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九年堅守,九年爆款,《我要上春晚》的長青秘訣在哪裡?

導讀

九年的時光沉澱,這個舞台匯聚了太多有才華、有夢想的平凡卻不平庸的表演者,傾聽了太多來自他們的故事和力量!

來源:傳媒內參—廣電頭條

文/安哲

綜藝市場從來不缺爆款,但能將一檔金牌節目做九年,且年年都能推陳出新、誕生精品,卻實屬不易,《我要上春晚》便是央視三套的這樣一檔長青節目。

春節前夕,《我要上春晚》如約而至,這檔推出九年的央視老牌綜藝,早已成為中國百姓心得標志性的“合家歡符號”。九年來,節目將無數優秀的文化精品輸送到春晚的舞台,也成為無數老百姓心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年末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技術、新傳播管道的更新拓展,《我要上春晚》在堅守正能量價值觀,引領晚會創作方向的同時,也在觀眾互動、台網融合聯動等方面不斷挖掘節目潛力,常做常新,與時代發展同步。

節目通過講述那些發生在百姓生活中的勵志故事,挖掘平凡故事中的正能量,譜寫普通人的中國夢新表達,成為真正的“百姓圓夢舞台”。九年堅守、九年爆款,《我要上春晚》的長青秘訣究竟在哪裡?

內容為殼、情感為核

打破藝術壁壘彰顯時代精神

《我要上春晚》是平凡人的追夢舞台,它不僅能發掘到追夢人最閃耀的一面,更挖掘他們背後的心路歷程,傾聽他們的故事,給他們一個或圓夢、或彌補遺憾、或展望未來的機會。

在上周末播出的最新一期節目中,以一首洗腦熱曲《隔壁泰山》感染無數觀眾的阿里郎組合,熱情洋溢的背後是他們不為人知的過往。

從2002年正當紅到2013年解散,再到消失四年後於2017年帶著新成員重新出發,老大哥權赫和觀眾分享了自己這一路上的辛酸與掙扎,在談到組合解散之後最艱難的那段時期,不少觀眾也隨著權赫潸然淚下,點評嘉賓董卿說“人生,不怕有困難,怕的是有落差”,但“傲雪寒梅獨自開,唯有伊人踏香來”,只要堅持音樂夢想便永遠都不會老,孫濤則鼓勵他,一定不要忘記在艱難時期一直陪伴他的妻子,家人是一定要用心去感謝的……

這對許多在奮鬥路上的年輕人也是一種啟示,普通人能否重新站起再出發,如何在平凡的一生中有些許不平凡,強大的內心才是關鍵。

年輕的雜技演員尹中華,他在台上通過一段精彩奪目的雜技表演令全場觀眾歎為觀止,每一個華麗的技巧和每一個動作後暖心的微笑,都讓人難以想象他表演背後的辛酸與遺憾。

尹中華說,這段表演是專門為過世的父親所準備,學雜技之初,是因為父親怕他沒有一技之長無法糊口,後來他一個人剪輯歌曲、編排動作、走遍大江南北去表演,而如今自己有了能力父親卻已經不在,這種“子欲養而親不待”不僅是尹中華的遺憾,更是許多在場觀眾的遺憾,當台上的尹中華表示,自己已經用二十年的積蓄為母親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現場更是掌聲雷動,此時此刻,屬於尹中華的那份孝心,才是《我要上春晚》整個舞台上最閃亮的主角。

《我要上春晚》打破了百姓的藝術壁壘,讓民間的藝術達人能夠直達頂級藝術殿堂,在實現他們自我價值的同時,更對社會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也為社會各界樹立了勇敢追夢的信心與勇氣,在為春節增加年味兒的同時,更成為新時代百姓們都喜聞樂見的文化節目。

給百姓以展示舞台,傾聽他們來自內心的故事,讓他們心中的夢得以圓滿,並從中提煉出感動人心的勵志精神給人以啟示,這便是《我要上春晚》堅持九年,在百姓心中愈發重要的原因。

打造專屬“年末記憶符號”

見證平凡人的不平凡夢想

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凝結著中國百姓的集體情感,並在千百年的傳承中形成了約定俗成的歷史文化傳統。

