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期腹部不適,擔心胃癌?更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對於長期有胃不舒服的患者,就診消化科醫生後都會建議胃鏡檢查,而胃鏡檢查大多數的結果往往都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可是反覆治療後依舊有早飽、噯氣、噁心、胃痛、嘔吐等不適;

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不適癥狀(排除其餘器質性病變),癥狀可持續反覆發作,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

誘因:

1、生活飲食習慣,高脂飲食會引起相關的消化不良,飲食應該清淡;

2、幽門螺桿菌感染

3、精神、心理因素

臨床上常見這些癥狀的有:消化性潰瘍、慢性膽囊炎、胃癌,完善胃鏡、超音波、肝腎功能檢查排除後並不需要太過於擔心;我國的胃癌發病率高於西方國家,早期胃癌往往沒有癥狀,或者與消化不良癥狀類似,容易漏診。對於 40 歲以上的患者,首次出現上消化道癥狀,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建議行胃鏡檢查排除胃癌,再按功能性消化不良進行治療。

治療:

1、調整生活方式,避免食用高脂肪飲食、咖啡、辛辣食物、酒精等

2、生活方式調整治療不改善可以藥物控制:

促動力葯胃腸運動障礙是發病的主要原因,可以使用促動力劑包括胃復安、嗎丁啉、莫沙必利和依託比利等。助消化葯:該葯幫助消化作用,多包含消化液中成分或促進消化液分泌的藥物。包括復方消化酶、健胃消食口服液、胃蛋白酶等。抗Hp 治療:如考慮HP感染,可以結合C13呼氣試驗,必要時根除Hp 治療;粘膜保護劑:常用的有硫糖鋁、膠體鉍、思密達等。通過保護胃粘膜屏障功能而緩解FD 癥狀。益生菌:用於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腸功能紊亂,其中包括復方嗜酸乳桿菌片、雙歧桿菌活菌膠囊等藥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