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杠杆之殤探討:救民營名義 最終救的是基建地產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戴志鋒

  投資要點:

  違約潮起,“所有製歧視”論點盛傳,巨集觀只看到表面上的數字邏輯,卻沒看清金融機構背後的經營邏輯。

  我國金融機構的經營邏輯:基於政府隱形擔保的持續加杠杆,輕鬆賺“套利”的錢。通過這麽多年博弈,金融機構已經形成信仰:融資平台、國有企業和房地產都是政府“兜底”的,就應該持續在上面加杠杆,賺取無風險的收益;民營企業只是順手做做。現在去杠杆,民營企業首當其衝,影響明顯,因為信仰還在。但如果現在監管或貨幣放鬆,金融機構100%又將錢大部分加到“基建、地產”,最後才是民營經濟。由於政府兜底的信仰,金融機構去杠杆和加杠杆的順序是相反的。很多打著國家、老百姓的名義政策建議,最終受益的只是利益集團。

  別急,剛開始,這次“兜底”是要打破的!市場只看到信用違約的第一幕,後面大家會逐漸看到,債務率高的“中小融資平台”也會違約,“國有僵屍企業”也會違約,機構的預期會逐漸改變,信仰會一點點瓦解。只有“兜底”打破後,金融機構才會真正按市場化標準選擇給錢的對象;那個時候,才能真正打破“所有製歧視”,民營經濟才可能從金融機構拿到多的錢。

  看清金融監管的方向和步驟:我們還在中間階段。我們認為管理層是按照一定步驟去金融杠杆的,總體分三步。第一步:通過產業的供給側改革,排除實業的“雷”,為金融監管創造前提條件。第二步:降低金融風險、讓金融風險充分暴露。目前正處於第二階段,市場的預期是逐漸調整的階段。第三步:打破政府對金融機構的隱形兜底、打破金融機構對老百姓的剛性兌付。這三個步驟必須循序漸進,按照順序實施。

  為什麽年初,我們就判斷今年的信用風險高?金融監管的重點變了。1、去年的監管重點是金融機構的負債荒,體現在M2增速明顯下降;去年的監管重點是控制金融機構的資金空轉,壓低金融機構之間的金融杠杆,金融機構較為難受。2、今年監管的重點是金融機構的資產端(表內+表外),手段是行政控制方式,壓縮非標等信貸類資產規模;體現在社融的下降。今年監管重點是降低金融機構對經濟的杠杆,經濟就比較難受。同時,結構性控制某些領域的杠杆,這些領域的信用風險自然上升。年初判斷:今年是行政化控制銀行表內外信貸資產總量和結構的第一年!

  對市場的影響:“磨人”和“估值分化”。1、我們持續觀察監管以及金融機構面對監管的行為的變化,這個過程是持續“磨人”狀態,市場難受的時間較長:高層“去杠杆”方向很明確,同時有底線思維;金融機構的行為變化是緩慢和拖延的。2、中長期方向明確:利率變化帶來的估值變化。信用利差會持續擴大,市場未來會看到很多10%以上收益率的債券,對於基本面波動大股票,產生估值壓製;無風險收益率卻是下降的:在中國對於金融機構而言,無風險收益率不是國債利率,而是非標的貸款利率(7%以上),這塊是確定下降的,對於基本面穩健的股票,估值是會被提升(例如估值降下來後的大型銀行)。

  風險提示事件:經濟下滑超預期。

  一、我們金融機構經營邏輯和監管邏輯

  01 我們金融機構運行機制

  中國銀行業的運行機制:基於“兜底”、“剛兌”持續加杠杆。1、負債端如何加杠杆。金融機構的無信用風險(基於地方政府和牌照的隱形兜底),負債端通過同業派生,加大貨幣乘數。2、資產端如何加杠杆。資金最終流向集中在三個領域:房地產、國有企業和融資平台;這幾個領域,政府都有隱形背書。 金融機構在這幾個領域持續加杠杆,套取無風險收益。3、資管產品大規模擴張,很重要原因是銀行和非銀機構都默認交易對手無風險 。所以,我國銀行業在金融監管加強前,不管經濟好壞,每年資產增速在15%左右,表外更快。

  02 次貸危機後,中美銀行業行為的比較

  次貸後,美國銀行的市場化行為選擇。美國金融危機後貨幣基礎餘額猛增,但商業銀行資產增速較低。作為市場化的商業主體,美國銀行業在經濟偏弱時,不會主動的進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

  次貸危機後,我國的銀行業持續加杠杆。次貸危機後,我們金融機構的三輪加杠杆:第一輪在08-09年,受經濟刺激政策影響,銀行資產規模攀升,主要由政府和地方融資平台逆市場融資帶動(政府推動);第二輪在12-13年,繞開表內非標監管,以買入返售為代表的同業業務擴張帶動資產擴張(大中型銀行推動);第三輪在14-16年,以同業存單-同業理財-非銀委外的同業鏈條創新帶動銀行資產規模擴張(中小銀行、非銀金融機構推動)。

