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在閱讀中與藝術相遇,又藉由藝術更好地閱讀

日前,在上海書店中的美術館“光的太空”中,廣州美院教授、美術史學家李公明以“在閱讀中如何與藝術相遇”為題,從浩瀚如煙的書海中抽絲剝繭,尋出一條藝術的線索,談他在藝術書籍閱讀中的思考,提示我們應當如何通過閱讀加深對藝術的認知,如何建立看待藝術的方式。上海擁有多家美術館和博物館,各種類型的實體書店在大街小巷星羅棋布,李公明說:“閱讀讓我們充實人生,藝術撫慰我們的靈魂。閱讀和藝術,就是給我們帶來對人性和審美的認識。”

圖說:光的太空 官方圖

李公明首先提到了18世紀德國詩人、哲學家席勒,席勒認為美育是改造人性的一個最好的途徑,他寫了27封信給一位侯爵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審美教育書簡》一書,書中反覆談論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席勒認為只有通過美育使我們成為一個理性的人,理性在此,不僅僅是“算計的理性,而是一個有正義感的,有完整的人性的人格的,充滿了思想的,活力的真正的人”。

圖說:《審美教育書簡》 圖IC

閱讀當然在圖書館、在書店,但同時,閱讀也在博物館,在美術館,雖然這樣的閱讀容易使人忽略。美術館是一個公共文化服務的機構,關鍵功能有三個:第一是保存藝術珍品;第二,面向公眾展示;第三,研究功能。美術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雅典,彼時美術館的起源有兩個功能,“其一,當時美術館用來祭奠那些死去的著名的文化人,其二,美術館是文學家、文學團體進行競賽的地方。美術館、博物館的古老起源,已經奠定了它具有一種不朽的永恆名聲。所以,現代的美術館與偉大傳統相連,也是向古代傳統致敬。”

圖說:《藝術的故事》 圖IC

現代的美術館博物館中,擺放藝術類書籍的角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定會有貢布裡希《藝術的故事》,前任盧浮宮館長認為此書和蒙娜麗莎一樣著名,李公明認為,因為這本書,貢布裡希用一生的研究,把他的學問用最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出來了。有些書,看起來和藝術沒什麽關係,可是在意想不到的很多著作裡面,常常會有藝術的一些題材,比如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可以進行當代藝術市場分析,“買一些年輕有才,卻低價的藝術家作品”,之後又可以讀到關於藝術市場、拍賣市場中金錢欲望解密的《瘋狂經濟學——讓一條鯊魚身價過億的學問》。“閱讀與藝術是生活之樹常青的源泉。”(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