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後惡露怎麼辦?惡露對子宮有什麼影響?

長江網訊 生完寶寶之後,子宮會有一個緩慢恢復的過程。武漢黃浦醫院婦科專家提醒:產後惡露是衡量子宮恢復良好與否的反映,很多準媽咪對於正常惡露和異常惡露缺乏足夠分辨力,反而導致產後恢復之路變得異常艱難。

產後惡露形成的原因,是由於子宮收縮而導致胎盤從子宮壁上剝落,而子宮壁上的血管自然會出血,然後隨著子宮的恢復而慢慢關閉血管斷端。在這個過程中,流出的血液及宮壁上脫落的蛻膜組織以及粘液等混合物就是惡露。

惡露變化分三個階段

惡露的排出,一共要經歷三個階段,不同階段的惡露具有不同的特點。第一階段是在產後的3-6天,由於惡露內血液成分較多,故呈紅色,稱為血性惡露;第二階段為產後7-14天,由於此期間惡露中所含血液量較少,主要成分為壞死蛻膜組織和粘液,故呈粉紅色,稱為漿液性惡露;第三階段為產後2-3周,惡露內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皮細胞及部分蛻膜組織,呈白色,稱為白色惡露。

產後惡露排出所需時間一般是在3個星期左右,適當服用益母草製劑,有協助子宮收縮、促進子宮恢復、減少惡露排出量、縮短惡露排出時間的作用。

值得準媽咪們注意的是,在惡露排出的這段時間內,保證外陰的清潔非常關鍵。這是因為尚未完全恢復的子宮腔通過宮頸和陰道與外界相通,容易發生上行性感染。

因此,準媽咪在產後應每天用溫開水清洗外陰,上、下午各一次,保證外陰部位的惡露和汙垢清洗乾淨;勤換衛生墊,衛生墊應包裝完好,換墊時,手不要接觸衛生墊中央,以防汙染;勤換內衣內褲,確保外陰清潔、乾燥。

惡露不盡,警惕子宮恢復不良

新媽咪作為當事人,可以通過每天惡露的排出量、色澤和氣味的變化,及時掌握自身子宮的恢復情況。今年27歲的李女士剛晉陞新媽咪不過半年,在剛生完孩子的半年多裡,惡露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由於自己的母親去世的早,李女士生完孩子只能到農村的婆婆家裡坐月子,在產後的一個月裡,婆婆除了給自己殺雞進補,什麼也幫不上忙。李女士既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自己,40天之後回城,發現自己的惡露依然沒有乾淨,甚至開始全身虛弱,腰酸背痛。丈夫也發現了李女士的不健康狀態,趕緊去醫院就診。

李女士的狀態,就是屬於惡露不盡,醫學上是指產後6周惡露未凈或伴有不規律子宮出血。這種情況與順產和剖宮產沒有多大的關係,反而與產婦產後休養好壞、是否母乳餵養有關。產後惡露延長會導致局部和全身感染,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症。

對子宮復舊不良,醫生會注意分娩過程中有無宮腔內操作,胎盤、胎膜是否經過檢查,子宮復舊如何等情況。必要時可做診斷性刮宮,刮出物送病理檢查,並使用子宮收縮劑如麥角新鹼、益母膏等促進子宮收縮,合併炎症時需同時應用抗生素藥物。

如果僅僅是惡露時間延長,超過正常時間,量少,不伴有量的增多和色的改變,也無氣味,也屬於異常。引起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子宮復舊不良、產婦體質差氣虛、內分泌失調。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就診,才能儘快恢復健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