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讓「沉默殺手」偷襲你 做好六點預防慢性腎病

慢性腎臟病(CKD)的發病率不斷增高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由於早期癥狀不明顯,晚期危害大,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日前,中華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舉辦了腎臟病義診,專家提醒,要重視腎臟體檢,及早發現腎臟病的蛛絲馬跡。

中華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吳丹介紹,人體有兩個腎臟,呈蠶豆狀位於脊柱兩側,腎臟雖然重量不大,但其功能強大,不僅能清除人體代謝所產生的毒素,還能維持人體水、電解質、酸鹼平衡,此外,還能分泌一些激素,調節血壓,刺激骨髓中紅細胞的成熟與釋放。慢性腎臟病發病率高(10.8%),而且早期可無癥狀,我國腎病患者約有一億,但實際知曉自己患病及進行治療者很少,很多患者未能進行早期篩查,直到進展至終末期腎病時才發現。一旦進展至終末期腎病,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尿毒症,只能進行腎臟替代治療。

吳醫生提醒,保護腎臟,要做好以下幾點:

1.不亂吃藥:部分止痛藥、抗菌素、感冒藥等有腎毒性,務必遵醫囑服藥。

2.反覆發作的扁桃腺炎要小心:鏈球菌感染容易引起腎臟疾病。

3.合理飲水不憋尿:尿液瀦留在膀胱,容易繁殖細菌,間接感染腎臟。

4.控制好血糖和血壓:血壓、血糖控制不好造成血管硬化,導致腎臟病變。

5.泌尿結石:結石易造成腎積水、梗阻性腎病。

6.定期檢查:最好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尿液和腎功能檢查,尤其慢性病患者,還有女性懷孕時,應該定期監測尿常規、腎功能等。

需要提醒的是,慢性腎病有幾類高危人群。一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心臟病、高脂血症、腫瘤、中風、肝炎、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慢性疾病者。二是,有腎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家族史。三是,60歲以上老年人。四是,反覆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患者。再者是長期應用某些抗生素、止痛退燒藥、化療葯等腎毒性藥物。

對於高危人群,專家建議應根據情況隨時酌情檢測血壓、尿常規及腎臟超音波,必要時根據病情進行非常規檢測,如尿微量白蛋白等。不管病因如何,當尿常規、腎功能和超音波檢查異常超過3個月即可診斷為慢性腎臟病。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南京晨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