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伊朗:真會恢復鈾濃縮麽

 

6月5日,伊朗半官方的法爾斯通訊社援引伊朗副總統兼伊朗原子能機構OIEA主席薩勒西(Ali Ali Barbar Salehi)的話稱,伊朗“最快於當晚”恢復在納坦茲的鈾濃縮活動,而在此前一天,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在電視講話中要求為增加鈾濃縮能力做好準備,以防核協定在美國單邊退出後崩潰。

這是5月8日川普(Donald Trump)授意美國單方面退出2015年“5+1”和伊朗簽署的伊朗核協定(JCPOA)後,伊朗方面所作出的最強硬表態,並迅速引發各方強烈反應。

伊朗方面作此表態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yamin Nétanyahou)正在歐洲德國、法國、英國三國訪問,試圖說服歐洲國家放棄伊朗核協定,內塔尼亞胡自始至終強烈反對JCPOA的簽署,更是美方“單邊退出”在國際間為數不多、最強有力的支持者(另一個是伊朗的地緣政治兼教派爭鬥死敵沙特),他為自己立場辯護的理由,一是“伊朗對以色列安全構成威脅”,二是“伊朗不會遵守核協定”,伊朗方面的強硬表態正中其下懷,在歐洲一路行來,他不斷強調“不驚訝”、“再過兩天伊朗人會稱自己的目標是摧毀以色列”了,更特別提醒稱“哈梅內伊在推特上重申以色列是中東的惡性腫瘤,必須被徹底根除”,幸災樂禍之態溢於詞表。

而歐洲各國的態度則顯得尷尬和微妙。

法國外長勒德裡安(Jean-Yves Le Drian)6月6日表示,伊朗計劃恢復鈾濃縮是“非常不受歡迎的舉措,因為這樣會表現出一種惱人的態度,且對‘紅線’進行調整總是很危險的”,但勒德裡安也強調“即便恢復鈾濃縮,從目前公布的計劃看也仍然在維也納協定允許的框架內”。他呼籲伊朗繼續遵守核協定,稱“如果紅線被打破,伊朗勢必面對新的製裁,而歐洲人將無法堅持為伊朗辯護”,強調“今天歐洲人堅持繼續遵守伊朗核協定的理由,正是伊朗迄今一直也遵守這項協定”;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呼籲各方“致力於穩定局勢”,並認為伊朗“現階段的作為並未違反伊朗核協定”,他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都強調“和伊朗直接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不讚同以色列直接襲擊敘利亞境內伊朗目標,和威脅對黎巴嫩境內真主黨目標動武的做法;歐盟外交事務發言人科西賈西奇(Maja Kocijancic)稱將研究伊朗方面的公告,稱“在伊朗遵守核協定前提下歐洲也將繼續遵守”,但認為“伊朗此舉無異於增強人們對核協定的信心”。

歐洲微妙而尷尬的態度是和其利益、地位息息相關的。

在歐洲各國看來,伊朗繼續服服帖帖地留在JCPOA內,且不論美國、以色列如何“揉搓”都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對自己最有利,因為這樣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為自己堅持繼續承認JCPOA有效的立場辯護。但他們很清楚,在美方執意退出,即將恢復並很可能追加製裁的情況下,如果歐洲的公司繼續與伊朗進行貿易,將發現自己難以避開美國的製裁,這不僅有損歐洲國家利益,也會令伊朗經濟前景和投資前景蒙上陰影,在這種情況下歐洲自己不過“少賺”,尚且心態難平,何況即將面對一連串現實困境的伊朗?事實上伊朗業已反覆發出威脅,強調“如果不能獲得預期的經濟利益就將另做打算”,這當然讓歐洲各國擔心不已。

