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5兆美元超級風口上,小米正獨領風騷

這才是小米最深的護城河。

文 / 華商韜略 張靜波

曾從谷底反彈的小米,正在另外一個戰場,創造著比手機更大的奇跡。

【1】

人類科技史上的每一次互動革命,都誕生了偉大的企業。

PC時代,英特爾、微軟獨領風騷;移動互聯網時代,高通、蘋果、谷歌,稱霸世界。

而今,我們正迎來一個嶄新的AI時代,一個萬物互聯的物聯網(IoT)時代。如果說,過去我們與PC,與手機互動,那麽,未來我們將與萬物互動。

無論控制照明,還是打開空調、觀看電視……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只是一句話、一個語音互動的事兒。

這是一個千億級的設備接入量,相比幾十億級的PC、手機接入量,是一個質的突破,也必將產生一批偉大的企業。

雷軍說,AI+IoT時代將產生比移動互聯網時代,還要大至少一個數量級的機遇。而小米正站在這個超級機遇的風口上。

今年1月11日,雷軍在小米年會上宣布,小米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作為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

什麽是AIoT?按雷軍的說法,對外是AI+ IoT,對內就是“All in IoT”。

為了這個All in IoT,小米將持續投入100億元,這是繼手機之後,小米的又一個里程碑式的戰略布局。

儘管這距離小米手機誕生只有8年零9個月,從時間上看,還是一家年輕的“創業公司”,但自從去年IPO之後,雷軍卻說,小米進入了二次創業時代。

消費者之所以將小米,與打拚幾十年的老廠商放在一起對比,與小米創造的兩個奇跡有關:

第一,它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了最快成長,7年營收破千億。第二,小米是國內唯一一家手機銷量下滑後,還能夠再度崛起的企業。

2011年之前,國內手機市場被良莠不齊的山寨機、亦步亦趨的國產品牌和昂貴的外資品牌分割成一汪渾水。

那之後,小米像鯰魚一樣鑽入市場,激活了這汪渾水。

砍掉渠道、硬體“發燒”、低毛利率、與用戶保持強互動……小米的每一個舉動,都看似離經叛道,卻又徹底改寫著行業規則。

也正因為如此,它贏得了無數粉絲的擁戴。

2012年6月,在僅有一款手機的情況下,小米完成C輪融資,估值高達40億美元。此時,距離小米手機誕生僅有半年時間。

更令人匪夷的是,兩年後的2014年第三季度,它便以1730萬台的出貨量,成為僅次於三星和蘋果的全球第三、國內第一大手機廠商。

那是智能手機歷史上一個空前的奇跡。但隨後,小米便跌入了谷底。

2015年,一場供應鏈危機讓小米陷入增速放緩的瓶頸期,銷量遠不及預期。

儘管2017年後,小米向死而生,在新零售等策略的帶動下,強力反彈,但全球手機市場卻在高速增長多年後,在4G末期放慢了腳步。

大環境的低迷,讓眾廠商都在極力尋找下一個增長點。而即將到來的5G,向我們昭示了一個比移動互聯網要大得多的IoT市場。

與很多廠商一樣,小米在這一即將到來的超級風口上,發布了自己的AIoT戰略。

但與這些逐浪者不同的是,小米在IoT這條路上,已默默跑了6年。

【2】

2013年,目睹了手機業績狂飆的雷軍,看到了小米模式的可複製性。

從那時起,他就決定用做手機的方式,提前布局其他產品。此後,IoT概念的崛起,更堅定了小米切入智能硬體的決心。

而這個決定,在2016年形勢岌岌可危時,救了小米一命。

“小米若沒有跑出一條小米生態鏈,與其他手機廠商相比就不存在明顯差異化,孤立的手機業務會因為業務單一而風險更大。”

從手機周邊開始,這條生態鏈最初做了兩件事情:

