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追問“南陽水氫車”事件

“如果電解水,沒必要兜圈子,先把電變成氫,再用氫發電,損耗更多能量。如果直接用電池驅動,車就跑起來了,何必轉換成氫,損耗能量?核心問題是,驅動車體行駛的主要能量來自哪裡?”張羅平表示。

文6353字,閱讀約需12.5分鐘

5月23日,中共南陽市委機關報《南陽日報》在其頭版刊發消息稱,“水氫發動機”在當地下線,文中稱,“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文章發布後引發廣泛質疑。多名業內人士表示,單純的水變氫或使用神秘的催化劑把水變氫,這都違背能量守恆。

24日,南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回復新京報記者稱,目前該項目仍處於研發人員的驗證階段,並未正式生產,也未經過工信等相關部門的驗收。報導用詞不當,信息發布不準確導致誤解。目前,南陽工信局要求涉事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寫情況說明,同時要相關部門協調處理此事。

━━━━━

【追問1】:

水氫車的機密技術到底是什麽?

科普作家方玄昌認為,就目前的信息來看,“水變氫”明顯違背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永動機”。其介紹,在製氫過程中,水只是介質,本身是不能產生能量的。催化劑也只是活化介質,終究需要能量。“必須回答一個問題,能量從哪兒來?如果只要加水就可以跑,那就是百分百的騙局。”

青年公司研發的“水氫車”。新京報記者 雷燕超 攝

龐青年:核心在於反應料和催化劑

5月25日,青年集團總裁龐青年現場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該汽車運作核心在於反應料和催化劑,運用的水解製氫技術被曲解為“灌水就能跑”。

隨後,龐青年在眾人要求下,坐在副駕駛首次乘車,在試駕過程中,車輛持續發出了刺耳的聲音。但龐青年說,目前技術已經成熟,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龐青年接受記者採訪。新京報記者 雷燕超 攝

記者在樣車車身發現了直流充電插座

針對車身上的直流充電插座,青年汽車集團相關技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所有的氫燃料車,不可能一點點電沒有,有一個很小的緩衝電池,因為電機電壓變化,氫燃料反應不可能那麽快,需要電池過渡一下。目前,該公司所展示的行駛車輛配置的電池容量是20幾度電。

昨日,記者在“水氫車”樣車車身看到直流充電插座。

青年汽車尚未申請相關專利

24日,新京報記者通過啟信寶查詢青年集團的專利信息發現,其大部分專利為“外觀設計”專利,與氫能源相關的一條專利信息為2018年9月11日發布的氫燃料電動客車,其專利類型為“外觀設計”。

━━━━━

【追問2】

車通直流電是電動車還是水氫車?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張羅平介紹,“青年汽車的介紹就是氫能源汽車的一種,是製氫發電再充電與普通充電混用,兩種補電都有。車內自帶二十幾度電,對重1噸的車,能夠驅動跑150公里左右。但隻加水,跑1000公里,就是偷換概念。”

“如果電解水,沒必要兜圈子,先把電變成氫,再用氫發電,損耗更多能量。如果直接用電池驅動,車就跑起來了,何必轉換成氫,損耗能量?核心問題是,驅動車體行駛的主要能量來自哪裡?”張羅平表示。

以氫氣為主要代表的燃料電池汽車,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Mirai是佼佼者。公開資料顯示,豐田Mirai的工作原理是讓空氣和車載高壓儲氫罐中的氫氣同時輸送到燃料堆中,二者在燃料電池堆中反應,產生電和水,其中產生的電提供給電機驅動車輛行駛,反應產生的水則排出車外。

這一原理與青年汽車的水氫燃料車有相似之處,但龐青年昨日接受採訪時並未指出其製氫原理,因此加入到燃料車裡的水到底是如何變成氫氣的是關鍵所在。

昨日,“水氫車”樣車上的製氫設備。

5月24日,南陽“水氫發動機”事件中水製氫專利技術發明人之一、要求匿名的湖北工業大學教師回應媒體稱,已把專利獨家授權給了青年汽車,但僅限於在南陽運營中使用。該發明人稱,“水氫發動機”的提法不準確,應為“車載水解製氫系統”,其核心是與水反應的車載製氫材料——一種鋁基合金材料。

南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蔣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管研發也好,試驗也好,它(“水氫發動機”車)都是一個樣車。還需要不斷通過技術創新來進一步改造提升。目前,實事求是,它就是個樣車。

昨日,記者探訪南陽高新區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水氫車生產車間”,現場提供了一輛“水氫車”樣車,為白色廂式貨車。新京報記者 李陽 攝

━━━━━

【追問3】:

水氫車成本難控制無法量產?

