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雄安設立一周年:大部分進駐企業還未開展實質性業務

  雄安設立一周年了 有哪些變化?記者帶你探訪一遭

  上證報記者 林堅 王子霖 張雪

  陽春三月,和風輕拂。華北大地上,柳掛新綠,花吐新蕾。

  我們從北京城出發,一路向南,驅車來到了雄安。

  與一年前的雄安相比,這裡的城市景觀並未發生太大變化,但細心觀察,我們仍發現有許多細微變化。

  從躁動到恢復平靜

  街市上,一切如常。

  曾記得,一年前,當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宣布之後,一夜之間,一向默默無聞的雄縣、容城、新安三個小縣城為中外所知,數十萬車輛在幾天之內不約而同從四面八方湧入這三個縣城。人們來到這裡四處搜尋,目的只有一個:看房。

  蜂擁而來的看房大軍打破了小城的寧靜。本地居民望著源源不斷來到的外地客人,既驚喜,又無措,都盼著通過賣地賣房一夜暴富。一時間,喧囂與躁動的氣氛彌漫於四裡八鄉。

  一年過後,經過當地政府嚴格管控之後,這一切得到徹底改變,人們的預期漸漸回到了理性的軌道。

  在雄縣城關,我們遇到了一個做二手車中介生意的劉大叔。

  劉大叔指著身後高聳的兩座已經停工的建案對記者說,“炒房是徹底沒戲了。你看,這些建案都停工一年了。已經完工的也不讓再賣了,入住率三分之一都不到。”

  當記者問到這裡有什麽變化時,劉大叔指著東南方向告訴記者,“那裡的高鐵車站已經動工了。已經圈了一大片地,你們可以去看看。”

  作為普通居民的劉大叔想象不出未來雄安的模樣,但他表達了他對雄安建設的期盼,“將來通了高鐵,到北京去就方便多了。北京的醫院也會遷一些過來,我們看病就不用再大老遠地跑到北京去了。這對我們來說都是好事。”

  “最期待的還是北京的一些高校能遷過來,孩子們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他說,他還希望自己能跟城裡人一樣,能上大病社會保險。

  但劉大叔也不無憂慮,“乾二手車生意肯定不能長久。今後這裡成了大城市,工作都需要高學歷,我只有高中水準,能幹什麽呢?”

  記者安慰他說,今後這裡也需要發展很多生活服務業,如送快遞、送餐、保潔、保安服務,肯定會為本地居民提供很多就業機會,劉大叔笑了,“期盼著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從一度的躁動到恢復平靜,記者能感受到這裡的居民對未來的預期已經很平實,他們正在從容應對著變化。 

  探秘雄安新區建設“第一標”

  問雄安新區建設“第一標”為何物?它既不是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也不是一個月前動工的城際高鐵,而是未來將成為中央森林公園的“雄安新區九號地塊一區造林項目”。

  如此意義重大的項目記者當然不會錯過,下面,就讓記者來帶你一探究竟。

  從雄縣縣城驅車西行,S334省道(也稱保靜快速路)是通往安新和容城的必經之路。一年前,這條路的兩側還是零零散散的廠房和分散的農田,如今在這條長度約14公里的路旁,上萬株苗圃已經安家。

  記者看到,這條路的兩側屬於九號地塊一期,由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建設三大央企和社會資本的聯合體共同“承包”,中國交建的指揮處在路東側,中國建設在西側,中國中鐵的指揮部則位於路線中段。

  在項目現場,記者從一位天域生態和中國建設聯合體的項目知情人處獲悉,S334省道周邊的造林項目為一期工程,種植作業已經入收尾階段,未來公司的重點將轉向對苗圃的持續養護。

  據介紹,有別於公司此前接觸的所有項目,雄安新區9號地塊一區造林項目採用了大數據管理的方式,從起苗、打包到土球直徑、厚度測量,再到栽植、澆水、撫育,每個環節都在項目方的嚴格掌控下。

  “我們造林項目的一些標準都是按照《雄安新區造林工作手冊》來開展的,這個標準可以說是史無前例。”該人士向記者透露。

  記者現場勘察後發現,路兩旁的造林區域有多種樹木,其中以油松和西府海棠為主。

  據悉,到2030年,雄安“千年秀林”的面積和植樹數量均會有海量增長,新區藍綠太空佔比將大於70%,森林覆蓋率達到40%,建立起典型的平原森林生態系統,藍綠交織、清新明亮的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形成。

