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腎病到了晚期,要不要「透析」呢?

?慢性腎病到了晚期,為了維持生命及提高生活質量,很多人不得不踏上「透析」的道路。那麼哪些人需要做透析?是否越早透析越好?該如何選擇透析方式呢?

終末期腎臟病(ESRD)

終末期腎臟病是各種病因所致的慢性腎臟疾病的最終階段,患者將不得不依賴腎替代治療維持生命,主要方式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3種。

雖然在腎臟替代治療方法中,腎移植的治療效果在整體上優於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但鑒於腎臟供體緊缺及技術限制、初始費用較高等原因,目前腎移植尚未能廣泛應用,故在此著重講解透析治療。

透析並不是越早越好

一般情況下,若患者有尿毒症相關臨床癥狀和體征,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下降至 5~8 ml/(min·1.73m2) 時應開始進行透析治療。

研究發現早期透析與晚期透析相比並沒有顯示出明顯有益的效果,生存率、心血管事件和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率也並未明顯發生改變。甚至對於年齡大於 70 歲的患者,早期透析患者的死亡率高於晚透析組。還有研究認為,早期透析可能增加額外風險,如血液透析通路感染和腹膜感染、加劇炎症反應、蛋白質或血紅蛋白流失、加速腎功能喪失。

因此,過早進行透析治療既不明智也不合理。透析開始的時機應因人而異,不能僅僅依賴腎功能eGFR值,而應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綜合評估。

如何選擇透析方式

透析方式分為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簡稱血透)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簡稱腹透),二者各有優缺點,一般從患者病情、經濟條件及醫療設備等情況綜合考慮選擇透析方式。有研究指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本身對 ESRD 患者的生存率無明顯影響。

一、血液透析

血透是通過將體內血液引流至體外,在一個由無數根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與其中的電解質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纖維內外,通過彌散、超濾、吸附和對流原理進行物質交換以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同時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並將經過凈化的血液回輸到人體的過程。

優點:

血透一般在醫院進行治療,能較好地維持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可提供系統的醫療隨訪,安全性更有保障。有研究認為,對於高齡ESRD患者,血液透析比腹膜透析更安全,但是由於動脈靜脈內瘺的成熟需要較長時間,且血管通路在老年人中成功率較低,中央靜脈導管使用率高,這些又都與高死亡率相關。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關感染的住院風險低於腹膜透析患者,但是非透析相關的感染風險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更高。感染是影響透析患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缺點:

1、併發症多

2、操作複雜,護理繁瑣

3、昂貴

二、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為透析膜,依賴彌散和超濾作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俗稱「洗肚」。患者透析前需要在腹腔內植入一條永久性導管,作為透析液注入和排出的通道。目前腹膜透析有間歇性腹膜透析、持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和自動腹膜透析 3 種 。

優點:

在一定程度上,血透的缺點即是腹膜透析的優點,兩者是互補的。

1、併發症少

2、操作簡單、方便,生活質量高

3、便宜

4、能較好的保護殘餘腎功能

缺點:

腹膜透析丟失蛋白較多,易發生蛋白營養不良和腹膜炎,而後者也是患者們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相關感染的住院風險高於血液透析患者,而非透析相關的感染風險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更高。

血透與腹透可進行「互補」

同一個患者在終末期腎病的不同階段,可根據自身病情特點合理安排腹透、血透或腎移植,達到物盡其用。若還有殘餘腎功能,一般會建議先做腹透,待腹膜功能快竭盡時,還可轉為血透或進行腎移植。若一開始就選血透,要轉為腹透就很困難,因腹膜的結構和功能會隨著腎病的進展及透析治療的延續而遭到破壞。

對於患者是否進行透析治療及如何選擇透析方式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基礎疾病、預期壽命、合併症、患者及家屬願望、家庭經濟情況、社會因素等,不建議用犧牲生存質量增加併發症來延長無質量的存活時間,尤其是高齡患者。

在選擇透析時機時,更傾向於綜合評判患者的臨床表現,而非單純依賴腎功能 eGFR 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