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專家告訴你,血糖高,尿糖卻正常是為什麼?

Q1:血糖高,尿糖卻正常,為什麼?

孫蘇欣教授: 正常人體內的糖會隨著血液先循環到腎臟,然後才到膀胱產生尿液,再被排出體外。如果血液中糖分含量過高,循環到腎臟後,最終被排出來的尿液自然也是含糖的,此時檢查尿糖會呈陽性。因為血液循環過程並不短,在到達腎臟、膀胱前,會有很小一部分糖分被消耗利用掉,還有一部分會被腎小管吸收回血液當中,所以,就造成了一種現象:當血糖不是太高的時候,尿糖可以是陰性的。所以尿糖正常不代表血糖正常。

另外,糖尿病患者腎臟檢查中尿糖出現1個「+」號的時候,說明患者的血糖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高度。醫學上把這一能使尿糖出現陽性的最低血糖值稱之為「腎糖閾值」。

(PS:腎糖閾值是一個醫學術語,指當血漿葡萄糖濃度超過一定高度(每個人的閾值是不同的)時,近端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達到極限,尿中開始出現葡萄糖,此時的血糖濃度即為腎糖閾值。)

所以說,在實際情況中,血糖高到一定程度後才會出現尿糖的現象,尿糖比血糖的反應要遲鈍得多。而且尿糖的檢測結果會受很多因素的干擾,例如在食物的干擾下造成的假陽性、假陰性,平時飲水習慣也會造成每次尿糖監測結果的差異很大。所以,不能以尿糖作為標準來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及調整降糖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