一是拉低行業定價,一是抬高產品設計標準。

以最早的移動電源為例。

紫米作為生態鏈企業,通過收購電池尾貨,降低了產品成本,而小米則以品牌加持的方式,獲得消費者對品質的信任,這才使小米充電寶成為爆品。

插線板則是抬高設計標準的典例。

通過對標蘋果產品,小米插線板一改行業30年不思進取的外觀設計。那之後,市場上的各種插線板設計感越來越強,工藝也有了很大提升。

“我們推動了插線板這個行業的集體革命。”雷軍至今引以為豪。

這兩件事情改變了產品,最終也改變消費者的生活。

2013年前後,中國中東部發生嚴重的霧霾事件,空氣淨化類產品遭搶購,但動輒四五千的價格令普通老百姓望而卻步。

瞅準機會的小米,找專家突破研發,最終推出一款價格實惠的空氣淨化器,最低定價僅為699元。

價格雖然很親民,質量卻一點也不含糊。

在2017年CCTV2的對比中,小米空氣淨化器的性能優於一款售價高達4260元的產品。

緊接著2018年,香港消委會又測試了12款空氣淨化器,發現1000元的小米性能竟優於5000元的戴森,震驚了媒體。

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紫米從一家電池尾貨採購商、移動電源設計商,不斷把自己逼成一家電池供應鏈管理公司。

而研發出空氣淨化器的智米科技創始人蘇峻,回想起那段創業歲月,直言整個時間“似乎是停滯的”,頭髮也白了不少。

看產品技術,不看商業計劃書,讓生態鏈企業自由成長——這樣的規矩,讓小米生態鏈持續膨脹。到2016年手機業務遇困時,其成員企業已達77家。

電動車、無人機、掃地機器人等生態鏈新品相繼成為爆品,使小米手機在激烈的競爭中有了一圈保護層。

小米也因此,成為一家生產公司的公司。

截至目前,小米已投資200多家生態鏈企業,其中100多家從事硬體製造,包括華米和雲米在內,很多企業或已成功上市,或正籌備上市。

這些充滿活力的企業,不但加速了小米的成長,2018年,小米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增速超手機兩倍,營收438億元,佔比近1/4。

同時,更昭示著小米的未來。

據艾瑞谘詢預測,從2017年至2022年,消費級IoT市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25.4%,而小米是這個市場上的關鍵玩家。

【3】

六年時間的布局,使得小米生態鏈上的產品矩陣十分豐富。

尤其在智能家居領域,小米已涵蓋幾乎所有智能場景,用戶無需動手,隻通過語音就可控制從窗簾到空調在內的一切硬體。

完善的生態鏈,讓知乎上很多設計師,在裝修階段就開始考慮使用米家產品。

讓小米動心,且傾全力布局的,是一個未來波瀾壯闊的大市場。

今年1月申萬宏源發布的一份研報顯示,家居物聯網是國內消費級IoT最大的子領域,佔比超過六成,到2022年其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

儘管前景廣闊,但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全智房屋還是一個遙遠的概念。

在美國,有人做過研究,一個普通家庭要實現一次性智能化,光更換室內燈光系統就可能耗費上千美元。這種更換成本是普通人難以承受的。

對此,小米從做生態鏈開始,就認定直推智能家居不切實際,更現實的做法是逐步滲透。

以電視為例,一旦用戶購買了小米智能電視,便會在使用中形成依賴,從而主動了解小米其他的智能硬體。

科技媒體GearBrain將這種效應比喻為“一個產品成為其他產品的活廣告”。

知乎上,就有網友“吐槽”,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無論換什麽硬體,都會先在米家上看看有沒有同款。

設計出小米電飯煲的純米科技CEO楊華認為,很少有家庭在裝修時就考慮搭建一套智能家居系統。更現實的做法是:

將一個又一個白電智能化,通過雲端將它們連接起來。然後,突然間家裡就實現了智能化。

這其中,AI成為喚醒萬物的手段,是物聯網的基礎設施。

基於這種思想,小米於2017年3月發布了當時全球首款AI語音電視——小米4A,“小愛同學”正式誕生。

四個月後,搭載“小愛同學”的AI音箱也緊接著問世。

至此,小米生態鏈實現互聯互通,IoT升級為AIoT。

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IoT設備和平台將為用戶帶來更加完美的體驗。而小米也憑借龐大的用戶群、海量的設備和數據、豐富的應用場景,在這一市場上拔得頭籌。

