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力提倡中醫治未病與亞健康有何關係?

治未病思想源自《黃帝內經》,歷代醫家乃至現代醫學對「治未病」思想都極為重視。唐代醫家孫思邈提出了「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歷代醫家對於「治未病」的思想和內容進行了繼承和發揚,在他們的著作中可以見到「治未病」的理論和應用。可見古人對於「治未病」思想之重視。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現於《黃帝內經》,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就生動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義。

結合現代醫學的理論,綜合各家說法,可以將人群的健康狀態分為三種:一是健康,未病態,即人體處於沒有任何疾病時的健康狀態;二是欲病未病態,即體內病理資訊隱匿存在的階段,或已經具有少數先兆癥狀或體征的小疾小恙狀態,但尚不足以診斷為某種疾病;三是已病未傳態,即人體某一臟器出現了明顯病變,根據疾病的傳變規律及臟腑之間的生理、病理關係,病邪可能傳入其他臟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臟腑未發生傳變的狀態。

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了,對健康的要求也提高了,故「治未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西方醫學亞健康的概念也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出現的。二者有共同之處,但是有一些功能改變的狀態稱為「第三狀態」,我國稱為「亞健康狀態」。河南國醫醫學研究院整理。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來的防病養生謀略,是至今為止我國衛生界所遵守的「預防為主」戰略的最早思想,它告誡人們治病在後,防病在前,不但要防病,同時要注意阻擋疾病發生的趨勢,並在病變未發生之前就要有預防措施,這樣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動權,達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術」。 中醫沒有現代醫學那些先進的檢測手段,但是只要能抓住「辨證施治」這個中醫的根本就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中醫「治未病」與西醫亞健康難以截然分開。但是專家認為亞健康與「治未病」不能混為一談,亞健康多不需要藥物治療,而更重視休息及心理調適。而中醫「治未病」有更深更廣的內涵,包含多個層面的內容:其中健康宣教、緩解工作和生活壓力、改變社會不良習慣主要是政府層面的工作;「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等具體疾病的防治是醫院、醫生的工作,醫生要做到「先安未受邪之地」,即治療未病之臟腑。要宣傳和重視治未病,更要重視治已病,否則已病治不好,談何治未病。但是治已病也要有「治未病」的思想,即既病防變、防加重、防複發。 亞健康是西醫的概念,「治未病」是中醫的概念。要讓病人及市民了解「治未病」的思想。中醫與西醫相比有更多、更系統的預防手段,可以貫穿疾病的各個階段,所以中西醫的長處要結合起來,關鍵是能為我所用。

因此,「治未病」就針對以上三個狀態,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未病養生,防病於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預防,避免疾病的發生,這是醫學的最高目標,是健康未病態的治療原則,也是一名高明醫生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漸:指在疾病無明顯癥狀之前要採取措施,治病於初始,避免機體的失衡狀態繼續發展。三是已病早治,防止傳變:指疾病已經存在,要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防其由淺入深,或發生臟腑之間的傳變。這是欲病未病態、傳變未病態的治療原則。

衛生組織1996年在《迎接21世紀的挑戰》——21世紀的醫學中也明確西醫學正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從重治療向重預防發展;從針對病源的對抗治療向整體治療發展;從重視對病灶的改善向重視人體生態環境的改善發展;從群體治療向個體治療發展;從生物治療向心身綜合治療發展;從強調醫生作用向重視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發展;醫療服務方面則是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發展。

在「治未病」原則指導下,它在臨床各科疾病的預防中都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可以指導人類已知的所有疾病的預防。中醫藥「治未病」的理論和臨床研究開展非常廣泛,而且其防治意義已經逐漸為人們所公認。對於病因明確的疾病,人們可以主動的避免遠離各種致病危險因素。但是,目前大多數疾病的病因或危險因素並不明確,從對疾病的掌握上來看,不能實施有效的預防。因此,根據中醫「治未病」的思想,採用中醫中藥的方法,在對於疾病的預防與已病防變方面就顯出了巨大的優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