伊朗是個前景巨大的市場,在核協定生效的短短兩年多,許多歐洲公司已嘗到甜頭,如今卻不得不面對“退不退”的兩難選擇。以汽車業為例,生產標致汽車的PSA公司2012年因製裁中斷和伊朗科德羅公司的合資生產計劃,直到2016年才恢復,但僅一年功夫,伊朗就躍居PSA最大海外市場,2017年銷售量高達444600輛,遠高於中國的382800輛、英國的279100輛、意大利的265200輛和德國的257800輛,但就是這樣一個喜人的前景卻因美方的出爾反爾再度戛然而止——6月4日PSA宣布退出伊朗市場,而另一個歐洲汽車業在伊朗的大型項目、雪鐵龍和當地製造商塞帕Saipa合資,計劃投資3億歐元生產雪鐵龍汽車投放伊朗市場的意向,如今也岌岌可危。正如汽車專家科恩(Elie Cohen)所言,歐洲汽車企業2012年因製裁從伊朗撤出,讓奇瑞、吉利、北汽以及PSA的股東和合作夥伴東風等中國品牌受益,2016年中國海外汽車出口量下滑,但在伊朗市場仍然銷量上升,此時此刻,歐洲人顯然不想重蹈覆轍,讓在堅持JCPOA態度更為堅決的中國企業再次獲得紅利。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人只能一面對內塔尼亞胡裝聾作啞,一面軟硬兼施地試圖讓伊朗“再忍忍”,並竭力讓事態顯得不那麽嚴重。和許多分析家所預料的相反,在稍後於加拿大夏洛瓦舉行的G7峰會上,歐洲並未就JCPOA問題和美國發生激烈爭論(甚至毋寧說幾乎聽不見有關這個話題的討論),很顯然,歐洲更注重的是“止損”,絞盡腦汁思考著如何能讓本國企業繞開美方製裁,繼續其在伊朗市場的存在、

而伊朗方面並不想再忍耐——因為對一個飽受製裁之苦、還未恢復元氣的國家而言,忍耐就意味著更多的痛苦。此次突如其來宣布“恢復鈾濃縮”,卻又引而不發,很大程度上就是故意給歐洲人壓力,故意讓後者進退兩難,促使其為了自身利益,多少拿出一些應對之策,以防止美方將伊朗和外界進行經濟、金融聯繫的通道再度完全切斷。

正因為帶有“敲打”的色彩,因此伊朗方面看似大張旗鼓,實則是有分寸的:披露消息的管道,是半官方色彩、在地區和國際間以“曝料不準”著稱的法爾斯通訊社;負責“放炮”的薩勒西稱“恢復鈾濃縮不意味著伊朗退出2015年7月簽署的協定,也不意味著伊朗和歐洲的談判失敗”,而哈梅內伊則特別強調彈道飛彈計劃對伊朗安全的重要性,警告歐洲人“不要期待德黑蘭在這個問題上的讓步”——這實際上意味著伊朗一方面亮明自己底牌(不搞核彈可以,不搞彈道飛彈沒門),另一方面也給自己留了妥協的分寸(畢竟仍然承認JCPOA是有效的)。JCPOA將伊朗鈾濃縮能力限制在3.67%,民用核能只需要3-5%的鈾濃縮能力,而製造原子彈需要80-99%的鈾濃縮濃度,很顯然,在伊朗看來,3.67%和80%之間,有很大的騰挪余地。

在這種情況下伊朗至少部分達到了“虛張聲勢”所期待的目的:讓歐洲各國不理睬以色列的要求。儘管內塔尼亞胡聲色俱厲,用“伊朗的侵略計劃目標是消滅以色列,最終破壞中東乃至歐洲和世界穩定,引發新的難民潮”和“不管歐洲怎麽辦,美國和以色列的做法必將促使伊朗同意重新談判,經濟現實會迫使歐洲公司離開伊朗市場”相威脅,但歐洲各國仍然繼續堅持承認JCPOA有效的立場。正如一些歐洲分析家所指出的,在“給歐洲製造難民”方面,以色列的“前科”比伊朗更難看,而美方的背信、蠻橫和一意孤行單邊遷移使館造成的一連串流血事件,已令西歐範圍內同情美國、以色列立場者居於少數,這些都製約了歐洲各國政府和長官人的態度,使他們難以作出令以色列長官人滿意的反應。

但伊朗的這種“敲打”可一不可再,倘若越過歐洲人所能接受的“止損平衡線”,就很可能適得其反,過猶不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