來自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音箱的保有量為2250萬台,預計2019年將達到5990萬台,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

而小米作為這個市場的重量級玩家,到今年底預計出貨量將達1500萬台,市場佔有率接近1/4。

音箱之外,小米手機、小米電視等帶屏設備也搭載AI,成為IoT終端。

【4】

做強做大生態鏈後,小米AIoT迎來豐收的一年。

根據不久前發布的年報,截至2018年底,共有1.31億台設備(不包含手機和筆電電腦)接入小米IoT平台。

這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消費級物聯網平台之一,也是小米進軍下一個時代的強大武器。

在AI喚醒下,每天數以億計的智能設備互聯互通,不斷為IoT平台補充數據,幫助物聯網升級,並因此改變著暮氣沉沉的傳統行業。

比如,看似牢固不破的傳統家電行業,正經歷一場新的顛覆。

在AI賦能下,小米電視異軍突起。

2018年,在全行業銷量近乎零增長,多數品牌同比下跌的情況下,搭載“小愛同學”的小米電視逆勢增長312%。

中怡康的數據顯示,小米電視連續兩個季度(2018Q4、2019Q1)銷量排名國內第一。

2019年Q1,更是包攬7個尺寸市場份額第一。線上最暢銷機型Top 10中,小米獨佔8款,並包攬前三名,展現出極強的統治力。

而幾年前,小米還在海信、TCL和國外品牌的圍追堵截下,苦苦突圍。

電視只是小米邁向AIoT戰略的一步棋。

在征服客廳,實現智能家居IoT生態閉環的道路上,白色家電是最大,也是最後的一個缺口。

而空調作為白色家電中,智能化率相對較高的產品,是小米最佳的切入點。突破空調,就等於突破了白色家電。

在4月份的一封公開信中,雷軍將大家電看作小米AIoT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一天,小米發布米家互聯網立式空調C1。

和電視一樣,國內家用空調市場規模龐大,但同時也競爭激烈。

2018年,家用空調內銷出貨量9200萬台,大部分市場被格力、美的兩大巨頭瓜分,剩餘的奧克斯、海信科龍等二線品牌,維持5%-10%的市場份額。

而就是在這樣一個高度成熟的市場上,小米也正在撕開一個裂口。

2018年7月,在前期合作產品銷量不佳的情況下,小米正式推出自營米家互聯網空調,獲得消費者的追捧。

今年4月9日米粉節當天,米家空調僅1匹、1.5匹兩個級別,單日銷量就達6萬台,銷售額突破1億元,斬獲天貓平台空調銷量和銷售額雙料冠軍。

一個月後開售的C1,更在三天內收獲12萬人的預約訂單,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米家空調。

成功打開白電市場,實現AIoT全方位布局後,小米正迎來一個空前巨大的市場。

來自艾瑞谘詢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年,全球消費級IoT硬體銷售額從3063億美元,猛增至2017年的4859億美元。

而隨著5G、雲計算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整個市場還將持續倍增,預計2022年將達到1.5兆美元。

但同時,這個巨大的市場也正吸引來眾多的分食者,其中不乏亞馬遜、谷歌、阿里這樣的重磅級選手。

競爭注定只會比手機更慘烈。

對此,雷軍已做好了戰鬥準備。在他看來,小米從13人走到現在超過2萬人,一路上什麽樣的巨頭沒見過,什麽樣的苦難沒經歷過。

能活到今天,還活得很好,就憑一句話:生死看淡,不服就乾!

一個有著互聯網基因的小米或許並不可怕,但一個既有互聯網基因,又有血性的小米,或將活成令對手頭疼的存在。

而此刻,這個全新的小米,已站在1.5兆美元的超級風口上。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