調經:當歸15g,川芎10g,白芍10g,生地10g,丹參15g,丹皮15g,延胡索15g,烏葯15g,黃芪15g,黨參15g,荷葉20g,益母草15g,五靈脂10g,蒲黃(包煎)10g,生山楂30g,澤瀉10g,7劑。水煎服,每天1劑。

1月8日三診:月經已過(7天凈),雖未量體品質,但日益見瘦,現無明顯癥狀。舌紅,苔薄白,脈滑。處方:半夏6g,陳皮8g,茯苓10g,甘草6g,膽南星10g,白芥子15g,路路通20g,王不留行20g,炮山甲10g,皂刺15g,紫河車10g,鹿角片(先煎)30g,女貞子30g,覆盆子10g,荷葉20g,30劑。水煎服,每天1劑。

2月19日四診:末次月經2010年12月30日,醫院檢查已懷孕。現小腹不適,飲食二便正常。舌紅,苔薄白,脈滑。處方:黃芪15g,黨參15g,升麻6g,葛根12g,山茱萸20g,龍眼肉20g,鹿角膠(烊化)20g,炒白朮10g,菟絲子12g,砂仁8g,阿膠(烊化)20g,黃芩10g。14劑,水煎服,每天1劑。

脾主運化,脾運化失職,則大便溏泄,水濕內停,聚而生濕生痰;濕邪下注,以致帶下量多質稀。身體肥胖,膏脂豐厚,痰濕膏脂停於內,阻滯氣機,沖任、胞脈氣血不暢,因而月經初潮滯後,周期延長,經血量少,難以攝精成孕,以致不孕。

氣機不暢,血行受阻,瘀血內生,瘀血痰濕膏脂,壅塞於輸卵管而致不通,不通焉能懷孕?

治用黃芪、黨參、茯苓、甘草、薏苡仁、滑石、茵陳、澤瀉健脾益氣,除濕止瀉止帶;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為二陳湯,加膽南星健脾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加白芥子豁痰利氣,搜剔內外痰結;生山楂、荷葉、澤瀉均有除膏脂之效;

桃紅四物東加赤芍、川牛膝、益母草補血活血化瘀,使痰濕止、膏脂消、瘀血除,氣機自然通暢;

再加路路通、白芥子、王不留行、皂刺等通經活絡、通透之品,以利輸卵管的疏通。

腎為生殖之本,加紫河車、鹿角片、女貞子、覆盆子補腎助孕,經治而愈。

繼續給大家推薦《聽老中醫說中醫》,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本書是薛钜夫院長多年臨床經驗的總結與體悟。內容針對中醫看病的準則原理來展開,同時每次講解都結合了具體的病例。向讀者展示中醫理論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以實際的案例讓讀者真正明白中醫是如何看病的。

書中嚴謹的講述與生動的病例講解,使讀者能夠更加客觀、科學地看待中醫,了解中醫看病是有科學依據的。本書不僅能讓中醫行業內的醫生在診療方面有所收穫,也能讓大眾讀者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中醫,更好地為自己尋找適合的醫生,進而達到保健的目的。

播放GIF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