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不轉錦鯉?你可能中了心理暗示的套路

錦鯉:光鮮背後,是套路

古希臘神話裡,人之上是神,神之上是命運。命運最高,佔了C位,主宰一切。

世事難預料,人類太渺小,迷信永遠有一席之地。

活在當下,吃榨菜、喝二鍋頭、上拚多多之餘,轉發一波錦鯉,成了現代人的剛需。

瘋狂轉發錦鯉背後,是心理學作祟。

斯金納在《科學與人類行為》一書中指出,只要呈現強化物,就總會強化著什麽,只要強化物和結果之間,有偶然一次聯繫,就足以構成迷信的鏈條。

舉個栗子。

轉發錦鯉的人,多如過江之鯽,肯定不會都交好運,很可能交的是厄運、霉運、華蓋運,但沒關係,只要有一個人應驗,錦鯉的“鯉設”就成立。

如果有人告訴你,水逆的時候,轉發一波錦鯉,就能帶來好運。動一動手指,你轉不了吃虧,也轉不了上當,何樂而不為?

斯金納將人類行為分為兩類,反應行為操作行為

反應行為由特定刺激引發,看到美食流口水,踩到蛤蟆會尖叫,都屬於這類;

操作行為受外界影響,由個體主動做出,比如,小孩學寫字時,父母誇獎他某個字寫得漂亮,他以後就會按照這個樣式來寫。

轉發錦鯉這種騷操作,自然屬於操作行為。

操作行為中,有個至關重要的概念,叫做強化:當個體做出某行為,給予其一定獎勵,該行為就會反覆出現。

支付寶抽出的史詩級錦鯉信小呆,獲得200多個高端商家提供的免單大禮包,就是一個石破天驚的強化行為,猶如一枚重磅炸彈,將錦鯉的熱度推至頂點。

狂轟濫炸之下,泛濫的錦鯉,商業的邏輯,飄渺的運氣,僥幸的心理,四者雜糅在一起,成為一場聲勢浩大的細民狂歡。

斯金納認為,迷信行為跟偶然性相聯。

一個人做事時,伴隨有某個動作或狀態,恰好得到了收益,他就會認為,這兩者之間,有著某種神秘聯繫。

拿足球運動員來說,有的球星喜歡第一個入場,有的喜歡最後一個入場,還有的喜歡在進入球場時,親吻腳下的草地,更有甚者,會在不同賽季,穿不同顏色的內褲。

綠茵場種種怪癖,不能勝數,皆因他們相信,這麽做能給自己帶來好運。儘管事實上,這統統都是迷信,習慣動作跟最後結果,並無必然聯繫。

在麻將界,流傳著一個“尿手轉運”的說法。

話說有位仁兄,酷愛碼長城,可惜手氣太背,輸多贏少。

有一回,他打了十幾圈,一次都沒贏,難免心焦氣躁。中場休息時,到廁所噓噓,尿了幾滴在手上,也懶得去洗,急衝衝趕回麻將桌,投入下一輪戰鬥。

誰料,再次上場後,運氣如尿崩,擋都擋不住,碰碰胡,七小對,清一色,十三么,仿佛賭神附體,大殺四方,贏得盆滿缽滿。

於是,這哥們總結出經驗,打麻將時,當運氣不濟,就尿遁一下,去廁所放放水,有意無意地,落幾滴在手上,就能夠轉運。

很多朋友聽說後,如法炮製,為求轉運,頻頻尿手。

這聽起來像個惡俗笑話,類似的事件,卻在現實中一再上演,乃至成為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橋段。

轉發錦鯉,尿手轉運,皆是如此。

△ 上海一餐廳現轉運“麻將菜品”

轉發揭秘:走大運的,為啥不是你

人的一切行為,都隱含著經濟學的道理,包括轉發錦鯉這類迷信行為。

據統計,約有兩千萬美國人,為了辟邪,隨身帶著一隻兔子腳趾;而占星學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迷信之一,生意異常火爆,每年約有1億美國人,接受3次占星服務,市場規模超百億美元。

香港證券市場,有一個家喻戶曉的迷信:投資者認為,只要電視台播放鄭少秋的劇,股市就會大跌,稱之為“秋官效應”。

如果說信小呆、楊超越、周立波是人形錦鯉,被扣上“股市掃把星”帽子的鄭少秋,就相當於一條“喪鯉”,其心情可想而知。

鄭少秋抱怨道,香港的股市關我什麽事,我要是能左右港股,那還拍什麽戲,直接當股神好了。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自我應驗預言”,當大家認為某事會發生,事情就可能真的朝著那個方向發展。