龐青年回應成本質疑:用戶你就付車費,管我成本高低?

25日,龐青年回應成本質疑:“裡面的反應物我要回收再利用,用戶你就付車費,你管我成本高低?虧我也虧不起,我也不可能虧,成本這事情不能告訴你,我們是機密,人家成本很高做不了,我的成本很低做得了,這是我們公司的技術。”

龐青年回應水氫車質疑:不是隻加水就行 後續加大投入量產。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

【追問4】:

南陽市政府是否參與“水氫車”項目?

官方否認注資40億:僅有前期投入

南陽市高新區官網信息顯示,2018年12月28日,南陽高新區金華青年汽車氫能源整車項目簽約。項目首期投資81.63億元,用地1000畝,預計2020年建成投產。項目達產後預計銷售收入達300億元,利稅超百億,增加1000多個就業崗位。該項目首期投資81.63億元,其中南陽市政府平台出資40億元。

24日,項目所在地,南陽市高新區一名楊姓主任就外界傳說當地“投資40億”一說稱,青年汽車系高新區招商引資項目,在招商前曾知道有負面消息,但政府關注點仍在技術層面,風險也由政府層面來把控。鑒於青年汽車的設備尚未到位,當地目前僅投入部分前期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1月14日,南陽市鄧州市與青年汽車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但鄧州市招商局工作人員稱,並沒有實質性的投入。

龐青年:南陽市40億投資未到位

5月25日,青年汽車掌控人龐青年在南陽洛特斯現身,公開表示青年汽車與南陽市簽訂了框架協議,協議中南陽市40億投資並未到位,隻支付了9800萬注冊資金,而青年汽車在南陽已經投資幾十上百億。

━━━━━

【追問5】:

青年汽車有哪些“黑歷史”?

是否涉及“騙補”?

青年汽車曾因新能源車騙補,被列入工信部第二批騙補罰單。 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截圖

質疑之外,關於其涉嫌 “騙補”的聲音出現。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水變氫”事件之前,青年汽車曾被曝出多次負面消息。24日,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青年汽車此前曾因新能源車騙補,被列入工信部第二批騙補罰單,除了被取消騙補產品生產資質,還被責令進行為期2個月的整改。

新京報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發現,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公司曾因銷售245輛問題車被行政處罰,其 2017年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7000萬補助資金,被全部核減為0。

目前龐青年本人控股企業共26家,其中青年汽車集團等多家企業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企業,龐青年本人也已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以及被列為限制消費人員。

實探“水氫發動機”老闆龐青年名下濟南公司 保安:僵屍企業。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

【追問6】:

青年汽車掌門人龐青年何許人也?

龐青年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要把最好的車賣給中國老百姓”。曾經風光的浙商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又一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一方面,龐青年一手締造了“水氫燃料車”帝國,於2006年和2009年兩度獲“風雲浙商”的稱號;另一方面,龐青年近年訴訟纏身,被法院列為“老賴”,並因涉嫌合約詐騙被立案偵查。

━━━━━

延展

“水氫車”背後 中國尚無大規模電解水製氫項目真正投產

氫能源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具有能量密度大、燃燒熱值高、來源廣、零汙染、零碳排等諸多優點,被廣泛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近年來,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逐步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新熱點。

新京報記者梳理了近年來我國氫能源發展的歷程和存在的問題,可以看到,氫能源大規模落地和市場化運作仍需時日。

各級各地頒布氫能發展規劃

2006年,國務院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提出,氫作為可從多種途徑獲取的理想能源載體,將為能源的清潔利用帶來新的變革,同時,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被列為先進能源技術之一。

2014年,“氫能與燃料電池” 作為能源科技創新戰略方向之一被列入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

