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後記:尋找人類和自然之間所能抵達的平衡

半個月,十個故事,沿著祖國的南北縱貫線,一路風光旖旎,而我們,試圖拾撿起那些刻在時間尺度上的守望。

在西北,騰格裡沙漠南緣最大的風沙口,在“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沙地栽苗下,荒漠終被鑲嵌出一抹綠意。

在雲南,曾經寸草不生的喀斯特地貌上,8位老人用31年時間,為荒山披上綠絨“外衣”。

在河北,成百上千的塞罕壩務林人根植於140萬畝土地上,在極端困難的立地條件下,成功營造112萬畝人工林。

……

當我們說起這些造林故事時,看見的是蔥鬱的眼下,感受到的是盎然的未來。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沙漠、荒山地和荒漠的面積佔整個國土面積的1/4,到如今,中國是全世界人工造林最多的國家,荒漠化防治走在世界前列。這些變化有目共睹。

這是一種跨越時間、突破限制,近乎孤勇的付出,在漫長的歲月中,這些個體的人生故事,證明著人類和自然之間所能抵達的平衡。

一直以來,相對於其他物種,時間對於人類,似乎是苛刻的。在同一維度內,守護一棵獨木終成林,至少需要一代人;完成一類物種大保護,或許是幾代師徒相傳;完善一門新興學科,更需要一代代師生的實踐和鑽研。

於是,我們的故事,主角好像都是“老人”。他們大多已到耄耋之年,回顧一生,所有的選擇,都和祖國的需要緊密相連。他們也曾年輕飛揚,眼神明亮,如今,他們的付出,正在讓我們所處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在北京林業大學學生記憶中,那位騎著二八式自行車、穿梭在校園裡的“尹老師”已經退休了,他叫尹偉倫,是我國造林學和森林生物學學術帶頭人。他曾在祖國東北的機修廠埋頭十年,最後重新回到校園繼續鑽研,最終建起抵擋風沙的“綠色長城”。

在42歲那年,原本擔任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放射化學教研室副主任的唐孝炎,決然從原本的放射化學領域,一頭扎進大氣汙染研究,並再也沒有離開。此後,她一手創建我國最初的環境化學專業,跋涉在環境化學前沿領域。而最初的動因,是周恩來總理的一句話,“我們要培養自己的環境專家”。

……

固守一個領域,深諳科學之美,在漫長的時間裡,他們在如何讓人類生活得更好的宏大命題下,為了或許只是些微的改變,窮盡一生。在充斥著太多焦慮、懷疑、恐慌的當下,他們早已獲得精神的自由與平和。

一樹新栽益四鄰,野夫如到舊山春。

如今,我們將要接過傳承的,除了成林綠意、堅守之美,還有那些對於自然的敬畏,對於其他物種的尊重。

在麗江,東巴文化相信“水是自然神的鮮血”。於是,納西少年在成人禮上,都要圍上一條紅腰帶,上面繡著的圖案寓意“頭枕玉龍雪山,腰系金沙江水”。其實,我們每個人頭枕的,是江河湖海,腰系的,是日月山川。

——所以,我們都要認真的,繼續去尋找那些人和自然之間的平衡。

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