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合肥市經開區蓮花社區打造拆遷安置小區升級改造“樣板間”

對於生活在拆遷安置小區的居民們來說,都迫切希望改變小區以往雜、亂、舊的形象,轉而變成綠化優美宜人、設施先進齊全、道路乾淨整潔的模樣。儘管有了居民們的大力支持,但是拆遷安置小區提升改造之路往往並不通暢。

在安徽省合肥市經開區蓮花社區,經過社區黨委及各居委會長達一年的攻堅作戰,以朝霞園為代表的3個小區終於達到了改造升級的條件,開啟回遷小區整體提升新篇章。經過改造提升後,蓮花社區已成為合肥市經開區拆遷安置小區升級改造的“樣板間”。

順民意 提升居民獲得感

2000年,朝霞園小區落成,共有800多戶居民。由於年久失修,小區現在存在大量的違章搭建和毀綠種菜等現象,嚴重損害了小區的整體環境。

“為完成小區環境整治工作,確保小區範圍內無毀綠種菜、無違建、無亂開門等現象。我們首先製訂了提升拆遷安置小區改造實施方案,成立了協商議事委員會和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合肥經開區蓮花社區黨委書記海道勇介紹說,工作人員以網格為部門,兩人為一組,采取“五 二”“白 黑”的模式,多次上門入戶宣傳改造提升的好處,組織居民到已經完成提升改造的小區進行參觀,讓居民看到改造提升後的效果,逐步實現了小區居民“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觀念轉變。3個小區95%以上的違法建築和違規開門完成了自我拆除和自我封門。

樹正氣 打出綜合治理“組合拳”

“拆遷安置小區封門過程中,充分體現了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海道勇舉例說,匯林園小區封門第一天,46棟住戶是一名老黨員,知道當天封門,他特意從市區趕回家配合居委會封門工作。黨員金潼多次勸說家人對自家一樓進行封門,最終讓父母答應配合封門工作。

在拆遷安置小區改造工作中,蓮花社區創新“強組織”“強隊伍”“強服務”和“強宣傳”的“四強”工作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凝力量、促落實的作用,搭建好黨員及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協商、共同監管的平台,黨組織、居委會、居民“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隨著朝霞園小區一處搭建至今已有15年時間的違法建築被強行拆除,樓與樓之間原本三四米寬的過道顯露出來,堵塞了15年的消防安全通道終於被打通,朝霞園小區提升改造得以順利實施。海道勇表示,對於拆遷安置小區的改造之路一定要“樹正氣”,特別是對違建行為要保持“零容忍”的態度,進一步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同時要充分發揮協商議事會作用,採用多部門聯動的方式確保拆遷安置小區順利完成升級改造之路。

強管理 深化“黨建 社居 物業 ”新模式

“人民小區人民建,建好小區為人民。”談及提升改造後的安置小區管理工作,海道勇如是說。

小區提升改造之路並非一勞永逸,蓮花社區黨委堅持“軟硬”兩手抓,強化長效管理機制。“硬”是在小區硬體完成改造後,進一步加碼監管力度,對違規搭建和毀綠種菜等行為早發現、早查處。“軟”是指通過居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文明教育活動,著力提高小區居民整體素質。同時,蓮花社區將嚴格按照“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要求,繼續深化“黨建 社居 物業 ”的管理新模式,明確各自職能職責,進一步搭建起社區、物業企業和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梁。

“我們充分發揮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的力量,通過協商議事會、推進會、現場會等形式,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實現共治、共建和共享,確保社區治理工作扎實有效。”海道勇介紹說,社區統一制定了考核細則,按照“獎勤罰懶”的原則,將獎罰與定崗、收入掛鉤,以此達到鼓勵先進,告誡末位的作用,不斷提升為民服務的水準和從業人員素質。

今年以來,蓮花社區重點實施“紅色引擎”工程,構建“紅色物業”“紅色樓宇”“紅色商圈”的立體化治理體系,創新樓棟“紅管家”“小區紅達人”服務模式,推出“心蓮心”社區治理服務平台,城市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的“蓮花名片”更加亮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