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5周就出生體重僅1斤多 這些孩子在他們手中創造奇跡

歐陽豔醫生的患兒,出生時僅29周零3天,呼吸機上了一個月。父母帶著如今已7個月的寶寶,回來看望歐陽豔醫生,並來到當時寶寶住過的溫箱旁,給裡面的小寶貝加油。

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 醫學上,出生時胎齡小於37周的嬰兒被定義為早產兒,其中胎齡小於28周稱為超未成熟兒。據統計,全球每年1500萬新嬰兒是未能完成37周妊娠的早產嬰兒,他們被稱為提前來到人間的天使。都說醫務工作者是白衣天使,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白衣天使”和“早到天使”一起,演繹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人間故事。(攝影/長江日報 賈代騰飛 編輯/龐宇佳 《中國人的一天》第3246期)

影片 |世界早產兒日當“白衣天使”遇見“早到天使

懷孕26周李金純醫生,認真記錄寶寶的各項身體數據。

“安安認生,一般人都抱不去,李醫生一接就過來了。”

11月10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家長在寶寶周歲時,帶孩子來看望當初精心呵護他的李金純醫生。挺著大肚子的李醫生,抱著有些壓手的寶寶,一陣哽咽,“當初你才多小啊,一轉眼都長這麽大了。”

在新生兒科,這樣的相見,時常都在上演。奇妙的是,孩子見到“白大褂”,通常都緊張害怕,但在這裡,孩子都安安靜靜依偎在醫生護士懷裡。“他們一出生,就住在咱們科室,這裡也是他們的家,回家自然高興了。”新生兒科主任夏世文笑著說。

入夜,一早產兒在溫箱裡,進入了甜美夢鄉。

夏世文從醫30年,見證了早產兒救治的跨越式發展階段。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他剛剛參加工作,當時早產兒救治水準不高,接診的早產兒很少,34周胎齡的早產兒就算是非常小的寶寶了,而且存活很不容易。隨著診療水準的提升,早產兒收治數量越來越多,胎齡也越來越小。近年來,低於28周的超未成熟兒也越發多了。“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一年要收治600克~1000克的超未成熟兒120名左右。”夏世文介紹。

早產兒在接受黃疸治療,護士為他準備了小小的黑色眼罩,仿佛“超人總動員”裡的打扮,與醫生護士更新打怪。

2017年11月,一對26周零2天的龍鳳胎,迫不及待從媽媽肚子裡來到人間。一個體重1040克,一個890克。儘管父母給他倆取名為壯志、凌雲,但姐弟倆胎齡小、體重輕,救治困難重重,種種因素疊加一起,讓家人產生了放棄的念頭。

新生兒科張漪醫生把孩子家長帶進重症監護室,給他們看孩子的心跳,讓孩子的小手拽著他們的指頭感受溫度。“我也是女人,我深知懷孕的艱辛,家長不容易,孩子更不容易,相信我,相信我們科室,一定能讓孩子倆挺過來。”張漪眼眶紅潤,緊緊抓住孩子家長的手說。

在那一決定孩子命運的轉折點,張漪至今清楚記得,孩子爸爸說的話:“醫生,你就不要考慮後果,你就隻管治,不論將來是什麽結果,是死是活是殘是傷是好,一切責任由我們自己承擔。”

經過醫生護士細心呵護,壯志住院治療75天,凌雲107天后,終於出院與父母團聚,兩個孩子隨訪的腦電圖、磁共振以及追趕生長情況都很理想。

新生兒科,一名身為健身教練的爸爸,第一次抱著早產寶寶去做造影。那麽小的寶寶,讓初為人父的他,有些手足無措。

造影做完後,他不得不離開重症監護病房。短短的相見後,又要暫時分別,這位爸爸久久不願離開。

對於恢復發育較好的早產兒,醫生護士會對母親進行培訓,鼓勵她們進行“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護理”是模仿袋鼠媽媽把小袋鼠放進育兒袋,讓寶寶緊貼在胸口的一種護理方式。通過媽媽的心跳、體溫、擁抱、呼喚,滿足早產兒所需的溫暖和安全感,促進親子關係的建立。

考慮到家長對寶寶的思念,醫生護士會讓家長寫下想對寶寶說的話,貼在溫箱外面,以此鼓勵寶寶快快成長。

夏世文介紹,以前因醫療技術水準和早產兒知識的普及水準有限,不少家長放棄了早產兒的救治。現在,早產兒救治存活率很高,預後併發症減少,放棄的家長也越來越少。“我們新生兒科早產兒救治存活率已達90%以上,無併發症的存活率也一直在提升。曾經救治過的最小早產兒是胎齡25周,體重680克,目前孩子已經8個月,智力和運動發育都較好。”

我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9.6%,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在迎來新一輪生育高峰的同時,由於新生兒基數的變大,再加上拚二胎的高齡孕婦早產發生率更高,早產兒的數量或將在未來出現階段性增加。

平日裡抓技術,控管理,李華護士長是出了名的嚴厲,可當她抱起寶寶時, 溫柔寫滿臉龐。

至於早產的原因,夏世文主任分析主要有三種:母體、胎兒和醫源性。其中,醫源性、母體高齡、母體感染都是主要原因。醫源性包括孕婦患有嚴重的妊娠合並症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要立即終止妊娠的。每次接診到這類早產寶寶,他都無比惋惜,“這類孕媽在孕期做好保健和監測,應該可以避免或減少早產寶寶的出生。”

33周早產的小姑娘,出生時僅1.6千克。目前已經4歲的她回科室“探親”,隔著玻璃與病房裡的護士打招呼。

護士精心呵護早產寶寶,小腳和大手,構成一個“心”。在新生兒科,總有流不完的淚,展不盡的笑,這些淚與笑裡有悲戚、有感動、有歡喜,有欣慰……

儘管早產兒們在科室接受治療時,並沒有記憶,但他們和醫生護士之間,有著奇妙的情感紐帶。長大後哪怕再次相見,仿佛只是久別重逢,不會陌生。

(微信搜索“中國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公眾號,投稿或分享你的故事至[email protected],你將有機會成為中國人的一天主人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