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尋找新油氣:一場關乎中國能源安全的“七年行動”

記者 | 侯瑞寧

編輯 | 張慧

1

西南小城威遠縣從未如此熱鬧。

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穿著紅色工服的人來到這裡。隨之運送而來的是高大的鑽機、規格不一的管道,和各種複雜的設備。

他們用鑽機在四川盆地中南部的這塊土地上,打出一個又一個探井,希望找到更多被稱作頁岩氣的非常規天然氣。

威遠縣的地下,埋藏了約6200億立方米這種氣體,可開採量在4000億立方米以上。連同臨近的長寧縣,它們組成了長寧-威遠頁岩氣示範區。

作為國家級頁岩氣示範基地,去年年初,這裡僅有38台鑽機,到10月底猛增至130台,是四川油氣工業史上單個開發區塊動用鑽機最多的一次。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的五大鑽探公司集結於此,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中原石油鑽探、安東油田服務、新疆貝肯能源等公司也參與其中,作業隊伍一度超過1萬人。

這僅是中國眾多尋找油氣隊伍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除了西南四川盆地外,西北的戈壁灘、東部的渤海、東南部的南海,也紛紛樹起了更多的鑽井架和鑽井平台。

一場將持續七年的油氣勘探開發大會戰正式拉開序幕。

首個“七年行動”

5月24日,一場特別的電視電話會議在國家能源局召開。

會議名稱是“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坐鎮,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等司局領導出席,河北、山西、陝西等19個油氣勘探開發重點省份相關人員在各分會場,聽取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延長石油)四家企業關於油氣勘探開發情況的工作匯報。

“石油企業要落實增儲上產主體責任,不折不扣完成2019-2025七年行動方案工作要求。”章建華斬釘截鐵地說。

這是中國第一次在油氣勘探開發行業提出“七年行動”計劃。

今年3月,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石油,00857.HK)董事長王宜林表示,根據已編制完成的《2019-2025年國內勘探與生產加快發展規劃方案》,中國石油將進一步加大風險勘探投資,2019-2025年每年安排50億元,是目前年投資額的5倍。

“深化東部、發展西部、拓展海上,油氣並重、立足常規、加強非常規。”這是中國石油為未來七年風險勘探定下的基調和目標。

作為中國最大的油氣生產商和銷售商,中國石油在2018年業績報告中預測,今年其勘探與生產板塊資本性支出同比增長約16%,為2282億元,佔公司資本支出總額的76%。

這也是2007年以來中國石油勘探生產板塊投資最高的一年。

上一輪的開發投資高峰在2012-2014年。期間,中國石油勘探生產板塊每年投入超過2200億元。2008年,WTI油價在7月衝上147美元/桶的歷史高位後,在年底降陡至33美元/桶,經過“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後,在2012年回升至均價111.67 美元/桶。

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也對勘探寄予厚望。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國海油,00883.HK)今年的資本支出預算為700億-800億元,勘探、開發投資分別佔比為20%和59%,即勘探開發總支出為632億-553億元。

在《關於中國海油強化國內勘探開發未來“七年行動計劃”》方案中,中國海油提出,到2025年勘探工作量和探明儲量翻一番。

中國海油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淨證實儲量刷新歷史新高,達到49.6億桶油當量。

按此計算,七年之後,中國海油的探明儲量將達到100億桶油當量。

以煉化和成品油銷售為主的中國石化(00386.HK),成為“三桶油”勘探開發板塊投資增幅最大的企業。2019年,中國石化勘探開發資本支出596億元,同比增加41%,增加的支出重點為勝利油田、西北油田、涪陵頁岩氣、威榮頁岩氣等油氣產能建設等。

作為“三桶油”未來七年必須堅決執行的工作指南,“七年行動”計劃緣於一紙公文。

去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於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乾意見》,要求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各油氣企業要全面增加國內勘探開發資金和工作量投入,確保完成國家規劃部署的各項目標任務,力爭到2020年底前國內天然氣年產量達到2000億立方米以上。2018年,這一數字為1600億立方米左右。

