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吳曉求:正確理解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人大重陽

  虛擬經濟的問題,實質上就是如何從理論高度去理解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思考和探索這個問題。

  南開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我會不定期到南開來學習,其中一個重要的學習平台就是“虛擬經濟”論壇。我很早就參加了成思危先生創設的虛擬經濟論壇。成思危先生所倡導的優良學風,理論研究扎根中國大地學術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南開大學虛擬經濟研究中心是成思危先生創立的,劉駿民教授繼承和發揚,劉曉欣教授進一步發展和壯大。我與他們三位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只要有會我基本上都會來學習。

  研究虛擬經濟實際上就是研究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思考和探索這個問題。在處理這個關係時有幾個節點是需要認真思考的:

  一是,如何理解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實際上就在探索這個問題,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究竟處在什麽樣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市場的作用?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表明,我們所構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如十八屆三中全會所說的那樣,市場是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力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識。

  40年改革開放總體上看我們遵循了市場是基礎性、決定性作用的基本原則,但有時候也會背離這個原則。經濟好了,就忘掉了這個原則,覺得市場作用是不是太大了?實際上,市場與政府的關係,國有企業與民營經濟的關係,這些都體現出如何理解市場的作用。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成功經驗,就在於我們尊重了市場經濟規律,哪一天不尊重市場規律,哪一天不尊重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我們經濟就會出大問題,就會走彎路,最終都要回到這樣一個基本的規律上。這是第一點認識。

  二是,如何理解政府的角色?這個重要的理論問題討論了很久,理論上是清晰的,但有時實踐中則不清晰。我們時不時地過分誇大了人為的作用,過分誇大了政府的作用。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把握政府的角色非常重要。我們不搞新自由主義,完全沒有政府,那不可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實際上就是一個政府在恰當的位置上去引導經濟發展的路線。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要清晰。

  有人說,政府是守夜人的角色,有可能。政府的作用更多的是營造經濟和社會環境。政府非常重要的職能是觀察經濟變化,采取相適應的政策,去燙平或減少經濟波動。這個政策是變化的,是根據經濟的實際狀況、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調整。

  對經濟周期的理解非常重要。當經濟處在一個不太好的時候,下行的態勢,如果我們仍然延續經濟高漲時期的政策,那政策就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實際上,在當前中國經濟趨勢下,降稅、減低費用是非常重要的政策。

  政府的職能是為企業服務。企業碰到困難的時候要為他解決困難,要營造一個適當的環境,讓企業度過困難。企業是財富創造的主體。企業發展了,財富才會源源不斷。環境的營造、政策的實時調整是政府的職責。

  政府不應以財政收入的增長為目標,這不是政府的目標。從一定意義上說,也不應以GDP的增長為目標。經濟的良性循環、經濟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讓老百姓能夠享受到經濟增長的財富效應和社會福利水準,是經濟增長的終極目標。所以,總書記在十八大閉幕之後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這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有時候,我們會忘掉這些根本的東西。經濟的變壞不要完全歸結於經濟周期,那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辦法。實際上,很多經濟問題與我們的政策不到位或者錯位有關係。我經常說,中國的財政政策不是一個合格的政策,沒有巨集觀調節的功能,心中的目標永遠是財政收入的增長。財政政策首先是巨集觀經濟政策,首先是巨集觀調節的職能,必須要有巨集觀的視野,要站在巨集觀經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個方面,財政政策做得不夠。

  中國的貨幣政策遠比財政政策做得好。說實話,要沒有中國式的貨幣政策,中國經濟增長保持40年是很困難的。有人經常批評我們的M2增長太快,貨幣超發。我是個金融學教授,我從來不寫貨幣超發這樣的論文,有些人不了解中國經濟增長的奧秘。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其中的奧秘。中國經濟的成功,首先,當然是體制改革。改革釋放了人們的積極性、創造力。中國人只要不捆住手腳,不束縛思想,就有無限的創造力。40年經濟增長首先是體制改革推動的。體制改革得益於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是社會進步源源不斷的動力。沒有思想的解放,社會經濟就會停滯。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首先是基於思想解放。

  第二是對外開放。現在我們都在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開放給中國注入了巨大活力。開放是改革的核心。沒有開放,改革就找不到目標。只有開放才能找到改革的目標,才能知道我們的體制必須與先進的管理體系、經濟規則相對接,與文明世界相對接,與市場化規則相對接,與全球化規則相對接。所有這些只有開放才能完成。所以開放給了中國經濟巨大活力,也給了中國人巨大的信心。