也就是說,若有足夠多的人,相信“秋官效應”,進行非理性減倉,證券市場就真的可能出現暴跌。

在日本,面向公眾講話,當演講者覺得緊張時,就會在自己手心裡,寫三遍“人”字,然後假裝像吞吃藥丸般,咕咚一聲,把它咽下去。據說,這麽做能夠消除緊張。

同理,一個中學生,轉發了錦鯉,祈禱下午的演講能夠順利。在演講時,他就可能自信爆棚,感覺若有神助,從而取得最佳效果。

說白了,這都是心理暗示。

將有效的心理暗示,納入成熟的商業模式,可以悶聲發大財。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有個叫旁瑟托尼的小城,流傳著一則“土撥鼠預測冬天”的故事。

每年的2月2日,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這個小城,觀摩土撥鼠的神預測。

當天,小城市長將瑟瑟發抖的土撥鼠從樹洞裡捧出來,煞有介事地聽土撥鼠對他面授機宜,然後向觀眾和媒體宣布,冬天還有六個星期。

整個過程,就像跳大神。

1993年,好萊塢據此,拍了《土撥鼠之日》,大受歡迎,讓小城知名度暴增。

從此,這座小城裡,那些頭腦靈光的商人,依靠土撥鼠,發展服務業,成了土財主。

支付寶的錦鯉策略,與此類似,都是借助媒體平台,迎合人們的潛在心理,打造出爆款事件,獲得最大收益。

“中國錦鯉”瘋狂發酵,6小時轉發破百萬,閱讀數超2.5億,形成巨大的廣告效應。

真正的贏家,不是從300萬分之一的獲獎概率中,被抽中的信小呆,而是支付寶和它背後林林總總的品牌公司。

對於那些轉發錦鯉的芸芸眾生來說,不過是無意識地參與了一次巨大的行銷。

一言以蔽之,你轉發錦鯉,確實有人走運,不過不是你,是商家。

錦鯉太鮮豔,人太瞎

轉發錦鯉,不只是中國人的剛需,也是所有地球人的剛需。

大千世界,林林總總,“錦鯉”的形態,不盡相同。

心理學家愛德華·豪尼克指出,對於生活在社會各個階層的各色人等,作為一種恢復信心的方法,借以減輕焦慮與愁苦,迷信乃是生活中最有力的支柱之一。

在美國,有一種流行迷信,兩人將Y型雞胸骨扯斷,拉到長段的那個人,願望就會實現,因此,雞胸骨又被稱為Wishbone(許願骨)。毋庸置疑,雞胸骨就是他們的“錦鯉”。

在日本,向四處撒鹽,被認為可以帶來好運。因此,鹽就是他們的錦鯉。

畢加索熱衷於收集自己的指甲,女演員卡梅隆·迪亞茨每天都要敲木魚求好運。指甲和木魚,何嘗不也是一種錦鯉?

試圖通過五花八門的迷信行為,獲得天上掉餡餅般的好運氣,無異於癡人說夢,人們卻樂此不疲,這是為啥?

1965年,勒納提出了公正世界假說。

這種假說認為,人們習慣在知覺上,根據自己的喜好,把現實想象成一個更有次序、更有意義、更有邏輯、更方便把握和預測的世界。

不久前,流行這樣一個萬能句式:世道變壞,是從什麽什麽開始的。

比如,世道變壞,是從小人狂歡開始的;世道變壞,是從歧視“娘炮”開始的;世道變壞,是從取笑文藝青年開始的;世道變壞,是從轉發錦鯉開始的……

事實上,世道一直都那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好和壞都只是人的主觀感受。

為了保護自己一廂情願的控制感,人們傾向於通過種種啼笑皆非的舉動(比如轉發錦鯉),將運氣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玩意,轉化為可控因素。

轉一發錦鯉,看似無傷大雅,其實是有很大隱患的。

迷信幸運若成為思維定勢,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上癮,一而再再而三的嘗試,倒果為因,不但可笑,還很低智,到最後,甚至整個人都會報廢掉。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五色令人目盲。照現在來看,五顏六色的錦鯉,也讓很多人成了“瞎子”。

你想獲得什麽?就要朝著這個方向奮鬥。該吃飯吃飯,該努力努力,何必瞎轉這些花裡胡哨的勞什子錦鯉?

主筆│哲空空 編輯│止戈

圖源│視覺中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