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實戰性越來越強,從“金頭盔”比武看中國空軍戰力

資料圖:金頭盔飛行員

  【環球網軍事7月25日報導】軍報近日連續兩天整版報導了中國空軍“金頭盔”比武進化史,公布了諸多細節。從2011年至今連續多年的“金頭盔”比武折射出中國空戰實力正逐年提高。

  2011年,首屆“金頭盔”比武舉行,這也代表著空軍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成功實踐。“金頭盔”,引入“自由空戰”理念,拋棄按照腳本編排好的環境,把人員投入到真實的作戰環境中進行對抗,在中國空軍訓練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此後,空軍實戰化訓練進入了一條快速通道:“金頭盔”比武考核的難度、強度、規模逐年遞增。2011年,首屆對抗空戰考核引入“自由空戰”,取消水準機動空戰高度差;2015年,全面引入異型機對抗,破除小組賽隻組織同型機對抗規則;2017年,考核全部為三代戰機,規模、難度和實戰化程度再創新高。增加四機近距空戰考核,減少明語指揮,突出長機職能,取消部分戰機外掛和干擾限制,最大程度縮小競賽與實戰的差距。考核標準從積分製到擊落製到任務製都是為了更貼近實戰化。

  面對這些非常專業的描述,空軍專家傅前哨24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金頭盔”最大特點是:對抗性越來越強,實戰性越來越強,不斷提升飛行員實戰化能力。“這種提升是螺旋式上升,因為沒有任何腳本,這次贏了下一次不一定能贏,需要飛行員不斷演練,開發新戰法,不斷提升飛行員的技戰術水準。而且從單個飛行員對抗到編隊對抗,需要相互配合,才有可能戰勝對手。”

  同時,規模逐年增加,獎項卻並沒有增加,這意味著“金頭盔”的含金量越來越高。《環球時報》記者統計發現,2011年100餘名殲擊機飛行員參賽誕生了10名“金頭盔”,獲獎比率大概是10%,2017年近百名飛行員角逐出6名空戰能手“金頭盔”,獲獎比率是6%,最低的時候僅有3%。

  即便獲獎率越來越低,飛行員們卻對參加比武趨之若鶩。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原飛行員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金頭盔”的現實意義在於:“打基礎,訓骨乾,提升整體能力。‘金頭盔’對個體飛行員來講,是一種榮譽,是基礎訓練成果的體現。而現代空戰是聯合作戰、體系作戰,需要夯實基礎訓練。”根據統計,獲得 “金頭盔”的黃金年齡在30歲至35歲之間,飛行小時在1000至1500小時之間。這些骨乾力量在未來成為作戰部隊的主官後將會起到更大作用,打造精銳部隊。而且空軍每年都會要求新飛行員參與比武,曾要求新選手不少於50%。隨著時間推移,未來幾年內絕大部分飛行員將有機會參與這種實戰化鍛煉,這將全面提高我空軍部隊的空戰對抗水準。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海軍航空兵首次參加由空軍舉辦的“金頭盔”比賽,來自南海艦隊航空兵某旅的3名飛行員代表海軍參加空軍“金頭盔”比武。傅前哨認為,海軍航空兵加入“金頭盔”比賽,使得兩大軍種可以相互切磋、交流,對雙方的戰術水準都有提升。空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主戰對象不同,訓練方式也不同,相互交流有助於拓展思維,進一步提高空戰水準。▲(郭媛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