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FBI 前局長新書,最好看的不是爆料川普的謊言

Lens按:

近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前局長科米出了一本書叫《至高忠誠》。出版前,普遍認為這是一本“爆料川普”的書——可打開一看,直到最後幾章,科米才提到了川普。

拋開媒體對這本書的刻意渲染,科米在這本書中討論了一個略帶哲學氣質的問題:生而為人,我們究竟應該忠於什麽?忠於權力?金錢?還是其他什麽東西?下面這篇文章做了一些分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遠讀重洋」

(ID:readabroad)

4 月 17 號,在美國發售了一本新書,書名叫A Higher Loyalty,翻譯過來叫做《至高忠誠》。

幾天之內,這本書就殺到了亞馬遜暢銷書排行總榜的第一名。實際上,這本書還沒開售就已經排到了預售榜的第一名,上市之後更是在所有榜單上高居榜首。

媒體對這本書的報導也是鋪天蓋地——《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所有美國主流媒體,就像鯊魚聞到血腥味一樣,瘋狂追逐與這本書相關的一切報導。

那麽,這本書憑什麽這麽火呢?

這得從本書作者詹姆士·科米(James Comey)說起。

誰是詹姆士·科米?

詹姆士·科米於 1960 年出生於紐約,1985 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的法學博士,1987 年進入美國司法部工作,2013 年被奧巴馬點名擔任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成為了 FBI 歷史上第七任掌門人。

在科米職業生涯的 30 多年裡,他見證了 5 位美國總統的更替,並與 3 位總統有過直接的共事。其間更是經歷了無數事件:鏟除紐約黑手黨、911 恐怖襲擊調查、追捕基地組織成員……當然,其中最受人矚目的,莫過於希拉裡的“郵件門”和川普的“通俄門”事件。

在科米擔任 FBI 局長的 4 年裡,他一直如常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直到 2017 年 5 月 9 日——當天,科米正在洛杉磯參加FBI 探員的招募活動,就在他發表演講的時候,電視新聞裡突然出現了“科米辭職”幾個大字。

科米愣住了,他還跟台下的人打趣說,自己並沒有想要辭職。但很快,電視裡的字幕就變成了“科米被解雇”。而科米和隨行的工作人員並沒有收到任何來自司法部門或白宮的通知。就這樣,他被莫名其妙地炒了魷魚。

當然,如果科米一直在 FBI 擔任局長,也不會有這本書的出現了。

被解雇一年之後,科米帶著這本新書《至高忠誠》重新站在了輿論的暴風眼,以雷霆萬鈞之勢向美國政壇投下了一枚原子彈。書中曝光了“郵件門”、“通俄門”、美國大選、以及川普的諸多內幕,內容之勁爆,引發了美國社會上下的熱切關注。

書中到底講了啥?

這本書出版之前,大家普遍認為這是一本“爆料”川普的書——因為科米是在被川普開除之後,才寫下的這本《至高忠誠》。

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裡,有一本在美國狂銷了 100 萬冊的暢銷書,叫做《火與怒》(Fire And Fury),書中充斥了川普的各種爆炸性猛料,把美國總統扒了個體無完膚。

比如在《火與怒》中,作者寫道:川普身邊的所有人都認為他不適合擔任總統,連財政部長和前幕僚長都把川普叫做“白癡”。

書中還說川普的婚姻不和,長期和老婆分床睡;另外,川普經常吃麥當勞,並不是因為他喜歡,而是他覺得吃其他食物會被人下毒,等等。

這些勁爆內容後來被美國的各大媒體轉載,氣得川普在推特上一通怒罵。

但罵歸罵,《火與怒》這本書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作者邁克爾·沃爾夫(Michael Wolff)只是一名白宮記者,並不是和川普共事的政府官員。書中的很多內容,也都是他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打探到的八卦和小道消息。

但科米就不一樣了,他是被川普一腳踢走的“內部人士”,而且還是“FBI 前任局長”這麽位高權重的內部人士。所以在這本《至高忠誠》上市之前,媒體就認為科米是想借著出書來扒一扒川普的猛料,並借機報復。

換句話說,大家都認為這本《至高忠誠》就是《火與怒》的2.0 更新版。

川普本人在提前讀到書中內容之後,也大發雷霆,連發好幾條推特,咒罵科米的新書簡直是“一派胡言”(many lies)

所以,這真的是一本為了報復川普,故意爆料抹黑他的政治八卦讀物嗎?