2016年,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和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的《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中提出,到2020年,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燃料電池車輛達到1萬輛,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同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也將系統推進燃料電池研發與產業化等內容納入其中。

2018年9月,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續超前曾在2018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表示,“十四五”期間將聚焦車用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以及製氫、儲氫、加氫等核心技術的研發。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這也是氫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省級層面,目前,上海市、北京市、四川省、廣東省等省份提出了各自的氫能和氫燃料汽車發展規劃。

此外,包括國家能源集團、東方電氣、三峽集團等十餘家央企在內的50多家企業、科研機構、投資機構在2018年初成立了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以推動氫能和燃料電池。

製氫過程“不夠綠”

氫能產業鏈包括製氫、氫氣儲運和氫能應用幾個環節,其中製氫環節的清潔程度最受質疑。

目前,中國主流的製氫方法包括化石能源製氫(石油裂解、水煤氣法等)、化工原料製氫(甲醇裂解、乙醇裂解、液氨裂解等)、氯鹼工業副產氫、電解水製氫和生物質製氫等。

其中,化石能源製氫是目前的主流。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張福東曾表示,中國約95%-96%的氫製取來自化石燃料。《財經》援引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主任熊華文及助理研究員符冠雲的測算稱,生產1噸氫氣平均需要消耗煤炭約6-8噸,排放15-20噸左右的二氧化碳,此外還會產生大量高鹽廢水及工業廢渣。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目前生產1立方米氫氣需要消耗大約5~5.5千瓦時電能,若採用低谷電製氫(電價取0.25元/千瓦時),加上電費以外的固定成本(約0.5元/立方米),則製氫綜合成本至少在1.7元/立方米。

因此,電解水製氫遲遲不能普及。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作為世界第一產氫大國,中國氫氣產能超過2000萬噸/年,其中,電解水製氫氣僅佔不到1%。

要想降低製氫過程中的汙染,上述研究人員表示,集中製氫有助於汙染的集中處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對環境的汙染。

氫能產業落地難

據世界氫能協會預計,到2050年,氫能汽車將佔到全球汽車總量的20%到25%。屆時,全球20%的二氧化碳減排要靠氫能來完成;氫能將創造3000萬就業崗位;減少60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具體到我國,5月24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王菊在2019浦江創新論壇成果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中國市場有41家整車廠商參與了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產製造,市場上已有25座在運營的加氫站以及45座在建加氫站,僅2018年氫燃料電池產業相關投資及規劃資金已超過850億元。

然而,北京中電豐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德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就大規模可再生能源電解水製氫項目而言,目前尚沒有一個項目真正投產。“可再生能源電製氫、儲能、再發電、利用是零汙染的最理想的氫能源利用方式,但是這個循環還不好實現。”

原因之一是前文提到的成本問題。一家燃料電池汽車企業高管楊遠林(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汽車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對氫氣品質要求較高,一般需要通過電解水製成。而在電解水製氫成本高企的情況下,企業或難收回成本。

因此,囿於高成本,現階段更多企業還是選擇使用鹼性電解水製氫,即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以提高導電性。“電解過程中原則上不消耗鹼性物質,也是清潔的”,王德軍補充道。

楊遠林表示,儘管多個省市都提出了氫能發展規劃,但是並非所有地方都隨即明確了相應的歸口管理部門、審批流程、補貼標準等配套細節。王德軍表示,作為一種能源,氫能牽涉到多個行業和多種利益相關方,需要進行更好地溝通和協調。

部分省級氫能和氫燃料電池規劃

2017年9月 上海

上海市,《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

2017年12月 北京

《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培育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的指導意見》

2018年8月 廣東

繼6月發布《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後頒布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

2018年9-10月 山東

《關於印發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的通知》、《山東省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

2018年10月 天津

《天津市新能源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2018年11月 河南

《河南省新能源及網聯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2019年1月 浙江

《浙江省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

2019年3月 海南

《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2019年4月 山西

《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2019年行動計劃》

新京報記者 雷燕超 李陽 韓沁珂 閻俠 陳維城 陸一夫 張熙廷 康佳 李大偉 侯潤芳 張姝欣 梁辰

值班編輯 花木南

本文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