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世界都在討厭好萊塢

以下內容是36氪音頻節目《觀察+》的文字版,收聽更多精彩解讀,請在36氪app訂閱《觀察+》

採訪 | 秘叢叢

文稿整理 | 張燕萍

好萊塢影片《愛寵大機密2》 內地票房剛剛突破一億,與第一部的成績相差甚遠。這是今年續集下跌的第四部好萊塢分账大作,這對於質量一直表現穩定的好萊塢電影來說並不正常。中國觀眾已經厭倦好萊塢了嗎?這會是華語電影翻身的絕佳機會嗎?

本期觀察員:韓洪剛,投中網商業深度部副主編

36氪:有人說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已經失去了觀眾緣,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些續集電影在內地票房的下跌?

韓洪剛: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續集電影不好看。不只是在中國,它在好萊塢的票房也不好。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觀眾口味的變化,之前好萊塢在中國成功的原因很簡單——特效好,工業水準高,但中國電影更適合中國觀眾的口味,在這種情形之下,好萊塢電影的票房就會相對低一些。

36氪: 這些票房下滑的電影的共性是什麽?

韓洪剛:首先它們都有點粗製濫造,沒有誠意。其次和上部相比,沒有體現出更多的創造力,這也是續集電影的一個通病,容易因循守舊。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些電影首部上映時,中國電影市場是相對貧瘠的狀態,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得特別快,等到兩三年後電影續集上映了,它已經是爛大街的電影模式,很難再吸引觀眾。

36氪:好萊塢票房在中國開始下滑的節點是什麽時候?

韓洪剛:應該是在2015年。但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觀點,並不是絕對值的下滑,而是它在中國的勢頭沒有那麽強了,或者是增長幅度趕不上中國影視市場總體的增長幅度了。簡單說就是國產片變得更加強勢和多元,而好萊塢電影對中國市場的反應慢了一些。這個現象在2015年的暑期尤其明顯。到了2016年,好萊塢引以為傲的一些超級大片在中國紛紛失守。在這種情況下,它就製作了一些以為更符合中國口味,但實際上影響口碑的作品,導致大家對好萊塢變得更不待見。

36氪: 今年有幾部超級英雄的電影續集票房(《復仇者聯盟4》《蜘蛛人:英雄遠征》)都超過了10億。為什麽這類影片是反趨勢的?這只是好萊塢電影的表面繁榮嗎?

韓洪剛:說表面繁榮有點過,但是它肯定不是一個反趨勢的現象。《復仇者聯盟4》能有40億人民幣的票房,是因為它是這個系列電影裡最重要的一部。它吸引粉絲的能力是無可比擬的,在它的帶動之下,另外兩部電影也收獲了不錯的票房,同時在同檔期也沒有能可以跟它相提並論的電影。因此,它收獲高票房是很自然的事情。

36氪:現在看電影的主力基本上是80後90後這群人,他們已經是被培養起來看這種超級英雄的電影了。

韓洪剛:對。現在看電影的主力是那些30歲左右,具備一定經濟能力的群體。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就知道漫威,漫威發展也正好趕上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發展,二者相得益彰。

36氪:可以說,中國觀眾有點厭倦好萊塢電影了嗎?

韓洪剛:整體上看,中國觀眾有點厭倦好萊塢電影,其實整個世界都在厭倦好萊塢電影。因為它有一套生產模式,這種生產模式已經失去創造力了。Netflix這類平台的迅速崛起,好萊塢不給力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好萊塢也在調整策略,比如從生產高成本的電影轉向生產多元化的電影,但是這類電影往往植根於美國本土文化,它們在中國沒有太多市場,去年的電影《黑豹》在中國被罵得很慘,它和美國黑人文化息息相關,但在中國就有文化隔閡。

36氪:現在檔期內好萊塢大片的撲街,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了同檔期華語電影的崛起。現在是華語電影翻身的絕佳機會嗎?

韓洪剛:坦白說,今年華語電影應該翻不了身了,甚至整個中國電影市場會出現負增長。華語電影和好萊塢電影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華語電影的優勢是它更了解中國觀眾,能夠觸達更多中國觀眾。根據統計,中國一年去一次電影院的人數不到一億,還佔不到總人口的10%。這裡也有“口紅經濟”理論的影響,現在人可以去抖音或者視頻網站看電影,去電影院看電影就很容易被替代。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部超級大片火爆起來帶動整個影視行業,就會吸引很多觀眾去電影院,這些觀眾也有可能順便去看其他的電影。現在如果好萊塢大片不景氣,那麽影院就失去了一個吸引觀眾的有效途徑。影院沒了觀眾,華語電影也沒有辦法翻身。

「PS:如果想和36氪《觀察+》的編輯小姐姐以及上萬氪友們近距離交流,歡迎添加氪君微信:hello36kr,加入我們的社群,一起學習玩耍。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行業與新商業世界的熱點話題息息相關,並且正在尋求報導,歡迎帶著簡介聯繫我們(聯繫人:龍真梓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