還真不是。

雖然科米在書中描述了他和川普的幾次接觸,也表達了自己對他的不滿,但川普並不是這本書的重點。

這本書是科米一生的回憶錄,書中有他從小到大的種種經歷。比如,小時候遭到入室搶劫,被劫匪用槍頂在頭上的瀕死經歷;高中時期被同學霸凌的遭遇;職業生涯早期與紐約黑手黨鬥智鬥勇的故事;因為醫生的失誤,痛失幼子的悲劇,等等。

直到書的最後幾章,科米才提到了“郵件門”和川普。所以,想看熱鬧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這本書的第十章。不過,我並不建議你這麽做。因為如果你這麽讀這本書,就實在太暴殄天物了。

其實,這位FBI前任局長想要在這本書裡探討的,不是他的個人經歷有多麽傳奇,也不是要去打擊報復川普,而是在討論一個略帶哲學氣質的問題:

生而為人,我們究竟應該忠於什麽?忠於權力?金錢?還是其他什麽東西?

不過,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是先從大家最關心的內容入手。讓我們把時間倒回 2016 年的“郵件門”事件,看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麽。

希拉裡“郵件門”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束之後,希拉裡寫了一本書,叫做《發生了什麽》(What Happened)。在書中,她說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輸掉大選居然是因為郵件。

2015 年 7 月,FBI 接到線人舉報,說國務卿希拉裡很可能在使用私人郵箱的時候,錯誤地處理了一些機密檔案。美國的機密檔案分好幾個等級,如果最高級的絕密檔案(top secret)被泄露,將會對國家安全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在希拉裡的郵件裡,有 8 封涉及到最高級的絕密檔案。不過,郵件的發送者和接收者都有相應的安全許可,有權知道郵件的內容。所以,在科米看來,除非 FBI 找到確鑿證據證明希拉裡泄密了,否則這件事根本不會被立案調查。

但誰知道,《紐約時報》突然發表文章,稱美國司法部已經正式立案,就希拉裡郵件泄密一事展開調查。

文章曝出來之後,全美輿論迅速炸開了鍋。如此一來,勢必會影響到總統大選。於是,FBI 不得不接下了這個燙手的山芋。

FBI 迅速成立了一個 20 人小組,專門調查這次“郵件門”。調查人員進行了地毯式搜索,閱讀了所有的郵件,找來了所有與這件事沾邊的相關人員,還盤問了國務院裡所有和希拉裡有過交集的人。

但一直到 2016 年的年中,FBI 都沒有找到任何確鑿證據,他們甚至把希拉裡請到了 FBI 總部進行了一場長達 3 個半小時的盤問。

在盤問結束 3 天之後,FBI 召開了一場發布會,科米表示:雖然沒有找到任何可以起訴希拉裡的證據,但希拉裡的行為太過粗心,是對國家機密檔案的不負責任。

希拉裡認為,科米的發布會對她的競選之路簡直是滅頂之災。

而對科米來說,他也是兩頭不討好。FBI 並沒有找到任何證據,召開這場發布會也講不出什麽實質性的內容。

他在書裡說,發布會一結束“兩個黨派都非常憤怒:共和黨認為這是一個必須被告上法庭的案子,而民主黨則認為科米是在惡意抹黑希拉裡。”

所以,科米為什麽要這麽乾呢?

在書裡,他是這麽說的:

這不是一個政治決定,而是一個關乎道德的決定。多年來,我一直都在談論 FBI 和司法部的信譽問題,我們如實地告訴法官、陪審團和國會我們看到和聽到的事實。我想強調,他們不是從共和黨或者民主黨的人嘴裡聽到的,而是從一個獨立機構的口中聽到的。

聯邦調查局必須是這個國家的‘局外人’,否則我們就會一敗塗地。FBI 必須是獨立的,和政治劃清界限的,美國人民需要明白這一點。

也就是說,科米選擇召開發布會,是他認為美國人民有重大資訊的知情權;而作為 FBI 局長,他“有義務這麽做”。不僅如此,為了保證發布會的絕對獨立性,在召開之前,科米沒有跟任何人透露他要在發布會上說什麽。

