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誰將產婦推下高樓


8月24日,張家口。又一名年輕的產婦選擇在生下孩子後結束自己的生命。

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一年前的榆林產婦自殺事件,實際上產婦自殺並不少見,在搜索引擎上檢索產婦+自殺關鍵詞,一條條的資訊背後無不寓意著一個個新生家庭的破滅,意味著一位丈夫失去了自己的妻子、意味著一位新生兒失去了自己的母親、意味著又一個鮮活的生命離開了這個世界...


是誰將一位又一位即將或者剛剛身為人母的媽媽推向死亡?是醫生?是丈夫?還是婆婆?


相信不少同學都聽過「產後抑鬱」(PND/PDD)這種疾病,產後抑鬱作為一種精神疾病幾乎困擾著世界上所有地區的新生兒母親,報告顯示重度產後抑鬱的患者有高達5%的自殺率和4%的殺嬰率。


<產後抑鬱導致的殺嬰與自殺>


中國全科醫學雜誌的數據表明中國的產後抑鬱(PND)獲得率在15%-30%之間,高於大部分西方國家。


<每7位媽媽中就有一位患有產後抑鬱——圖片來源:anealthblog>


除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因素(如產後體內激素快速變化),不少中西方學者認為,中國產後抑鬱獲得率比西方高的更直接原因是傳統行為「Doing the month」——做月子/坐月子/捂月子導致的。


我國是一個儒學國家,「月子」最早的文字記錄可能是《禮記·內則》裡的這段



「妻將生子,及月辰,居側室,夫使人日再問之,作而自問之,妻不敢見,使姆衣服而對,至於子生,夫復使人日再問之,夫齊則不入側室之門。」


規定了丈夫在妻子生孩子期間不能進入妻子的房間。

隨著時間推移,到了宋代坐月子就已經有比較成熟的規定,如於陳自明於南宋嘉 熙元年( 1237 )撰寫的中醫著作《婦人良方大全》中給產婦的的建議:



「凡婦人妊娠之後以至臨月,臟腑壅塞,關節不利,切不可多睡,須時時行步。不宜食粘硬難化之物,不可多飲酒,不可亂服湯藥,亦不可妄行針灸。須寬神,減思慮,不得負重或登高涉險。」


這段話的大意是:「生完孩子後的一個月不能多睡覺,要注意運動,不吃難消化的食物,不能多飲酒,不能亂吃藥,也不能針灸。


《 婦人良方大全》第十六卷·坐月門詳細的說明了妊娠期會遇到的病症和應對方法,並稱產後護理為「坐月門」(「妊娠疾病即明,須知坐月避忌」),已經算是當時比較先進的產後護理技術。


時間繼續推移,坐月子在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種種謠傳。現代的「月子」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糟粕,謀害著女性的生理和精神健康,成為「產婦殺手」


<「做月子」的種種陋習>


北京大學對中國北方某縣農村婦女的產褥期行為調查表明:樣本內的1813名產婦在「坐月子」期間90%以上的婦女不吃生(包括水果和部分蔬菜)、酸、冷的食物;90%的婦女不洗頭,不洗澡;70%以上的婦女不刷牙。


除了以上的種種,還有諸如不能吃鹽,不能下床,不能運動,月子期間必須要裹著被子等嚴重危害產褥期女性健康的「傳統」。


受到「坐月子」的影響,我國女性不同程度存在著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結構失調的問題。具體表現為由肉類、蛋類提供的蛋白質、脂肪、能量攝入過多,存在於蔬菜水果中的鐵、鋅、和維生素C等攝入不足。


大量脂肪帶來的快速增肥幾乎困擾著我國所有產婦,其中不乏月子結束後胖了30斤、50斤。




缺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膳食也進一步加深產婦的身體虛弱,最明顯觀察到的就是缺鈣導致的牙齒鬆動和腿抽筋。


青島大學的一份2448位產婦(包括1248位城市產婦1200位農村產婦)的樣本中約有33%的產婦出現產後超重;25%的產婦出現過腿抽筋的情況。而另一報告顯示我國孕期女性貧血率接近60%遠超發達國家的10%-20%。


