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ST中南商譽地雷炸響了 預虧幅度擴大20倍讓深交所驚詫

華夏時報記者 王俊仙 南京報導

2月13日,ST中南(002445.SZ)發布公告再次延期回復深交所關注函,這已經是其第二次申請延期回復。

而這封關注函直指ST中南此前的業績預告中大額商譽減值計提的合理性。

2018年是ST中南轉型文化行業第5個年頭,但也是“災難性”的一年——15億元至17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計提,虧損幅度擴大了20倍的業績預告,無不都讓投資者對ST中南是否存在“商譽大洗澡”提出疑問。

大手筆計提商譽

ST中南在2018年三季報前並未對商譽減值進行著重提示。

在2017年年報中,ST中南表示:“本公司聘請專業評估機構對所收購公司產生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減值測試中採用的關鍵假設根據公司的歷史經驗及對市場發展的預測予以確定,根據出具資產評估谘詢報告的減值測試結果,以上各項商譽未發生減值。”

2018年半年報,ST中南在正文部分例行提示稱:“公司由於並購形成的商譽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較高,如果因為行業變化、公司內部管理等因素可能會導致商譽達到減值計提條件,將存在一定的商譽減值計提的風險。”

而到了2018年三季報發布的時候,ST中南在季報開頭部分用加粗字體對商譽減值風險進行“重要提示”:自2015年以來,公司在影視、遊戲等文化娛樂行業完成了一系列並購,形成較大金額的商譽……今年以來,公司所處影視、遊戲等行業發展趨冷,相關業務板塊子公司經營業績下滑幅度較大,部分股權類投資項目經營業績不佳,存在商譽、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等資產的減值風險。

不過,令投資者始料未及的是,ST中南在今年1月突然公告將在2018年年報中計提15億元-17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

1月30日,ST中南在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中提示稱,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關於商譽減值處理的相關要求,本著審慎的原則,公司擬計提約15億-17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金。公司已聘請專業評估機構正在進行商譽減值測試,最終減值金額以評估機構出具的商譽減值測試報告為準。

資料顯示,ST中南在2011年以來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累計形成約23.87億元的商譽。而在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之前,ST中南未對任何商譽計提過減值準備。

經記者計算,此次預計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金額在ST中南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的商譽中的佔比高達62.84%-71.22%。

如此大手筆的商譽計提讓交易所都感到“錯愕”。

翌日,深交所立即發函要求ST中南補充披露未在2017年計提商譽減值,而在2018年集中計提大額商譽減值的原因,相關會計估計判斷和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並說明是否存在業績承諾精準達標後對當期財務報表進行不當盈余管理的情形,請年審會計師核查並發表專項意見。

商譽“大洗澡”?

對於計提大額商譽減值的原因,ST中南表示,因公司所處影視、遊戲行業及企業內部經營環境發生了不利變化,相關並購子公司經營業績均遠低於預期,導致商譽存在較大減值風險。

事實上,ST中南的商譽主要在2015年-2017年間形成。

在2015年以前,ST中南的商譽合計為2876.88萬元;2015年ST中南完成收購大唐輝煌傳媒有限公司(下稱“大唐輝煌”)100%股權和上海千易志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千易志誠”)100%股權,分別形成商譽4.06億元和1.77億元,從而致上市公司2015年末的商譽增長至6.11億元;2016年收購深圳市值尚互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值尚互動”)和北京新華先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新華先鋒”)100%股權,分別形成商譽7.45億元和4.12億元,截至2016年末,ST中南的商譽高達17.69億元;2017年收購上海極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極光網絡”)90%股權,增加了6.18億元商譽,致ST中南2017年末商譽達到23.87億元。

在這其中,ST中南對大唐輝煌、值尚互動和極光網絡是採用重大資產重組——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的,這三家公司的商譽合計為17.69億元。

大唐輝煌和值尚互動的業績承諾期為2015年至2017年,在此期間兩家公司均超額完成了業績承諾,極光網絡的業績承諾期為2016年-2018年,2016年完成了業績承諾但2017年實際業績佔承諾業績的比例為89.78%,極光網絡未完成2017年度業績承諾。

此次計提商譽減值是因為這三家公司業績變臉嗎?

對此,2月14日,記者多次致電ST中南證券部,但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過去的一年在外部經濟環境收縮的情況下,影視行業經歷了補稅等風波,遊戲行業受到版號停發等政策影響,行業內公司業績都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如果因為業績較差就突然一下子計提這麽大比例的商譽減值準備,確實會讓投資者質疑‘大洗澡’,上市公司應當及時釋疑並做好信披工作。”江蘇一位資深券商人士如此表示。

政府平台收拾攤子?

大額商譽計提也直接導致ST中南業績變臉。

ST中南修正業績預告為“預計2018年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8億元至27億元”,而其此前預計2018年淨利潤為虧損0.8億元至1.5億元,大致測算虧損幅度擴大17倍-21.5倍。

事實上,轉型5年的ST中南在2018年遇到的困難還不止如此。

ST中南前身為中南重工,屬於製造業,從2013年底就開始籌劃進軍大文化產業,先後並購大唐輝煌、值尚互動和極光網絡等,其在2018年半年報中表示“公司目前主營業務已由原有的製造業務逐漸轉型為文化傳媒業務。”文化板塊主要業務包括影視、藝人經紀、版權運營和遊戲等。自2016年開始,ST中南的文化娛樂板塊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開始超過機械製造板塊。

然而2018年卻成為了ST中南的“至暗時刻”。

這一年,ST中南先後經歷了股價閃崩、中南集團(原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觸及平倉線、重大資產重組終止、“未履行內部審批決策程式開具商業承兌匯票、對外擔保、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資金佔用”、遭到訴訟、銀行账戶被凍結、多位高管辭職等。

去年10月,ST中南的原控股股東中南集團與江陰濱江揚子企業管理發展中心(有限合夥)(下稱“濱江揚子”)簽署協定,擬無條件、不可撤銷地將持有的公司27.59%股權對應的表決權、提名權和提案權授予濱江揚子行使。

而根據公告,濱江揚子成立於2018年10月19日,其主要業務是協助江陰市當地政府解決ST中南文化違規問題。濱江揚子的實際控制人為江陰高新技術創業園管理委員會,後者為江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下屬事業部門。

在新實控人的推動下,中南集團違規佔用ST中南4.3億元資金已歸還至上市公司,但違規擔保問題還在解決中。對此,《華夏時報》記者將關注進展。

編輯:嚴暉 主編:陳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