公文折射出的是中國嚴峻的能源安全。

1970年代末,中國提出“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即利用好國內、外兩個市場資源。在40年的發展中,這一理念極大拓展了中國油氣資源供應的來源,同時也讓中國油氣對外依存度創下歷史新高。

2018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接近70%;天然氣進口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對外依存度大幅攀升至45.3%。

另一方面,是國際形勢的波譎雲詭。美國頁岩油氣革命引發全球能源格局巨變——國際能源署預測,美國可能在2019年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伊朗、委內瑞拉等產油國屢遭美國製裁。

“中國要做好短期石油斷供的準備。”

5月底,在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中石化原董事長傅成玉疾呼:“在戰略和長遠上,要立足於中國,從現在起,用10-15年實現80%以上的能源基本自給。”

捷報頻傳的背後

“三桶油”的捷報

從去年底開始密集起來。

2018年12月12日,位於新疆庫車坳陷秋裡塔格構造帶中段的中秋1井,獲得高產工業氣流,千億方級的凝析氣藏橫空出世。

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公司勘探事業部副經理蔡振忠認為,一個新的油氣富集區帶將被打開。

四天后,距離中秋1井千里之遙的四川盆地,傳來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永探1井獲得高產氣流的消息。一個近兆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區塊被鎖定。

今年一季度,中國石油油氣產量大增:實現油氣當量產量390.1百萬桶,比上年同期增長6.4%,其中,國內油氣當量產量337.5百萬桶,比上年同期增長5%。

中國海油也有斬獲。去年11月,中國海油宣布,儲量規模超千億立方米的中國首個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進入實質性開發建設階段。

今年5月,中國海油宣稱,到2025年,將建成南海西部油田2000萬方、南海東部油田2000萬噸的上產目標。

中國石化今年3月則在四川盆地的威(遠)榮(縣)頁岩氣田提交了1247億立方米的探明儲量,並宣布今年將建成10億立方米產能。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6月11日,中石化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永生在四川大學的國企公開課上表示,石油石化是朝陽產業,目前中國已找到的石油和天然氣僅佔中國煤資源總量的30%和15%,仍有大量資源有待發現。

但自然資源部油氣中心原研究員嶽來群並不樂觀。

“目前國內油氣儲量和開採量均有所提升,但已取得的儲量成績多屬於老油田、老油層的滾動性增加,新層系、新區塊、新資源類型發現不多。且新發現的儲量品位不理想,導致勘探開發成本增高。”自嶽來群指出。

中海油總地質師謝玉洪表達了類似觀點。

他認為,經過多年的勘探開發,中國海域油氣勘探開發地質條件劣化加劇,勘探開發難度加大,技術要求更高,面臨著地質壓力。“油價變幻無常,也加劇了成本壓力。”他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原油產量1.9億噸,同比下降1.3%。自2016年跌破2億噸以來,中國原油產量已連續三年下降。

東帆石能源谘詢公司董事長陳衛東認為,經過百年發展,中國能夠實現經濟可采的石油資源已經不多,“按照現在的成本要求,很多石油資源是采不出來的”。

界面新聞查閱中國石油歷年業績報告發現,其部門油氣操作成本從2007年的7.75美元/桶,升至2018年的12.31美元/桶,增幅58.9%。

海洋石油的桶油成本更高一些。中國海油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桶油主要成本雖同比下降近7%,但仍高達30.39美元/桶。

與此對比的是國外油氣公司的低成本開採。據彭博社稱,沙特阿美能以每桶2.8美元的價格提取原油。

國際油價的下行,讓各大中國油企的開採“亞歷山大”。今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始終處於低位徘徊。WTI原油價格約為5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約為60美元/桶。6月11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迎來年內最大降幅,92號汽油重回“6元時代”。