  想提前知道這塊地未來的樣子嗎,請看圖。

  “央企林立”成為一道風景

  未曾踏入雄安時,就聽說過當地奧威路有“小長安街”的說法。等到了實地一看,果然所傳非虛。雙向沒有十車道,路旁卻有小華燈,往來沒有車水馬龍,路旁卻是“央企林立”。

  記者注意到,前期進駐雄安的企業多數為工程類企業:中建序列的多個企業都已一一落戶,包括中國建築、中建二局、中建路橋、中建西南設計研究院等;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和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旗下的企業也不少;中國交建、華建集團等企業也在雄安設立了多個辦公區域。

  另外,電力能源類企業,如中國大唐、中核工業、中國電建、中國水電六局、中國鋁業、國投集團、中煤建設、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等央企國企也在雄安設立規模不等的辦公室。

  中石化的全資子公司——河北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辦公樓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寬敞明亮的辦事大廳昭示著未來的雄安將是個清潔能源利用的示範城市,當地豐富的地熱資源將得到開發利用。

  除了央企的身先士卒,地方國企也不甘示弱。除了當仁不讓的河北企業,如河北建工、河北招標集團、河北建設集團外,外地國企,如北京市政集團、上海建工、湖南建工、山西建工等,也紛紛開始在雄安設點辦公。

  在國家隊之外,民營企業也躍躍欲試,總部位於深圳的達實智能已經在雄安新區建立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展示廳。騰訊、阿里等公司更是早早準備好了辦公地點。

  記者通過走訪詢問了解到,大部分進駐企業還未開展實質性業務,部分企業只有少數工作人員輪崗,或只是前台招待人員在辦公,主要開展一些前期對接和宣傳工作。也有的工作地點還在裝修,還未正式投入使用。

  但不同於一年前的清冷蕭條,現在的雄安已經不再是“烏托邦”,那些漸漸浮現的生機、隱隱跳動的脈搏,讓人有理由相信這個新區已經逐漸完善裝備,未來可以大展拳腳。 

  鴨子不見了

  安新縣白洋澱大張莊村,距離縣城7華裡,那是小兵張嘎的故鄉。

  這裡也是全國著名的羽絨集散地。大大小小的羽絨加工廠分布在沿湖一帶,一家挨著一家,成為一道特殊的景觀,述說著這裡曾經的繁榮。

  但這種繁榮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羽絨加工廠的汙臭廢水通過各種小溝小渠直接排入白洋澱,湖水受到嚴重汙染,沿湖一帶臭氣熏天。不少慕名而來遊覽白洋澱的遊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與一年前相比,這裡有變化麽?

  變化一:

  鴨子不見了

  一年前,記者在沿湖一帶時常能見到養鴨人家,圈養的鴨子在一灣圍欄起來的水塘裡洗浴,

  鴨糞散發的臭味彌漫在四周空氣中。

  一年後,鴨子不見了。空氣中那種鴨糞惡臭味減少了許多。 

  變化二:

  鴨絨廠停工了

  一年前,這裡的鴨絨廠還很紅火,路線上時常能見到裝運鴨絨大包的卡車來來往往。

  一年後,大部分鴨絨廠都停工了,一些工廠人去廠空,大門緊閉。 

  變化三:

  汙水溝渠乾涸了

  一年前,羽絨加工廠排出的黑濁汙水通過小溝渠流入白洋澱港叉中,再慢慢地匯入湖中。

  一年後,這些小溝渠基本斷流,已經不見黑濁汙水流出的現象。

  這些變化都是微小的、局部的,整個白洋澱自然生態被破壞的嚴重程度依然很嚴峻。港叉裡水面上漂浮著各種垃圾、水質惡劣、空氣中飄散著臭味的情況還沒有太大改變。

  汙染只需一天,治理可能需要十年、百年,整個生態的複原需要的時間更長。

  人們期待著白洋澱環境治理和生態修複的專項規劃能早日頒布,期待著采取強有力措施來改變現狀,還白洋澱一片綠水。

責任編輯:陳永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