  40年前,我們的國家貧窮、落後、封閉,今天的中國正在邁向現代化,且自信。自信是通過開放形成的,中華名族是個優秀的民族,可以與任何人競爭。我們善於學習,也很勤勞。開放給我們帶來大量的資金。過去,我們外匯貧乏。1978年全國的外匯儲備只有1.67億 美元,今天外匯儲備基本穩定在3.1兆美元,從1億多美元到3萬多億美元是多麽大的進步。開放是需要勇氣的。在如此封閉、計劃經濟觀念如此僵化的年代,沒有超人的勇氣,對外開放是做不到的。小平同志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在那個環境下,能做出改革開放這樣對未來中華民族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決策,那是要有超人的智慧和勇氣,我們對他無比敬仰就在這個地方。現在環境好了,說一說很容易,那個時候推動改革開放真的很難。40年前多麽僵化,搞不好就給你一頂帽子,那個時候帽子都擱在邊上,稍不留意給你扣一頂,在中國帽子對於一個人來說多麽有壓力。

  第三,科技和人才,對中國經濟40年的增長非常重要。有些人試圖否認中國大學的價值,我從來都是反對的。沒有中國大學的發展,沒有為世界培養這麽多的人才,中國經濟不會有今天。從70年代末到80、90年代,我們培養了數以百萬計的優秀人才,他們都是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下培養出來的,他們思想沒有束縛,有理想、有才乾、有擔當。40年兩代人改變了中國,發展了中國。所以,沒有思想禁錮的人才特別重要。

  第四就是金融。從技術層面看,如何理解經濟與金融的關係,非常重要,財政政策對中國經濟的作用微乎其微,貨幣政策做了巨大貢獻。我們走了一條貨幣政策與中國經濟增長獨特的路線。中國經濟的外向性和外匯管理制度,使我們有相當充裕的金融資源,以推動中國經濟的增長。在這種條件下,中國的金融資產膨脹速度比經濟增長快得多,大概以兩倍的速度在膨脹。1978年中國經濟貨幣化率0.3左右,現在是2.1,我們要正確地看待這一指標,既有泡沫的成分,也有金融深化的成分,更有中國經濟和金融獨特的奧妙關係。

  長期以來,我們非常巧妙地運用了金融資源來推動經濟增長,善於利用金融杠杆去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在過去一個時期,過分強調去杠杆,我是有不同看法的。過度去杠杆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和金融有很大的負面性,為未來的金融動蕩埋下了種子。本質上我是不太讚成去杠杆,讚成優化杠杆,反對在金融體系內搞杠杆遊戲。金融對實體經濟的作用,本質上是通過杠杆來完成的。金融對實體經濟的作用,除運用杠杆以外還必須通過改革來提升。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不僅僅是貸款融資服務,支付、並購、財富管理、資訊這些都是金融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的重要內容,所有這些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完成。

  金融改革的重點在哪裡?

  首先是市場化方向的改革。金融通過多樣化的金融產品、金融工具為實體經濟服務。融資者需要多樣化的融資工具,財富管理者需要多種金融資產,只有改革金融結構,才能滿足實體經濟的需要。金融最重要的是創新。

  一段時期以來,我們嚴重誤讀了金融創新,以為金融風險都是金融創新帶來的,我不讚成這個判斷。中國金融重要的發展動力來自於金融創新,來自於為社會提供多樣化的金融工具、多樣化的金融資產、多樣化的金融組織形態。讓大商業銀行為小微企業包括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全面金融服務似乎不太可能,或許只有發展PE、VC、天使基金等新金融業態才可以提供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金融最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系列金融制度業態和多種金融工具與處在不同周期的企業相協調,這是金融的責任。金融要通過制度創新去孵化這些企業。衰退期的企業可以通過並購基金讓其並入其它企業,完成轉型。這些都要靠金融創新來完成,金融創新是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特別重要的機制。不要妖魔化金融創新。

  我對上半年的金融監管是少有的進行批評的學者之一。那時,我講過,我看不懂這種運動式強監管的目的是什麽,把很多資金管道都切斷了。金融體系需要大江大海,也需要小溪小湖,只有大江大海是不夠的,還必須保持小溪、小河的流動。小溪、小河是為小微企業服務的。中石油、中石化、一汽等大企業很重要,但數以百萬計的小微企業也很重要。主動脈很重要,毛細血管也重要,毛細血管堵住了,人體就會腐爛,別看仍然活著,但很不美、很不舒服。金融監管對金融發展趨勢規律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把握。

  現在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10月31號中央政治局做出了正確的判斷,11月1日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作了重要講話。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偏離了正確方向。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首先是改革開放和創新,其次是金融的科技化。我們必須通過高科技來推動金融的變革。金融的變革主要通過兩種力量來推動:一是,通過市場的力量脫傳統金融融資的煤;二是通過科技的力量脫傳統金融支付的媒。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市場的力量很大,科技的影響很大。

  虛擬經濟的問題,實質上就是如何從理論高度去理解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

  本文來源於第十屆全國虛擬經濟研討會演講。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億元的主要資助項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