開啟競合模式

內外交困之下,“三桶油”或相互借力、或暗地競爭,加碼油氣勘探生產。

4月24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稱,附屬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下稱中海石油中國)已與中國石油,就南海北部灣23/29區塊和北部灣24/11區塊簽訂了合作合約。

這是雙方在國內海上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的首次合作。

合約規定,上述兩個區塊勘探階段均由中國石油擔任作業者,並承擔70%的直接勘探費用,剩餘30%的費用由中海石油中國承擔。在開發生產階段,雙方將成立聯合作業機構,參與權益比例為雙方各佔50%。

這一區塊原屬於中國海油。

中國海油投資部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北部灣23/29合約區與中國石油礦權區相鄰,可借鑒中國石油福山凹陷勘探開發的成熟經驗和技術;且該合作區塊靠近中國石油海南生產設施,有利於設施共用,實現規模效益開發。

“24/11合約區屬於勘探新區新領域,雖然面積較小,但圈閉發育且靠近生烴中心。希望雙方的合作可以帶來新的地質認識。”上述工作人員稱。

在中國海油首席執行官袁光宇看來,中國海油與中國石油將利用優勢互補,共同加強中國海上油氣區塊的開發。

這只是雙方合作的序幕。

中石油副總經理侯啟軍稱,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還將在渤海灣盆地三個重點勘探領域進行聯合研究。

自2004年獲得海上油氣勘探開發許可證以來,中國石油一直希望在海上有所作為。

“我們計劃用15-20年的時間,通過學習和積累經驗,在深海油氣的勘探方面由參與者成長為收益者。”在2017年深海能源大會上,時任中國石油總裁汪東進表示,在深海油氣勘探開發領域,尤其是在“可燃冰”領域將和中國海油展開合作。

與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的海上合作不同,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陸上、尤其是在西南地區的頁岩氣勘探開發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

自2012年建設成為中國首個大型頁岩氣田以來,中國石化涪陵頁岩氣田一直是媒體的焦點。2018年,已建成百億立方米產能的涪陵頁岩氣產量達到60億立方米,佔到國內頁岩氣總產量的60%。

今年3月25日,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的威榮頁岩氣田探明儲量通過國家儲量委員會審定,成為涪陵頁岩氣田外的又一個產能建設基地。至此,中國石化在國內頁岩氣探明儲量中佔比超70%。

中國石油的頁岩氣田同樣位於四川盆地,即長寧-威遠頁岩氣示範區。2018年,中國石油的頁岩氣產量為42.7億立方米。

去年5月底,王宜林在川渝地區調研頁岩氣勘探開發工作時表示,公司計劃到2025年頁岩氣產量達到200億立方米。

今年兩會期間,王宜林再次表示,未來要加大頁岩氣勘探開發力度,頁岩氣產量目標被重新調整:2020年頁岩氣產量力爭達到120億立方米,到2025年產量翻一番,達到240億立方米。

“應該強調70年代的大會戰體制,這是我們國家石油儲量和產量增長最快的時期。”傅成玉在上述論壇期間表示,中國要大力發展頁岩氣,需要政府把體制和市場優勢結合起來。

他認為,政府直接管效率太低,但完全市場化,又會缺乏制度優勢,大會戰模式比較合適當前形勢。

面對油企們的勃勃雄心,接受界面新聞採訪的多位專家均表示,在加大國內勘探開發的同時,也要避免“拔苗助長”。

“中國的石油地質條件決定不可在戰略上過分拔高油氣資源的自力更生能力。”嶽來群稱,能源安全的概念包括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加大投資國內勘探開發的同時,也要注意國外油氣等能源基地建設。

“三桶油”從未停止過海外資源的拓展。6月5-7日,在中俄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海油分別同俄羅斯諾瓦泰克公司簽署合作協議。“三桶油”將以股權合作的形式,從上遊到下遊全方位參與俄羅斯北極天然氣的開發利用。

“七年行動”的大幕已經拉開,戰況如何,尚需拭目以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