不過,如果事情到這裡結束,也就罷了。但“郵件門”卻並沒有因為這次發布會而結案,反而在美國大選日前夕再起波瀾,直接扼住了希拉裡的咽喉,斷送了她的總統之夢。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2016 年 10 月 27 號,FBI “郵件門”調查小組突然發現,在一個前國會議員的私人電腦上存儲了上千封來自希拉裡的郵件,而這些郵件都是 FBI 之前未曾檢查過的。這其中很可能就有那些危害國家安全的絕密檔案。按照流程,FBI 需要馬上簽署搜查令,來審查這些郵件。

但問題是,當時離總統大選日只有 12 天了,而審查這些郵件可能需要好幾周。

而且更要命的是,這種消息一旦被外界知曉,一定會干擾大選的結果。美國政壇長期以來有個秘而不宣的潛規則,那就是:不要在大選前60天再“搞事情”。

科米在書裡說:

我的面前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打破沉默,我要告訴國會,FBI 之前做的結案陳詞並不準確。FBI 的名聲可能會因此被抹黑,而且還會影響到大選的結果,但做這個選擇我們問心無愧。

第二個選擇是隱瞞此事。但我之前在全美國人面前做了結案陳詞,如果 FBI 在背地裡重新展開調查,那我們就是欺騙了國會和美國人民。

所以,FBI 面對的是一個極度尷尬的境地:如果他們隱瞞此事,之後希拉裡當選了,他們要怎麽告訴美國人民,他們的新總統正在接受 FBI 調查?但如果他們這個時候宣布重新啟動對“郵件門”的調查,是不是就等於助攻川普,幫他勝出?

面對兩難處境,科米做出了最終的決定:FBI 必須是一個獨立的機構,他們不能從政治的角度來思考問題。FBI 要做出對美國人民最負責任的決定,而不是對某一個黨派最有利的決定。

就在第二天,10 月 28 號,FBI 宣布重啟對希拉裡“郵件門”的調查。不出所料,美國輿論瞬間炸開了鍋,在外界排山倒海的壓力之下,科米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決定。

此刻希拉裡的心情,當然是極度崩潰的。之前所有的民意調查都預測希拉裡會獲勝,但 FBI 在如此敏感的時刻宣布重啟調查,無疑將對希拉裡的名譽帶來重創。

希拉裡不明白:“為什麽科米要在沒有任何把握的情況下,在這麽關鍵的時間點,宣布這麽重要的事情?”

終於,在大選日前夕,FBI 完成了所有郵件的審查,他們得出結論:沒有找到“郵件門”事件的新線索。也就是說,FBI 什麽都沒有找到,希拉裡沒有問題。

但是,此刻距離大選只有 36 個小時了。

而最後,川普真的當選了美國總統,這個意外的結果,讓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科米。輿論的壓力讓科米備受煎熬,而最讓他感到難過的是,有人說他是沉浸在自以為是的所謂“正義”當中。

科米在書裡說:

我問過自己很多遍,是不是影響了大選的結果?我不知道。如果我說沒有任何影響,那肯定是自欺欺人。但比起川普當選總統,如果希拉裡當選總統不合法,哪個會讓我更難受?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希拉裡一定會怪我。

但難過歸難過,科米很清楚,就算再重來一次,他還是會做出同樣的決定。他在書裡說:“我努力想要做到的,就是誠實和透明。”

大選結束之後,奧巴馬和科米做了次一對一的談話。科米知道奧巴馬是支持希拉裡的,也知道他為希拉裡參選做出了很多努力,他本以為奧巴馬會怪他。

但奧巴馬卻告訴科米:“我當時選你當 FBI 局長,就是看中了你的能力和正直。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事情改變了我對你的看法。”

但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科米的確幫了川普的大忙。所以,科米喜歡川普嗎?

一點都不喜歡。

有媒體記者採訪科米:川普是不是不適合擔任美國總統?科米的回答是:對,他的確不適合。

那川普喜歡科米嗎?曾經喜歡——至少在炒掉他之前,是非常“喜歡”,甚至可以說是“討好”。

川普“招妓疑雲”

2017 年 1 月 5 日,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國家安全局、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四大部門匯聚在白宮,和奧巴馬總統一起,探討俄羅斯是否干擾了 2016 年的美國大選。

討論的內容,還包括了一起未被證實的醜聞。根據情報,川普 2013 年曾在莫斯科的一家酒店進行了嫖娼交易,並且很有可能被俄羅斯政府掌握了影片證據。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決定,讓科米單獨和川普見面,並通知他這件事。