  03 本輪金融監管的底層邏輯

  金融監管思路:避免“灰犀牛”、“明斯基時刻”。金融機構運行的底牌:政府擔保的金融模式使得金融機構加杠杆動力強,金融機構套利同時,國家的系統性風險不斷累積。 金融監管底層思路是和供給側改革底層思路一致:1、金融機構套利具有負面“外部性”;2、相關機制未理順前,采取行政手段控制。

  日本80年代的金融體制和我們有點像。當時日本金融體系制度比較接近,所謂的“兜底文化”。這種金融體制的三個特點:1、有小風險,大家互相支持,能共度難關;2、有隱形兜底後,該類體制會在某方面做到極致,日本同樣將房地產做到極致:東京片區能買下整個美國。3、系統性風險來後,會面臨巨大動蕩。

  “灰犀牛”、“明斯基時刻”到底是什麽?看看日本89年的金融危機。1、利率上升是催化劑,杠杆率過高是前提;2、個人、企業資產負債表惡化;銀行資產負債表惡化;3、惡性循環導致系統性風險爆發。

  小結:我國金融機構已經形成信仰:融資平台、國有企業和房地產都是政府“兜底”的,就應該持續在上面持續加杠杆,賺取無風險的收益;民營企業只是順手做做。現在去杠杆,民營企業首當其衝,影響明顯,因為信仰還在。但如果現在監管或貨幣放鬆,金融機構100%又將錢大部分加到“基建、地產”,最後才是民營經濟。由於政府兜底的信仰,金融機構去杠杆和加杠杆的順序是相反的。

  二、金融監管的步驟:違約還是在中間階段

  金融監管三步走的程式。我們判斷最終目的:打破政府對金融機構的隱形兜底、打破金融機構的剛性兌付。第一步:通過產業的供給側改革, 排除實業的“雷”,為金融監管創造前提條件。 第二步:降低金融風險、讓金融風險充分暴露。在隱形擔保、剛兌未打破前,會采取行政手段降低風險,所謂金融強監管。 第三步:允許某些金融機構重組、投資者承擔損失。

  步驟必須循序漸進:不排除產業的“雷”,就不可能排除銀行的“雷”。風險看不清背景下,貿然打破“兜底”、“剛兌”,由於金融是具有傳染性的,會導致新的金融風險。

  別急,剛開始,這次“兜底”是要打破的!市場只看到信用違約的第一幕,後面大家會逐漸看到,債務率高的“中小融資平台”也會違約,“國有僵屍企業”也會違約,機構的預期會逐漸改變,信仰會一點點瓦解。只有“兜底”打破後,金融機構才會真正按市場化標準選擇給錢的對象;那個時候,才能真正打破“所有製歧視”,民營經濟才可能拿到金融機構較多的錢。

  三、信用風險增加:表內外信貸資產總量、結構行政控制的元年

  金融監管的重點變了。1、去年的監管重點是金融機構的負債荒,體現在M2增速明顯下降;去年的監管重點是控制金融機構的資金空轉,壓低金融機構之間的金融杠杆,金融機構較為難受。2、今年監管的重點是金融機構的資產端(表內+表外),手段是行政控制方式,壓縮非標等信貸類資產規模;體現在社融的下降。今年監管重點是降低金融機構對經濟的杠杆,經濟就比較難受。

  結構性降杠杆的第一年。今年政策目標既要降低金融的杠杆(尤其是資產端),又要為實體經濟(製造業等)保障融資需求和利率穩定,同時滿足這兩個目標,金融政策的選擇是較唯一的:通過行政手段控制融資平台、房地產領域、產能過剩領域的融資需求和供給。行政化調結構的第一年。

  四:對市場的影響:“磨人”和“估值分化”

  “鈍刀磨人”。我們持續觀察監管以及金融機構面對監管的行為的變化,這個過程是持續“磨人”狀態,市場難受的時間較長:高層“去杠杆”方向很明確,同時有底線思維;金融機構的行為變化是緩慢和拖延的。監管是把“鈍刀”,機構行為很磨人。

  中長期方向明確:利率變化帶來的估值變化。信用利差會持續擴大,市場未來會看到很多10%以上收益率的債券,對於基本面波動大股票,產生估值壓製;無風險收益率確是下降的:在中國對於金融機構而言,無風險收益率不是國債利率,而是非標的貸款利率(7%以上),這塊是確定下降的,對於基本面穩健的股票,估值是會被提升(例如估值降下來後的大型銀行)。

  (本文作者介紹:中泰證券銀行業首席,金融組組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約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