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天, 才是泡腳的最佳時期! 三伏天泡腳, 勝吃大補藥!

我們都知道,冬天是泡腳的好時候,大家也都習慣冬天泡腳,很少人知道的是,夏天才是泡腳的絕佳時期!

三伏天陽氣外盛,人體氣血趨向於表,陽氣浮越於外,則陰氣伏藏於內,故此時更需溫補陽氣,尤其是對女性、虛寒體質者、正在冬病夏治 的人來說!

1、三伏天泡腳,勝吃大補藥!

雙腳作為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僅腳踝以下就有33個穴位,佔全身穴位的10%!通過泡腳能很好的溫補陽氣,刺激經絡,調整人體臟腑機能。

(1)調和陰陽,打破「火包寒」的狀態!

三伏天到了,氣溫日漸升高,外界陽氣也達到一年中最旺盛的程度,難免的,人體的陽氣也隨之旺盛,並且呈現一種蒸騰的狀態,陽氣旺盛,且往外散發,可這樣一來,內裡就虛寒了!故而夏天多腸胃病,就是因為此時人體外熱內寒,是一種「火包寒」的狀態。

這個時候泡腳,一個是可促進出汗,泡腳出汗,可讓周身所染風寒濕氣隨著熱汗排出。再一個是可以依靠泡腳帶來陽氣,通過足底豐富的穴位傳遞到經絡,內虛的陽氣得到補充,「火包寒」的狀態得到打破,陰陽相濟,氣血生生不息,就能給人體帶來充足的活力!

(2)滋陰補腎,疏通經絡!

「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腳不僅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的終止處,這6條經脈之根分別在腳上的6個穴位中。晚9點泡腳最能養腎——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有利於滋補腎經氣血。

經常泡腳就可刺激腳部的太沖、隱白、太溪、湧泉以及踝關節以下各穴位,能起到滋陰補腎、壯腰強筋、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延緩衰老的功效,並可調理耳聾、頭昏眼花、牙齒鬆動、失眠、關節麻木等證。不說包治百病,但也差不多了。

(3)祛除暑濕,調和脾胃!

「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夏季暑多夾濕,脾最怕濕,濕氣阻滯在脾胃,就會出現沒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表現。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用溫水泡腳能更好地刺激經絡,振奮人體臟腑機能,有助於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所以先天脾胃不好的人更適合夏季泡腳,而當脾胃好了,就不容易被濕氣侵犯。雙腳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與各臟腑相對應的反射區,脾、胃、肝、腎等重要臟腑的經脈都經過此,泡腳時通過經絡傳導,故而能達到臟腑保健、祛除暑濕的效果。

2、草藥泡腳,陽上加陽!

俗話說:「寒從足下生」,那麼想要去除「寒」,也要從腳上下功夫,「草藥泡腳」就是最簡便的方法!而相比於普通的水泡腳,草藥泡腳具有熱力與藥效雙重作用,因為有效中藥成分在熱水的熱力幫助下,能更容易滲透進皮膚,進入人體經絡,從而起到雙重溫陽散寒的作用!

(1)艾草泡腳——逐寒濕!

艾草性溫、味苦、無毒,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用艾草泡腳能夠改善肺功能,對於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的冬病夏治很有好處。

此外艾草泡腳還能緩解外黑眼圈,肝腎陰虛是導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用艾葉水泡腳就能有效的滋陰補腎、清降虛火。

艾草泡腳的方法: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乾艾草煮水泡腳,或用純艾葉做成的清艾條取1/4,撕碎後放入泡腳桶裡,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

等艾葉泡開後再兌入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艾葉泡腳有節製,身體寒濕重的女性灸友,每周艾草泡腳一次即可。

(2)生薑泡腳——補陽!

生薑藥性辛溫,有祛濕解表、溫陽祛寒的作用,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陽虛怕冷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

另外小兒很容易因為受涼而流鼻涕、咳嗽、發燒,家長除了按時給孩子服藥外,用生薑水給孩子泡腳也能起到緩解感冒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薑泡腳並不是將生薑放入熱水中泡一會兒,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薑(約為中等大小的薑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

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後,將全部薑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

(3)桂皮泡腳——消腫!

桂皮泡腳對因腎虛引起的浮腫有緩解作用。桂皮與花椒都是家庭常用香料,二者都可溫腎陽。腎源性水腫是由於腎臟功能問題或出現疾病而引起的水腫,早晨起床時最明顯,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的皮膚可出現凹陷。可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煮後泡腳,煮法同煮生薑的方法。

如先從身體的下垂部位(如腿)開始出現水腫癥狀,逐漸發展到身體其他部位,則可能是由於心臟功能問題而導致的心源性水腫。這種水腫可選用生薑煮水來泡腳,可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從而輔助減輕水腫。

(4)紅花泡腳——活氣血、防凍瘡!

紅花是一味婦科常用中藥,可活血通經,祛瘀止痛,冬季易發凍瘡和皮膚皴裂的人秋季多用紅花泡泡腳,能起到預防作用。取紅花10~15克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腳,能預防凍瘡。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

如果用30~50克的乾艾草和10~15克的紅花同時煮水用來泡腳,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和減輕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如果血液循環不好,手腳易發麻,或下肢瘀血,就可以用這兩種藥材一起泡腳。還可溫經散寒通絡暖宮。

3、泡腳雖好,但也有禁忌!

首先,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腦部易供血不足,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胸悶、頭暈,應暫停泡腳休息。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覺能力差,應由家人先試水溫,防止發生燙傷。

這裡重點提一下艾草泡腳的注意事項:要多喝溫開水,發燒和患有低血壓、糖尿病的人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艾草泡腳。艾草泡腳每周2~3次即可,不宜過於頻繁。艾草泡腳更能引血下行,有時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不足,容易引起頭暈、頭痛,還可能引起情緒上的變化。

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銅盆等金屬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且女性經期別自己亂用中藥泡腳。最好顧問醫生,根據自身情況對症用藥。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兒童不宜用過熱的水長時間泡腳。因為足弓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形成的,因此要從小注意保護。如果常用熱水給小兒洗腳,足底的韌帶就會變得鬆弛,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容易形成扁平足。

最後,附上足底反射區,泡腳後按摩可調節對應臟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