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房奴”和“沒買房的人”有什麽差別?聽一聽過來人的分析

在大城市拚搏,年輕人是選擇買房還是選擇租房,這需要根據個人的經濟情況和家庭條件以及年輕人自己的想法來決定。有的年輕人靠自己工作多年的積蓄以及父母的幫扶,勉強湊夠了首付款在城市買房,雖然是“房奴”,但是至少有奮鬥目標了,有“盼頭”了;而有的年輕人則更注重“活在當下”,覺得與其辛苦貸款買房供房,每天省吃儉用、節衣縮食,毫無幸福感可言,還不如拿著這筆錢去吃喝玩樂,租房就可以了,日子過得更加瀟灑自在。

那麽“房奴”和“沒買房的人”有什麽區別?過來人表示,這差距很大,20年後見分曉!

一、“房奴”和“沒買房的人”在5年後有啥區別?

買房5年後,很多房奴都還有房貸要還(只有極少數房奴能提前還清房貸),日子可能過的緊巴巴的,不敢消費、不敢生病、沒有娛樂,每天都想著怎麽多賺點錢,想著下個月還有房貸要還。在這5年內,房奴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等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可以說是最大的。

而“沒買房的人”在這5年內沒有還房貸供房的壓力,不過也有租房的壓力(雖然這個壓力較小);此外“沒買房的人”的衣食住行可能都會比“房奴”好很多,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壓力也比“房奴”的小很多,簡單來說壓力不大,唯一的煩惱估計就是以後小孩上學的問題。

二、“房奴”和“沒買房的人”在10年後有啥區別?

很多房奴在買房10年後,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可能選擇提前還款或者已經按期還完了房貸。還完房貸的人生活質量將會有大大的改善,不再需要每天省吃儉用,也放開了“不敢消費”的緊箍咒,再加上沒有住房方面的煩惱了,生活將會過得很滋潤;而沒有還完房貸的人就算每個月要還房貸,但是至少買房的緊迫感和壓力緩過來了,資金沒有前5年那麽緊張了,手頭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積蓄了,生活也沒有那麽大的壓力了,生活質量慢慢改善,再加上貨幣貶值,工資也有所上漲,還貸壓力也會小很多。

“沒買房的人”在10年後,孩子可能上學了,老人也要養老,房子還是租的,每個月要交房租,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將會增大。最主要的還是孩子上學的問題,因為家裡沒有房子,孩子也不能就近學區上學,只能到處申請,看一看能在哪裡上學。一般來說,家裡沒房的孩子申請就近學區上學很難“拚得過”家裡有房的孩子,所以只能去很偏遠的學校或者師資較差的學校上學,甚至有可能在大城市也上不了學,孩子只能回戶口所在地上學。無形中,“沒買房的人”讓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三、“房奴”和“沒買房的人”在20年後有啥區別?

在20年後,八九成的房奴都還清了房貸,只有少數人還有房貸。還清房貸的人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房子已經是自己的了,沒有房貸沒有房租要煩惱,手裡的積蓄將會增多,生活條件和環境將會更好。而少數沒有還清房貸的了,還貸壓力也小很多,生活條件也跟上了了。

“沒買房的人”不僅每個月還要繼續租房子住,定期貨房租,並且租金花了,房子也不是自己的。這麽多年以來他們啥也沒剩下,積蓄也不多,再想買房也買不起了,還要面臨養老、醫療等各個方面的壓力,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房奴”和“沒買房的人”在20年後的區別非常大,差距一目了然。

四、“房奴”和“沒買房的人”在30年後有啥區別?

在30年後,房奴全部都還完了房貸,來自居住方面的壓力幾乎沒有了,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也大大的提升了,達到了最佳的狀態。有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還準備為子女買房了,或者想去玩就去玩,想買東西就買,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就算之後人老了、賺不了錢了,有房住也不用太發愁,生活成本較低。

“沒買房的人”在30年後該發愁了,不僅沒啥錢去買房了,估計也沒有太大的積蓄幫子女買房,自己的養老也成問題,都不知道住哪裡。

雖然買房和不買房都是由網友們自己的意願決定,租房有租房的好處,買房有買房的好處。但是從長遠來說,沒房的人還是買個房子比較好,無論是對自己、對老人、對孩子都比較好。雖然貸款買房的壓力可能很大,但是只要自己的經濟條件允許和自己有還款能力,緩一緩都會熬過來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