科米很清楚這次見面有多麽的敏感微妙,所以他盤算著:如果川普一直追問,他就準備這樣來安撫他:“我們目前並沒有調查你”。

科米和川普團隊在川普集團的一個會議室裡見面。科米寫道:“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川普,除了比電視上看起來矮一點,他和電視上那個人幾乎一模一樣。他的西服外套敞開,領帶很長,有著一雙比我稍微小一點的手。”

討論完俄羅斯乾預大選的問題之後,科米和川普進行了單獨的交流。川普一上來就誇了科米,說他解決希拉裡“郵件門”的手法值得稱讚。

他說,希望科米能夠繼續擔任局長的位置。這麽說雖然是在示好,但科米說自己感覺還是有點怪,因為在FBI  歷史上,此前只有一位局長是被“開除”的。

等川普的開場白結束之後,科米向他描述了 2013 年他在莫斯科嫖娼的事件。但科米還沒說完,川普就粗暴地打斷了他,說這些指控都不是真的,甚至還反問科米:“我像是那種需要找妓女的人嗎?”

緊接著,川普又開始自顧自地說曾經有多少女人指控他侵犯她們,而且越說越起勁。最後,科米實在受不了,只能對川普說:“先生,我們並沒有調查你。”於是,科米與川普第一次見面就結束了,歷時 5 分鐘。

十天之後,美國媒體發布了一份長達 35 頁的文檔,內容關於“通俄門”事件。

緊接著第二天,川普就給科米打來電話。科米在書裡寫道:“在我和奧巴馬總統共事期間,我從來都沒有和他通過電話,見面也只有兩次。但在短短幾天之內,我就和川普進行了兩次私下談話。”

川普在電話裡再次表示:“希望科米能夠繼續擔任局長一職”,並對俄羅斯文檔泄密表達了他的擔心。

科米說:“我不確定川普是不是在暗示有人告密,但我向他解釋了,這個文檔並不是政府檔案,而是由私人的第三方提供,很有可能是他們把文檔給了媒體。”

緊接著,川普又開口了,他說自己這幾天一直在思考莫斯科的事情,也和同事聊了聊。他想起自己在  2013 年根本就沒有在莫斯科過夜,只是在酒店換了個衣服就上了飛機,根本沒有什麽嫖娼事件。

科米聽了什麽都沒說,只是微微一笑。他在書裡寫道:“我沒有指正他,嫖娼不需要過夜也能進行。我只是看著窗外,覺得當下的情景非常可笑。FBI 局長和未來的美國總統正在電話上談論俄羅斯妓女這種事情。”

而這一切的荒唐,才剛剛開始。

兩個男人的親吻

在川普的就職典禮兩天之後,白宮為當天提供安保的部門舉辦了感謝會。FBI、特警部隊、特勤局都受到了邀請。

雖然科米覺得辦感謝會是好事,但他本人很不願意跟川普一起在媒體出鏡。畢竟,很多人認為是他幫助川普贏得了大選,而他並不想加深這樣的誤會。但最後,科米的同事還是說服他去參加了,否則 FBI 就顯得姿態太高了。

當天,川普帶了很多媒體進入會場。科米試圖站在離川普最遠的地方,躲開大家的視野。他站在了特勤局局長身邊,靠著窗戶。

很巧的是,他當天穿了深藍色的西服,正好和窗簾的顏色一樣。科米心中一陣暗喜——如果他的衣服能和窗簾融為一體,或許川普就不會發現他。

科米在書裡寫道:“這簡直太棒了,我怎麽這麽走運!於是我緩緩地蹭到窗簾那邊,想從總統的視線裡消失。”

結果呢?川普還是發現了科米,並大聲喊出了他的名字,他說:“這個人比我還有名!”這麽一來,科米就只得在無數相機前和總統握手,甚至擁抱。

但 FBI 從來不站隊,這是規矩。科米很清楚他作為局長的角色,他會和總統握手,但只是握手而已。而川普抓住了科米的手,一把就想把他拉過去,順便在鏡頭前來個擁抱,科米當時心想:“不行,絕對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所以,搞笑的一幕就出現了:科米收緊了身體右側的肌肉,用上了多年練就的核心肌群,穩住了自己的右手。(I tightened the right side of my body, calling on years of side planks and dumbbell rows.)他在書裡寫道:“除非川普強壯如牛,否則他休想從我這裡得到擁抱。”

事後證明,川普確實沒能成功;但沒成功的結果,反而更糟。因為這麽一來,川普不得不向科米靠近,他主動探出身體,在科米耳旁輕聲說道:“我很期待與你共事。”

但這還不算最糟糕的,最糟的是:因為攝影機角度問題,電視機前的人,包括科米的家人,都以為川普親吻了科米。而在公眾眼裡,科米又是那個疑似幫助川普贏得大選的人。

科米在書裡寫道:“天哪,還有比這更糟糕的事兒嗎?”

