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至到了,三伏已不遠,三伏天灸約起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018年6月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氣。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的各地都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

「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夏至過後,盛極必衰,陽極陰生,陰氣也從這一天開始滋長,所謂夏至一陰生。夏至後,炎熱的三伏天即將來臨。中醫認為:春夏養陽。利用自然界的陽氣巧治冬病。初伏即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今年的初伏日期為:2018年7月17日(戊戌年 己未月 庚戌日)。

本診所自2005年開展天灸療法以來,經過十餘年的觀察,取得較好療效,歡迎您的到來。本診所2018年三伏天灸日期如下:

2018年07月06日(周五),伏前加強天灸

2018年07月17日(周三),初伏天灸

2018年07月27日(周五),中伏天灸

2018年08月06日(周一),中伏加強天灸

2018年08月16日(周四),末伏天灸

三伏天灸療法是藉助三伏期間自然力量以及藥物來達到防病健身的一種方法,在這段期間敷貼都是可以的,並非一定是這幾個特定的日子,只是方便大家計算日子。

祝您健康!

天灸療法簡介

天灸療法是用中藥作用於人體特定的穴位上的敷貼,適應症:凡有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炎、喘息型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常年感冒者(包括兒童)慢性腎炎慢性結腸炎、頸肩腰腿痛、過敏者等。對兒童反覆長期咳嗽,反覆呼吸道感染,平常虛弱多病而體質偏寒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三伏灸」與「三九灸」是天灸療法中的一種。天灸則是中醫傳統灸法中非火熱灸的一種,又名為自灸、冷灸,也稱「藥物發泡」或「敷貼發泡」。該法選用某些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藥物敷貼於人體的穴位,利用藥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膚的充血,甚至起泡,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天灸療法源遠流長,最早文字記載在南北朝(公元420~589年間),早在北宋年間,民間就廣泛應用,涉及內、外、婦、兒各領域。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清初張璐《張氏醫通》均較為系統介紹用天灸療法治療瘧疾、哮喘等病。

「三伏」是農曆上「初伏」、「中伏」、「末伏」三個具體時、日段的合稱,「每伏」計十天,「三伏」共計三十天。「夏至三庚便數伏」,即在「夏至」日以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數,此日便是「初伏」開始日;第四個「庚日」,便是「中伏」開始日;第五個「庚日」便是「末伏」開始日。此三十日時,自然氣象最為炎熱。此時為溫煦陽氣,是祛散寒氣的最佳時機。一些慢性病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患者,如能在此時進行天灸治療,對於預防這些病在冬季的複發有很大的幫助。

冬季是各類呼吸系統疾病的好發之時,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乾燥,毛孔閉塞,在三九天行天灸療法貼敷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因此每年冬天三九天時進行「三九灸」來加強和鞏固三伏天灸療效。

「三九灸」與「三伏灸」相配合,夏養三伏、冬補三九,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其療效相得益彰。

冬病夏治

「未病先防」的預防醫療原則,是中國傳統醫學中的特色之一,此觀念實例應用之一,就是「冬病夏治」。有許多人每到冬天氣象寒冷時,身上的老毛病往往突然發作或加重如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等,中醫稱之為「冬病」:即冬季好發的虛、寒、裡、陰病症,具體多為腎、肺、腸胃、鼻、關節等病症。具體表現多為:咳喘、關節疼痛、怕冷、慢性腹瀉、易感冒、風濕性心臟病、慢性鼻炎等機體陽氣虛衰,病症深裡、寒邪侵襲、機體免疫抵抗力低下、病症反覆發作、纏綿難愈的病症。「夏治」:即夏天所採取的順應自然,借用自然之「熱」、「溫」而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脈,增強機體新陳代謝能力的防治措施。

「冬病夏治」除了「三伏灸貼」療法之外,還有針刺、推拿、葯膳、運動等療法的具體應用。針刺:選溫陽、補氣之特效驗穴施以針法;推拿:選多氣多血之經,補陽、泄邪之穴施以手法;葯膳:選具調理腸胃、化痰理氣、補氣益津之品施以調用,並禁忌暴食生冷;運動:慢跑、游泳、太極拳、氣功等進行鍛煉。諸法協配、聯合,規律實施,從而豐富「冬病夏治」的措施,使人體防治病症的預防方法更加顯著。

天灸療法的禁忌症

(1)、實熱症:當天發燒者,一般不宜天灸。

(2)、孕婦及經期:因天灸藥物為辛溫走竄之品,所以正在孕婦及月經期且月經量多的女性不宜天灸治療。

(3)、貼敷部位有開放性傷口、皮膚潰瘍、皮膚感染者。

(4)、對貼敷藥物或敷料過敏者。

天灸療法的注意事項

(1)、衣著:天灸當天宜穿寬鬆,易於暴露貼葯部位的深色衣物,不宜穿緊身衣服,連衣裙。不宜穿顏色太淡的衣物,以防藥物粘在衣物上,影響美觀。

(2)、飲食:天灸當天忌食魚腥發物及辛辣燥熱之物,如牛肉、狗肉、燒肉、辣椒、韭菜、生薑、大蒜、煎炸食品等。忌食生冷食物。

(3)、貼敷後避免劇烈運動,以防葯貼移位或出汗過多導致葯貼脫落。

(4)、若患者自覺皮膚灼熱難以忍受,可以提前揭除葯貼,以防灼傷皮膚形成水泡。揭除葯貼後,宜以柔軟的紙巾擦拭乾凈,忌用冷水清洗貼敷部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