自1983年起,央視首屆現場直播形式的春節聯歡晚會成功舉辦,從此,每年除夕夜闔家團圓時,“不看春晚不過年”儼然成了一個新民俗。而春晚在豐富著百姓精神世界的同時,隨之而誕生的《我要上春晚》節目,也為更多的民間草根藝術提供了被大眾所熟知的機會,九年來,它“預熱”著春晚,逐漸成為很多中國百姓不可缺少的“年末記憶”,每當年末該節目播出時,就意味著春節將至,“年味兒”就又濃鬱了一些。

《我要上春晚》自創辦之日起便秉承著“開門辦春晚”的理念,為有才藝、有天賦、有特長的普通百姓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我要上春晚,追夢要勇敢”,它鼓勵著各行各業的普通百姓前來追夢,節目將目光聚焦於普通人,講述其背後那些屬於平凡人的不凡故事,取材於百姓生活,同時更貼近百姓生活。

今年的的節目中,萊州中華武校“百人大團”的國術表演《尚武乾坤》、台風呆萌卻不失古靈精怪的小品《自食其果》、腹語表演者一人分飾兩角的對口相聲《我“猴”喜歡你》、中國風與搖滾元素兼具的歌舞《霍元甲》……雖然表演者都是沒有明星光環的普通人,但正是因為他們出自我們周圍,這樣貼近生活的精彩表演才更令人震撼。

拓展“年味”內涵和外延

以融合與跨界解析“追夢”

人民日報海外版曾評價節目,“《我要上春晚》既有基於個人奮鬥的勵志追夢表達,又有展現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動人故事,更有彰顯大格局家國情懷的壯志抒發。”北京晚報也曾評價《我要上春晚》,“節目類型豐富,在傳遞歡聲笑語的同時,也讓觀眾看到了平凡背後的追夢之心與正能量。”

央視春晚作為中國人必不可少的“年夜飯”,更是專屬於中國人的情懷舞台,所以,《我要上春晚》已不是簡單的春晚前期預熱以及節目輸送平台,它更像是一個連接國人情感的文化大舞台,節目給予普通人機會,讓他們有了在春晚舞台上大放異彩的可能,更讓他們有了締造百姓藝術傳奇的可能,講述故事、成就夢想,這其中蘊含的“文化力”更是難以估量的。

2010年8月19日,《我要上春晚》進行首次錄製,來自民間的藝術愛好者第一次獲得了與專業藝術家同台角逐的機會,在百姓們看來,《我要上春晚》的開放性、包容性都為他們搭建了難得的逐夢舞台。

九年的時光沉澱,這個舞台上匯聚了太多有才華、有夢想的草根表演者,傾聽了太多來自普通人的夢想力量,《我要上春晚》在為觀眾奉獻了上百場精彩絕倫的藝術表演的同時,更帶給觀眾太多的感動與勵志。也可以說,《我要上春晚》是一個喚醒心靈的舞台,它貼近百姓生活、講述百姓故事,同時,它更為無數的觀眾塑造了一個抒發情感的場景,看到表演國術的“百人大團”,你可能會想感謝這一年來刻苦努力的自己,看到為父親表演雜技的尹中華,你可能會想早些回家陪父母過個好年,看到歷經挫折的阿里郎組合,你可能會默默感謝那些一路同行的夥伴……就是這樣,《我要上春晚》在新年的合家歡氛圍中,更添加了源自於普通人的不凡情懷,更顯意義深遠。

除了在電視平台引發了觀眾共情和熱議外,節目還在新媒體短影片端發力,引發了更多年輕閱聽人的參與。截至目前,《我要上春晚》抖音影片播放次數近2.6億,點讚數超1千萬,單是玖月奇跡一段“在線教學中國範兒手勢”就收獲了20餘萬的點讚,還引發了網友們的競相模仿,足見《我要上春晚》在年輕觀眾中的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8《我要上春晚》還面向全年齡、全媒介閱聽人,創新推出衍生網綜《我們一起上春晚》,既是台網聯動的一次新型互動探索,更通過融合話題傳播、網絡互動和情景式表演等方式,將春節年俗、網絡熱點話題等內容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傳播,影響更多觀眾的同時,強化春節的儀式感,實現春節在新時代的新解讀、新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