“我需要你的忠誠”

在科米看來,川普想要營造出一種類似幫派的氛圍:這些執法部門都是他的“小弟”,他們得像供著“大哥”一樣,一個個走上前去,親吻川普手上的戒指。

這讓科米感到無比困擾。他在書裡多次提到,他得沒完沒了地向川普團隊解釋:FBI 和白宮不能有任何親密、頻繁的接觸,FBI 屬於美國人民,並不是誰家的小弟。

結果,科米越是排斥,川普就越是變本加厲地想要拉攏他。

2017 年 1 月 27 日,科米接到川普的電話,說晚上要和他一起吃飯。科米別無選擇,只能答應。

在飯桌上,川普開門見山地說:“所以你打算怎麽做?”這種沒頭沒尾的問題頓時讓科米愣在了原地,他還沒來得及回答,川普就自顧自地說開了——他說,很多人都想當 FBI 局長,但他個人很喜歡科米,很多 FBI 的人也非常崇敬他。

但川普也表示:如果科米想“離職”,他也能理解,畢竟過去發生了這麽多事情。作為總統,他能決定 FBI 的人事變動,但他並不想這麽做,而是想聽聽科米的想法。

科米聽完之後,心想:“美國總統邀請我來吃晚飯,而目錄上寫的是我的飯碗。”科米向川普解釋了自己是值得信賴的,他不會在別人背後搞小動作;但同時,他也是絕對獨立的,FBI 也一樣,他們並不是總統的工具。

顯然,科米的說法並沒有讓川普滿意。

川普隨後說了這麽一句話:

“我需要的是忠誠,我期待的也是忠誠。”(I need loyalty. I expect loyalty.)

科米說,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自己徹底懵掉了:“很難想象,奧巴馬會跟 FBI 局長私下吃飯,還要求 FBI 對他表忠心。”他說,那一刻自己明白了一件事:“這位新總統根本不明白 FBI 對於美國人來說意味著什麽——他一丁點兒都不明白。”

晚飯的最後,川普再一次向科米強調:“我需要忠誠。”

話說到這份上,科米只得打破沉默,他說:“你可以一直從我這裡得到誠實。”(You will always get honesty from me.)

顯然,誠實(honesty)和忠誠(loyalty)不是一回事。川普繼續試探:“我要的就是這個,誠實的忠誠。”(That’s what I want, honest loyalty.)

科米不想跟總統當場撕破臉皮,於是搪塞了一句:“我會給你的。”(You will get that from me.)川普以為,兩人已經達成了共識,但科米卻明白——這將是一切分歧的開始。

晚餐結束之後,科米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詳細記錄了當晚發生的所有事情。而且這個習慣被科米一直保持了下去——他每次和川普單獨接觸之後一定會做記錄。每次見面的筆記他會複製好幾份,一份給他的參謀長保管,一份給 FBI 的高管團隊,一份備案在家。

他預感這些筆記未來會幫到他和 FBI,因為直覺告訴他,川普並不可信。

“滾出 FBI,不許你再踏進來一步”

之後的幾個月裡,科米經常會接到來自川普的私人電話。科米在書裡寫道:“每次電話只有幾分鐘,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尬聊。”換句話說,川普一直在試圖拉攏科米,但科米並沒有答應川普任何事情,而是每次掛了電話之後默默回去做筆記。

3 月 30 日,川普在電話裡告訴科米,FBI 對“通俄門”的調查就像烏雲一樣在他頭上盤旋,讓他很難專心。川普明確表示,希望科米能讓這朵“烏雲”消失。科米則說,他會向司法部長轉達他的意思,並加快調查速度。

誰知沒過兩周,川普又打電話了,他再一次強調,希望科米能幫他擺平這件事。他甚至說:“你懂的,我一直都把你當自己人。咱倆感情這麽好,你知道的。”(Because I have been very loyal to you, very loyal. We had that thing, you know.)

