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劇《車諾比》,是真相還是渲染?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烏克蘭特派特約記者 屈佩 雷舒雅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董銘】

編者按: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23分,前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市核電站4號機組核反應堆爆炸,大火燃燒10天,爆炸致20萬平方公里土地汙染,650多萬人受災,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多個國家都曾以該事件為背景拍攝過影視作品,其中就包括目前最受關注的,由美國HBO電視網和英國天空電視台聯合推出的新劇《車諾比》。自5月6日開播以來,憑借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和精良的大製作模式,該劇目前在著名影評網站IMDb的評分高達9.7,“爛番茄”新鮮度為96%,口碑已超《權力的遊戲》成為HBO史上口碑最高的劇集。不過,在獲得好評的同時,這部僅有5集的迷你劇卻在歐美地區引發對事件真實性和創作立場的爭議。

美英:劇集真實,更是警醒

新劇《車諾比》(圖1)以當年主持事故處理的蘇聯核物理專家瓦列裡·列加索夫的回憶開始,將觀眾帶回1986年的災難時刻,展現出整個蘇聯,上到戈爾巴喬夫,下到普通市民、消防員和士兵等各個層面的反應。據美國《綜藝》雜誌報導,為最大限度還原時代感,製作團隊雖無法進入烏克蘭的無人區實拍,但仍在立陶宛找到一個與車諾比同時期建造的核電站取景拍攝,力求在細節上貼近當年的蘇聯社會。

英國《每日星報》表示,“從第一集緊湊的救災和勘察,到第三集見證消防隊員因核異塵餘生而出現的全身皮膚潰爛。這部劇集帶給觀眾的震撼讓剛劇終的《權遊》看起來更像一部喜劇片”。在美國《截止日》看來,這部劇集展現出來的事實真相已足夠讓觀眾陷入沉思。

“《車諾比》並不僅限於一部歷史劇,它更是一個給觀眾的警醒。”美國《時代》周刊以此為題刊文稱,在這部講述災難的劇集中,我們能看到蘇聯最終解體的根本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社會停止相信科學的後果。

儘管大部分英美媒體對該劇都讚不絕口,但該劇在真實還原度上仍存在瑕疵。在美國《好萊塢報導者》看來,該劇的主要演員中沒有俄裔,主演傑瑞德·哈裡斯,艾米麗·沃特森都是英國演員,舉止行為與東歐人有著較大出入,且劇集大部分採用英語對白,“像是穿越到《唐頓莊園》。”此外,該劇前兩集更側重渲染蘇聯官僚體系的低效和欺上瞞下,而忽視對民眾態度的展現也為劇集的真實性打上問號。

俄烏:劇集凸顯西方的刻板印象

“這部英美合拍的《車諾比》很容易給觀眾造成一個不真實的印象:當時的戰士、消防員是被蘇聯政府騙去搶險救災的。”在烏克蘭舍甫琴科博物館工作的阿納斯塔西亞·葉夫格列夫斯卡亞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爆炸發生在深夜,第一批消防員並不知情,很多人穿著便服便火速趕往現場,加入戰鬥。而後來參與救援的戰士都是明知危險,仍毅然決然地用肉身去抵擋災害。“他們是真正的人民英雄,不怕任何困難,盡量找解決辦法,但電視劇裡表現的救援人員沒有任何意志。電視劇渲染悲劇情節可以理解,但這顯然是與真相有出入。

“從目前的劇情來看,這部劇集更像是美國出品的一部恐怖片。”烏克蘭《共青團真理報》記者亞歷山大·科茨刊文稱,系列製作人為“宣傳”目的而允許“錯誤”的誕生,製造出一種人為的悲傷和利用先進的攝影技術所展現的恐怖場景。烏克蘭“觀察家”網站更是用“劇集展現的只是身體上的恐懼,而沒有還原事實的靈魂”來評論《車諾比》。

“俄羅斯人習慣性地不信任外國導演講述前蘇聯或俄羅斯的故事,並非沒有理由。”在俄羅斯衛星網看來,HBO所製作的《車諾比》在很多細節上故意呈現出西方世界對前蘇聯的刻板印象,例如,劇中角色太過頻繁地使用“同志”作為稱呼。

儘管該片在俄烏兩國受到較多批評,但在《莫斯科時報》看來,“很慶幸這部集能在俄羅斯播出,讓這一代人有獨特的機會重溫蘇聯時期最重要的時刻之一。”

各國銀幕中的車諾比

作為影響人類進程的大事件,車諾比核泄漏事件一直活躍在影視創作者的視野中。多個國家都曾推出相關作品,其中即有探秘真相的紀錄片,也有借題發揮的劇情片,還有創意題材的恐怖片。這些影視作品將外界觀察該事件的不同角度呈現給大眾。

在紀錄片方面,從美國探索頻道拍攝的《搶救車諾比》(圖2)到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車諾比災難》,再到烏克蘭拍攝的《車諾比3828》都試圖通過大量詳實的檔案、事故親歷者的訪談,來重現災難的起因和後來的救援。而德英聯合製作、於2016年上映的《車諾比:30年後》則採用現代的實拍畫面展現如今的核電站“石棺”和廢棄的普裡皮亞季。

當人們開始在這起事故中,發現更多故事和角度時,烘托各種情感的電影陸續誕生了。在不少西方人眼中,發生核泄漏的車諾比早已被想象成滿是“變異怪物”的鬼城,例如2012年好萊塢製作的《車諾比日記》中,一群美國年輕人為尋刺激便前往探險。與之相似的便是俄羅斯於2014年推出的劇集《車諾比·禁區》(圖3),該劇虛構出5名年輕人“穿越”回到車諾比核電站事件前,嘗試改變歷史。該劇也因腦洞新奇而大獲好評,3年後便推出第二季。

隨著時間的推移,烏克蘭政府於2011年正式開放前往車諾比的特定旅遊路線,這讓外界對事發地民眾的現狀更加關心。由多國人員聯合製作影片《車諾比的大娘們》(圖4)便獨辟蹊徑地將鏡頭對準那些災後仍然固執地留在車諾比附近生活的女性。該片於2015年上映,被多家媒體譽為最溫情的車諾比影片。她們雖然飽受甲狀腺癌的困擾,但依然在無人區裡耕種打獵,不願離開故土。看著影片中這些最普通烏克蘭人的生活態度,或許是對“妖魔化”車諾比的最好回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