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癌細胞的來源以及腫瘤營養認知誤區

這些年來,「餓死癌細胞」的言論在網上不斷流傳。然而餓死癌細胞並不是如此簡單的事情。癌細胞比正常的細胞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滿足自己的分裂增長需求,很多時候,我們在餓死癌細胞的時候,正常細胞也被餓死了。

癌細胞和腫瘤起初依靠附近的血管得到他們生存需要的營養成分,但是隨著腫瘤細胞的生長,他們需要形成新的血管。這些形成的腫瘤血管與普通的血管不同,腫瘤血管是不通暢的、滲漏的,所以癌症藥物不能輕易達到癌症內部。這正是癌症如此難以治療的原因之一。


癌細胞的營養來源

癌細胞的代謝過程與正常細胞有很大不同。細胞的快速增殖意味著癌細胞對能量的需求會顯著增加,而葡萄糖是癌細胞的主要營養來源,它們對葡萄糖的利用速率是正常細胞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臨床上有不少患者認為不吃飯或者少吃飯可以餓死腫瘤,吃的多腫瘤長得快或者錯誤地認為吃素就可以遏製腫瘤生長。

這些錯誤的認知導致我國約67%的入院治療腫瘤患者中重度營養不良,而大約20%的癌症患者直接死於營養不良。


腫瘤營養認知誤區


1、癌症患者變瘦是必然的,主要是治療導致體重減輕,不必太在意?

因放射、化療等藥物的影響,導致人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爭搶營養,病體對抗腫瘤導致體力消耗;食道、胃等消化系統的癌症影響養分吸收,都是病人消瘦的原因。

50%患者在確認罹癌時體重都已下降。腫瘤細胞會影響人體代謝,變瘦是必然,治療時搭配適當營養支持,對提升存活率大有幫助。


2、吃得太營養,腫瘤會長得更快?

美國癌症協會研究顯示,癌症病患飲食熱量至少應增加20%,且目前無證據顯示人體增加養分,會使癌細胞成長更快,反而有許多病患因養分充足而長期存活。

癌細胞直到人死亡前,都在搶奪正常細胞養分,即使病患營養不良,癌細胞照樣增長,飢餓只會讓自己沒體力治療。

3、生機飲食適合所有癌友?

生機飲食即「生食」與「有機」的飲食方式。「生食」是指不加熱、直接生吃的食物,「有機」是指不使用農藥化肥種植的天然有機食材。生機的飲食生活,就是無毒的飲食生活。

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營養素,未搭配油脂食用,吸收力差。化、放療後10到14天,抵抗力明顯下降,未經烹煮的生食易因細菌、寄生蟲、農藥殘留致病。


4、肉類會助長癌細胞,吃素比較好?

很多病患相信「吃雞肉、牛肉對身體不好」,所以在治療期間一直吃素。殊不知長期吃素易造成人體熱量、優質蛋白質不足,影響遭破壞組織的細胞修補、免疫力持續下降。

「肉類不會加速腫瘤癌細胞生長」,吃素癌友除多吃各種蔬菜水果,更要補充全谷、豆類、蛋、奶等營養的攝入,均衡飲食對於疾病有一定幫助。

5、癌友飲食盡量清淡,最好少吃油脂?

清淡飲食,也要營養均衡才有益健康。好的油脂例如橄欖油、苦茶油等單元不飽和脂肪高的油脂,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還有堅果等,癌友應多攝食,對提升免疫力很有幫助。


6、吃不下沒關係,打營養針就好?

病患要求打營養針時,都會提醒他們,腸胃消化的營養最好,久不進食,腸子萎縮,也易感染,只要能吃,就不需要營養針。癌症治療時常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讓人食不下咽。

治療上用完整營養素(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劑、電解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可維持改善病危、無法進食的病人營養代謝,但也不宜長期使用。

總之,所謂的「餓死癌細胞」療法不僅不能改善病情,而且可能會因營養不良而加重病情。

【重要提示】本公號【jiashushuo】文章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謹遵醫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