但科米仍然沒有承諾任何事情,他只是告訴川普,會讓白宮律師聯繫司法部長來商量怎麽處理這件事。而這,就是科米最後一次與川普的對話。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是前面提到的:科米在洛杉磯參加 FBI 探員招募活動時,從電視媒體上得知自己被解雇的消息。

2017 年 5 月 9 日,科米在洛杉磯被就地解職,他當場失去了 FBI 局長的所有特權,包括乘坐 FBI 交通工具的資格。但接替科米的 FBI 執行局長卻決定,允許科米搭乘 FBI 專機返回華盛頓。

看到新聞的川普暴跳如雷,他馬上聯繫了 FBI 的執行局長,要他立刻調查是誰允許科米乘坐 FBI 專機的。執行局長說是他本人同意的,這讓川普更是大為光火。

科米在書裡寫道:川普下令他永遠都不能再踏上 FBI 的領地,辦公室裡的東西由他的前參謀長打好包,寄回科米家。而且,因為這道突如其來的命令,讓科米沒辦法和自己的同事們道別。

什麽是“至高忠誠”?

至此,科米與希拉裡、川普的“美國大選往事”,就告一段落了。如果你是來看爆料的,那你想看的內容我們都已經講完了。

但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之前我們說過這本《至高忠誠》是在探討一個略帶哲學氣質的問題:生而為人,我們究竟應該忠於什麽?

或者換個說法——我們至高的忠誠,到底是對誰的忠誠?作為政府官員,科米的忠誠是給總統的嗎?是給權力的嗎?答案:都不是。

康德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讓我敬畏,一個是我頭頂的燦爛星空,另一個是我心中永恆的道德準則。”在這本《至高忠誠》裡,科米反覆提到了一個詞——“富有道德的領袖”(ethical leader)。

科米寫道:“很多人說川普精神錯亂,不能當總統。但在我看來,川普精神上沒有問題,但他有道德問題。”在科米看來,一個沒有道德的領袖,在他的治下,只會出現更多沒有道德的民眾。

那麽,一個富有道德的優秀領袖,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呢?

在書中,科米回憶了自己從小到大遇到的優秀領袖,他們謙遜、追求真理、充滿正義感,同時尊重他人、從善如流、不懼批評,這些也讓科米本人受益匪淺。

比如,“極度透明”就是科米在 FBI 一直呼籲倡導的事情。在他擔任局長的 3 年零 8 個月裡,只要有空,科米就會走到 FBI 總部的食堂,排隊買一杯咖啡。排隊的時候,他會隨便找個人聊天,了解局裡每個人的故事,還有他們對 FBI 的意見和看法。

而這一點,和他曾在橋水基金工作的經歷不無關係——你沒看錯,科米擔任 FBI 局長之前,曾經在《原則》一書的作者瑞·達利歐(Ray Dalio)的橋水基金擔任總顧問。而達利歐在橋水內部不斷強調的“極度透明”(radical transparency)就對科米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一個優秀的領袖需要足夠開放和透明,但對於一個不稱職的領袖來說,則是完全反過來的——在後者眼裡,一切批判他們的反饋都是負面反饋,甚至會引來他們的反戈一擊;但在一個優秀領袖的眼中,沒有所謂的負面反饋,所有的反饋都是正面的——因為坦誠相待、直言不諱,才會讓一個人獲得真正的成長。

最後,讓我們再回到之前那個問題:我們心中至高的忠誠,到底應該留給誰?

科米用這本書告訴我們:至高的忠誠,應該留給人類最高的道德準則。這些準則,可能取悅不了你的上司,取悅不了你的組織,甚至取悅不了大多數人。

就像科米,他激怒過川普,惹惱過希拉裡,還同時得罪過兩個黨派,他的內心不是沒有過掙扎。但他沒有忘記,自己心中至高的忠誠,到底應該留給誰。

當然了,這本《至高忠誠》並非完美無缺:它仍是一本帶著強烈主觀色彩的政治類書籍。從白宮記者邁克爾·沃爾夫的《火與怒》,到希拉裡親筆撰寫的《發生了什麽》,再到這本《至高忠誠》,幾乎全都是一邊倒地批判川普。

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聽到太多來自川普一方的聲音,也鮮有人站出來為川普說話。

我們並不清楚川普是怎麽想的,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因此,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提醒自己,不能隨便相信他人預設的立場,必須懷疑一切。

因為,無論是作為領袖還是普通人,客觀公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素質。但拋開政治上的種種,我對科米書中有一樣東西是堅信不疑的,那就是:對心中至高忠誠的堅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