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電子煙供應鏈霸主麥克韋爾計劃赴港上市,最高募資4億美元

來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編輯 | C叔

排版 | C叔

成立於2006年的麥克韋爾市目前全球最大的電子煙供應商之一,旗下擁有9個大型生產基地,主要從事電子霧化器和開放式電子霧化設備APV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業務主要包括ODM(原始設計製造)和自有品牌APV(開放式電子霧化設備)兩大板塊。

2015年12月14日,麥克韋爾以每股11.8元的價格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並在2018年一度“攀升”至每股近130元的高位,成為新三板第一支收益率超過10倍的股票。

不過在2018年12月25日,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及變更公司形式的議案》等議案,並在2019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今年6月4日,麥克韋爾發布公告稱自6月5日起正式終止掛牌。

該公告同時指出,此次終止掛牌正是出於資本市場發展及公司經營發展規劃的考慮,擬籌劃在其他證券交易所上市。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麥克韋爾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志平持有公司39.17%的股份,為控股股東;監事會主席熊少明持股5.97%。而在機構投資者方面,上市公告億緯鋰能持股37.55%,中信證券和鼎鋒明道資產分別持有1.36%和1.17%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主營業務為鋰電池供應的深圳創業板上市公司億緯鋰能曾在2014年4月1日以4.39億元的現金對價收購了麥克韋爾50.1%的股權。

為了"支持麥克韋爾尋求更廣闊的資本運作空間",億緯鋰能在2017年3月7日宣布轉讓部分股權給陳志平後,使得後者稱為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並承諾“有可能於2018年3月31日前將對麥克韋爾的持股比例減持到30%以內。”截至2018年年底,該承諾尚未兌現。

上述這些舉措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是為了麥克韋爾的獨立上市掃除障礙。不過,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將控制權讓出,使得控股子公司的身份轉變為參股子公司,進而讓子公司境內上市的情形在國內極為罕見,最典型的案例則是康恩貝分拆佐力藥業、中興通訊分拆國民技術。這或許也是麥克韋爾此次選擇赴港上市的原因之一。

今年3月29日,麥克韋爾還發布了2018年的年度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公司總營收為34.3億元,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119.33%;淨利潤為7.85億元,比2017年同期增長257.24%;毛利率為36.57%,較2017年的29.68%增長近7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2018年國內電子煙風口已至,但就麥克韋爾的收入來源而看,2018年來自境外的銷售收入佔總營收的超過88%,遠勝於來自國內不到12%的佔比;而麥克韋爾的自有品牌Vaporesso系列產品主要在海外銷售,也是導致國內外收入佔比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

根據C叔獲得的消息,麥克韋爾在國內服務的客戶包括由前Uber中國區負責人汪瑩創立的RELX悅刻、網紅“同道大叔” 蔡躍棟創立的YOOX等。其中,作為國內電子煙賽道毫無爭議的“領頭羊”,悅刻每月的出貨量至少為100萬套

自2018年下半年起,電子煙賽道儼然已成為最熱門的投資賽道,包括IDG資本、經緯中國、真格基金等在內的絕大多數一線基金均已入場,電子煙品牌的創始團隊則既有互聯網巨頭的高管、也包括數位自媒體大V和網紅,甚至也有數位手機硬體行業的核心人物。儘管該趨勢在2019年有所放緩,但依舊不乏新人的湧入。

上周,電子煙垂直媒體“藍洞新消費”曾曝出麥克韋爾已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接近200億元;隨後麥克韋爾表示該傳聞不實。

在C叔看來,從營收、淨利、增長等角度來分析,200億人民幣的估值也並非一個誇張的數值。作為產業鏈上遊的供應商,麥克韋爾在這個時間點選擇去二級市場上尋求更多的資金支持,也是希望能緊緊把握住這個風口,進一步加持自己在供應鏈上的領先地位。

本文由公眾號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繫C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