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牙齒外傷急救手冊

愛笑愛鬧是小朋友的天性。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們經常在玩耍時遇到「意外」——摔倒、打鬥等等。而這些意外常會造成孩子牙齒的缺失、外傷流血等等情況。

對於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孩子,牙齒的急性外傷甚至斷裂都是非常可惜的。外傷牙的折斷、移位或脫落會造成牙齒的功能受損或喪失,給孩子帶來功能上、美觀上甚至心理上的負面影響。

很多家長在孩子牙齒受損時都不知所措,希望以下這份「急救手冊」,可以為爸爸媽媽們提供一些幫助。

外傷了解多一點,牙齒受罪就少一點

1. 了解牙齒受傷情況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牙齒受傷的程度。牙外傷根據癥狀分為以下幾種(情況由輕到重排列)

無明顯不適 > 輕微的咬合不適 > 對冷熱刺激敏感 > 較明顯的自發疼痛或刺激痛 > 不同程度的牙齒移位 > 牙齒完全脫落,甚至牙槽骨骨折

2. 牙齒外傷的治療

當意外事件發生造成損傷時,應當首先排除氣道堵塞、意識喪失、噁心嘔吐、大出血等其它嚴重的全身損傷。

當確認損傷局限於牙齒和頜面部時,應以最快的速度尋求專業的牙科檢查和處理。恰當的急診處理和後期養護對於幫助外傷牙的癒合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般情況下,牙醫會根據傷者的全身狀況,根據其發育階段和患牙具體情況做必要的檢查(如拍片排除骨折,牙根折斷或傷口異物等)和急診處理,並制定長期的治療養護方案。

不同牙齒受傷處理方案大不相同

眾所周知,人的一生中會有兩副牙齒。而牙外傷的處理也要根據牙齒情況分別對待。

乳牙受傷:進行處理時通常要考慮到受傷乳牙對恆牙胚發育或萌出的影響。

恆牙受傷:通常以盡量保留外傷牙的牙神經或保留患牙為基本原則。

對於較為輕微的牙外傷,可能僅僅需要調整咬合,從而避免受傷的牙齒在局部急性炎症期間再次受到不恰當的外力作用而加重損傷;當患牙有刺激疼痛癥狀出現時,則需要進行相應的保護牙神經的措施或治療。

當能夠判斷出牙神經確實已經受到感染,不能繼續保留的情況下,則需要進行常規的根管治療以去除壞死或感染的牙神經,控制炎症的進一步發展。

若患牙已經發生移位甚至脫落,則需要對患牙進行精確的複位和一定時間的固定。

一般說來,通過恰當的治療,輕到中度的外傷牙都能夠保留下來,並行使一定的咀嚼或美觀功能。但比起臨床常見的齲病牙髓病等慢性牙科疾病,由於外傷牙的情況相對複雜,治療計劃可能會有多種選擇。

牙齒外傷,你還需要知道的事

1. 如果牙齒因外傷而脫落完全離體,應當將脫落的患牙用清水沖洗乾淨,放回牙槽窩,如果不成功,需要保存在全脂牛奶或生理鹽水中迅速就醫。

2. 牙神經在外傷後可能會出現暫時"休克"表現,在受傷後的短期內,憑藉現有的檢查和診斷方法對牙神經狀況有時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3. 在外傷牙接受應急處理後,患者在隨後的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在傷後的近期內應當避免用外傷牙咀嚼、進食,防止加重損傷。同時,更需要注重口腔衛生,必要時可使用氯己定或抗生素漱口水。若發現固定裝置出現鬆動、移位,應及時就醫加以調整。

4. 對於某些外傷造成的牙缺損進行後期修復時,往往有不止一個修復方案,患者應當在後續治療中與醫生進行充分溝通,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如何預防牙齒外傷

雖然大部分牙外傷的發生屬於意外事件,但如果我們做好提前預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甚至避免造成牙齒外傷的傷害。例如,在進行激烈運動時,可以佩戴護牙托等保護裝置,防止或減輕牙齒或頜面部因受到異常的外力而造成的嚴重損傷。

對於處在外傷高發期的兩三歲的嬰幼兒,家長或監護人應加強看管,防止不必要的意外發生。

希望所有寶貝都能健康成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