面對西方更加先進的產後護理表現的結果,不少人的解釋是「中西方人體質不同」。誠然,讓一位缺鈣、缺鋅、缺乏維生素的超重母親在產後一周內進行戶外運動確實是強人所難了。


<不是中西方人體質不同,是月子期間的膳食在摧殘中國產婦的身體>


在儒學範式中女性應該遵從年長者的要求,面對婆婆要求的「坐月子」建議,不少新媽媽難以忍受長達30-40天的不洗澡或者其他的種種強製性要求,於是婆媳戰爭便誕生了。


有不少產婦會直接拒絕接受婆婆給予自己的一些「建議」,通常會迎來一句:「我當年也是這樣過來的,憑什麼你們年輕人不行?」


這句話的潛台詞是「我當年吃過的苦,你們年輕人憑什麼不吃?」




<不能抵抗婆婆的要求,就只能偷偷洗澡了>


婆媳矛盾同樣是導致產後抑鬱的矛盾之一。中國家庭在有新生兒誕生時往往會叫來上一輩幫忙照顧,由於社會和生理原因,家庭中上一輩有照料孩子經驗的通常是婆婆。


從遺傳學角度看,婆婆的目標是讓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續,因為兒子身上擁有自己的一半基因。所以婆婆眼中,兒媳只是用來繁衍的「工具」,但兒媳結婚卻是為了自己。所以婆媳的矛盾根源在於兩者的目的矛盾,但家庭新生兒作為家庭的一員同時具有婆婆和兒媳兩者的基因,這可能是為什麼關係較差的婆媳卻對新生兒同樣關心的原由了。


以上只是一種猜測,總之矛盾的婆媳關係,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帶來體弱多病,以及過度肥胖,無不在摧毀著產褥期女性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加深產後抑鬱的病況,將產婦緩緩推向深淵。


除了坐月子和婆媳關係,傳統男性社會「女主內,男主外」的觀念也在影響著產婦的心理健康。



<「育兒是母親的職責,照料是女人的事務」>


「女主內,男主外」的模式在夫妻二人都從事社會生產的情況下顯然說不通,其結果就是女性不但工作,還負責家務事。


這樣的情況不僅體現在育兒方面,數據表明,夫妻雙方都有工作的情況下,中國女性從事家務勞動的時間要遠遠超過男性。


與此同時,中國的產假制度也加深了母親因父親不管不顧造成你的「怨恨」。由表可見,中國女性產假從國家規定的98+30至最長的一年不等,但向對應父親的產假卻幾乎可以忽略,山東及天津只有短短的一周時間。



<我國各地區產假時間一覽>

父親產假不足,母親的產假就夠嗎?

貝尼迪克坦大學(Benedictine College)公共衛生系的調查表明,低於12周(84天)的產後假期會加深產後抑鬱的狀況,而我國大多數地區的產後假期為30-60天。


除了家庭因素,社會因素也刺激產後母親敏感的神經,擔憂孩子的成長問題是產後抑鬱的普遍原因,但在中國,這種因素可能會被放大。

經濟問題


<越來越高的育兒費用——數據來源:隨手科技>


健康問題


<長春長生再被處罰>

安全問題



<兒童拐賣——圖片來源:數字之道>


教育問題



<某小學面試日家長在烈日下帶著孩子排隊>

以中國每年約1700萬的新生兒數量,每年約有190位產婦死於產後抑鬱,產後抑鬱同樣會導致母親殺死自己的孩子。在「全面二孩」時代,這個數字應該被重視,不能只顧著新生兒,卻讓他們失去母親。


死亡亦是一種新生,願這些死於產後抑鬱的偉大的即將成為媽媽或者成為媽媽不久的女性們可以在死後逃離人間的紛雜,卑劣的人間不值得你們留戀。


參考文獻:


[1]王曉莉,王燕,周慧攢,王金蘭 .中國北方某農村婦女產褥期行為模式研究
[2]李岩.我山東省城鄉婦女孕產期健康狀況及產褥期飲食情況對比分析
[3]非言語.婆媳關係:兩個女人的戰爭

[4]Katelin R.KornfeindRN, BSN, MPH Heather L.SipsmaPhD.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Maternity Leave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5]XujuanZhengPhD(Associate Professor) a JaneMorrellPhD(Associate Professor) b KimWattsPhD(Senior Lecturer) c .Changes in maternal self-efficacy, postnatal depression symptoms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Chinese primiparous women during the initial postpartum period: A longitudinal study

[6]孫亞川.坐月子,「做身體」:產後經驗、母職敘事與性別不平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