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都曾經是“背多奮”的粉絲

朋友圈有人曬出一張圖,是最常見的街頭一景:母親騎著電動車,後面坐著女兒。媽媽後背上貼了半張A4紙,上面的內容隱約可見——數學領域的常用英語詞匯。顯然,這是在上學(上培訓班?放學?)的途中,孩子還在利用碎片時間背著單詞。

有人手動點讚,有人感慨“太拚了”,有人心疼孩子的負擔重,有人說這張“背貼”圖片能拿國際攝影金獎。

我也被母女的創意逗樂了,想到拆散古詩重來:慈母,身上衣;臨行,密密縫(記)。

其實,走著背課本默單詞,這事早有人乾過,躺著看公式想題目的事情,也絕不新鮮。數學家陳景潤早年去食堂吃飯,他走邊琢磨問題,走著走著,撞上一棵大樹,還說對不起。不過,像這對母女的獨創性操作,以身體為課業背景板的儀式感,那不願浪費分秒、追求“背多分”的悲壯感,似乎還是第一次見到。

想起來當年我讀書的事兒。由於小學、初中都是在村裡讀的,英語到初中最後一年才簡單接觸了一點,而英語老師是一位剛剛高考落榜的學生,他勉強讓我們認全了26個字母,分清了和漢語拚音的區別。中考時,英語總分60分,題目基本看不懂,幸好有ABCD四個選項,隨便勾了一通,最後得分17,在我們村上那所初級聯中居然名列前茅。到鎮上讀高中後,我知道自己與別人差距之大,決定迎頭趕上,而我所做的努力,就是擠出所有邊角料時間,背單詞,背語法,背課文。那些年,我們是“背多分”的忠實粉絲。

讀高中時,每周回家一次,單程五六公里,我一般都是步行,正好帶著語文、英語課本上路。許多個早晨,天不亮就起床返校,等到天亮了,我已經從鄉間泥路一步一步走到鎮際砂石公路。在坦途上,可以邊走邊讀邊背,腳不停,嘴不停,腦不停。英語讀累了,換語文;語文背累了,再切換回英語……論“邊走邊背”的艱辛歷程,我是當之無愧的前輩體驗者。

某年暑假,父親興衝衝地給我推介一項新技巧:本村一位堂叔,恢復高考時順利考取省城的名牌大學。心得是,他在村裡複習迎考時,曾經把定理、公式都貼在蚊帳裡,睡在鋪上可以看、可以背,而且不會遭到蚊蟲干擾,一舉多得……父親說得眼睛發亮,我聽得腦洞大開,當場就模仿製作起來,在我床上那頂多處打了補丁的蚊帳裡,貼上了定理、公式。從此,一睜開眼,它們就撲面而來;一閉上眼,我就開始浮想聯翩,念念有詞。在躺著的“自習課”裡,我每次都跟自己死磕,眼睛一會兒睜,一會兒閉,不斷自我考問。

許多年之後,問起堂叔當年複習的那個細節,他淡然一笑,說,貼的是兩大張數學公式,不是貼在蚊帳裡,而是貼在牆上;坐在床上,就可以方便地看上幾眼。可能我父親聽岔了。不過,那倒也促成我的“牆貼”有了創新,那是“帳貼”了。

中國學子的“背多分”故事,透著些無奈,沉重,卻也傳遞著一些有為與奮爭,不向人生認輸的精神頭。

本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